首页 百科知识 吉林省民俗节庆概述

吉林省民俗节庆概述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吉林省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吉林省少数民族主要包括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因此,吉林省各民族的节庆习俗,既有民族间的岁时习俗影响,又带有自己鲜明的民族色彩。民俗节庆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吉林省民俗节庆概述_吉林省民俗节庆

一、吉林省民俗文化特征与人文资源

在我国数以百计的传统和法定节庆,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民俗文化,与色彩斑斓的文艺、体育、服饰、礼仪、饮食、建筑、风光溶为一体,共同展现着我国各族人民的时代风貌,起着社会谐和、调剂劳逸、改善生活、交流信息的积极作用;它的产生和传承象一条无形的纽带维系着各文化区域和中华民族这个超级群体的共同愿望,弘扬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和创造着我国的社会精神文明,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并且通过旅游、商贸、交流和学术研究,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和促进着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吉林省地图全貌

对于节庆文化这个容量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丰富,姿容如此秀美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研究,还要进一步传承它、开发它、改革它、丰富它、发展它。研究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节庆的产生和传承,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探索民俗节庆文化的产生和传承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吉林省传统岁时节日一般主要源于农事需要,并在历史上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同时,吉林省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吉林省少数民族主要包括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这些民族,又各有独特的习俗。因此,吉林省各民族的节庆习俗,既有民族间的岁时习俗影响,又带有自己鲜明的民族色彩。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是载体,相应的民俗文化是内容,二者水乳相溶,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多与游牧渔猎农事活动相结合,以歌舞娱乐、体育竞技相融合,独特的民风习俗背后,蕴含着追求真、善、美的积极向上精神。

吉林省的各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许多个性鲜明、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风情的传统节庆活动,早已享誉国内外。例如,满族的颁金节、河灯节;朝鲜族的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秋夕节、回婚礼、老人节等等;蒙古族的春夕节、祭敖包、那达慕大会和十月二十五日灯节。

民俗节庆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广泛的传承空间,从而使传统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吉林省历史进程与文化类型

吉林省地处塞外,自古以来是满、朝、蒙、汉等民族的聚集地,也曾是东胡、鲜卑、秽貊、肃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动舞台。各民族经过长期不断的融合而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早在公元四世纪中叶,北方夫余国在此建立王城。吉林省位于西部草原文化与东部渔猎文化相交地带,因此在东北古代历史上一直是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

如长春市的东部,九台市的东部地区自古属于满族乌拉文化圈,蕴藏着丰富的满族文化传统;北部的农安县是1000多年前辽金时的重镇,渔猎、游牧和农耕文化交融形成了古朴厚重的黄龙文化,形成了以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和汉民族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民俗节庆传统。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遗产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

从明朝中叶开始至上世纪中期的近400多年时间,中原近2000万移民涌入关东这块沉睡千年的黑土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耕作方式和工商经营理念,与原始的渔猎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东北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冬季滴水成冰,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和从事生产活动。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形成有决定作用。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和“渔猎文化”现象。满族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是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型代表。满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以渔猎、狩猎为主,同时已经有了农耕经济的萌芽。他们比较早地脱离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猎生活方式,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开始以群体形式定居。根据东北考古发现的大型半穴式居址可以得到佐证,例如,黑龙江友谊县的凤林古城,尧河遗址等等,而且这些地区正是当时肃慎、挹娄人生活的区域,同时也印证了学术界关于在东北地区,包括辽宁东北部到黑龙江流域的地区形成了一个大的满族共同体,在新石器时代这乃是通古斯部族的形成区域(《满族简史》中华书局1979年第4页)。到了靺鞨时期,出现了农业经济、养畜业、采集业等等。特别是粟末靺鞨建立起渤海国政权后,他们与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有了相当深广的交往。使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在农业方面所使用的工具,如铁桦、铁镰已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手工业、贸易交换以及金属加工等综合性经济都有所发展。而且,这个时期,在宗教、民俗等文化方面他们与比邻的其他民族,如高句丽、蒙古族等都发生着相互交流和影响。

东部长白山地区独特的经济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原因,自清中叶以来,出现了一批以山林为生计的关内(山东、山西等地)移民群体。这些人先是进入长白山采参、打猎、继而从事采松籽、伐木材、捕貂等业,并且在山里开垦种地,渐渐形成了一个生产方式不稳定却又都依附于山林的劳动阶层。同时形成了长白山地区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农历三月十六日的木把节就是这些在山区伐木、打猎、控参、采集等谋生者的节日,即山里人的节日。亦称“老把头节”。

长白山天池

吉林乌拉清代曾设造船厂及水师营,因溺水者颇多,造成当地人的恐惧心理。因此每逢中元节,都在松花江边做水陆道场。在超度淹死的亡魂时,有放河灯的习俗。在伊通、九台、榆树、扶余等地沿江一带均有广泛流行。但规模最大的是吉林市松花江的放河灯。经清末民国初年,放河灯渐演变成官商在民间举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河灯遂为北国江城一大社会人文景观。至今人们仍保存了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民俗。后来逐渐流传形成了河灯节这一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

以朝鲜族的老人节和回婚礼为例:朝鲜族有敬重老人的悠久传统。早在李氏朝鲜(公元1392年-1910年)时期,农历每年九月九日,是老人安慰日。届时,朝廷要设"耆老宴",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吏赴宴,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在民间,青少年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尊称,当着老人面不许吸烟,不许喝酒。非喝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尤其不许向老人借火或对火点烟。在老人面前不准说粗话,吃饭时须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和宾客单设席桌,好吃的食品要摆到老人跟前,老人未动筷子前,晚辈不得先吃。与熟识的老人出门同路时,年轻人不得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赶路,需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明原因,然后才能超前。路遇长者,要致礼问安让路。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老人节是在龙井市东盛涌镇一个老人协会的倡议下诞生的。1982年8月15日,在龙井市东盛镇举行“八一五”东北解放庆祝活动。在当天的庆祝活动上,老人们提议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老人节。1984年4月,延边州人民政府决定正式将8月15日定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老人节。节日活动大致有表彰尊老爱幼的模范人物、向老年人祝寿、举办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等几项内容。与老人节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朝鲜族老人节的重要活动内容,还应该包括朝鲜族两个悠久的传统节日,那就是“花甲宴”和“回婚礼”。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回婚礼是延边朝鲜族地区盛行的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传统民俗贺礼。回婚礼同“花甲宴”一样,大致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在朝鲜族的先人观念中,“六十甲子”的轮回称作“周甲”或“回甲”,周甲成为一种特殊的时间概念,含有长久和吉祥的寓意。回婚礼比一般婚礼还要隆重。这一天老夫妻身穿婚礼盛装,在院子里举行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接着进入屋内共同享用丰盛的大桌(婚席),接受子孙及村里的男女老少的祝福、祝贺。接下来“新郎新娘”分别坐在花轿里,在亲朋的簇拥下绕村游行一圈,氛围喜庆热烈。

三、民俗节庆的形成与文化特征

所谓民俗节庆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民俗节庆的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

吉林省传统民俗节庆一般主要源于游牧、渔猎、采集、农事等现实需要,并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民俗节日,世代传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异。同时,吉林省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因此,吉林省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节庆,既有民族间习俗的相互影响、渗透和交融,又带有自己民族的鲜明色彩。

主要内容大致包括:时令民俗节庆、宗教民俗节庆、生产民俗节庆。

吉林省传统民俗节庆的特点:第一,鲜明的游牧渔猎文化特色;第二,浓郁的地域特色伦理观念和人文关怀;第三,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其中民俗内容大都是融合了汉民族农耕文化。

其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节庆文化的产生和传承主要是人们求存意识的体现。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时期,由于大自然给予也“干预”人类的生存,人们除了依靠群体奋力同恶劣环境进行拼搏外,一些必要和偶然失败的现实,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生存离不开祖先和神灵的庇佑,因而出现了对自然对图腾或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崇拜,既包含对创世始祖的怀念和宣扬、也包含着对“有灵”的万物之神的依赖。崇拜活动经过数千年的沿袭文化,便逐步形成定时、定点、定仪式的民俗节令,这就是最初的节庆。如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

东北民族渔猎场景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庆。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满、蒙古、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有人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时间不一样。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共度节庆,都分别是那个群体的无声呼唤,要他们记起生存与群体、与神灵、与祖先的不可分离。虽然这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没有这个历史,节庆也就无由产生和沿袭到现代。

其次,民俗节庆文化的产生和传承主要是求传艺术意识的反映。

人们不仅要谋求自身的生存,也要求取和关心后代的生存。所以,人们总是要把自己积累的生存知识通过语言、行为或符号等诸多形式传给后代。其中通过艺术符号求传并逐步使其世俗化,是古代先民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因此我们说,作为一种世俗,节庆活动早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节庆规定着,也依赖着艺术;艺术展现着,丰富着,也改造着节庆,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共同表现着一定时空人们的精神文明层次和追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艺术,艺术比较活跃,形象性强而又追求新颖。它总是传播传统的和时代的社会物质,人际关系和精神文明信息,并且通过它那娱乐、审美和教育三大功能吸引着人们的参与,潜移默化地引领着节庆世俗文化的变革。在这方面,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依据。

例如,春节活动中就有艺术伴随习俗,一般以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其实在远古图腾时期的祭祀活动就有了艺术伴随,并且是规定的,主要的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仪式性活动项目。《山海经》《西山经》载有反映图腾崇拜的歌舞艺术:“西山……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冀,浑敦无面目,是颂是舞、实惟帝江也。”作为一个部落的首领,帝江在原始“节日”里把自己装饰成似兽非兽、似禽非禽的模样,无非是叫人们相信他们的祖先确实是人间绝无,天上仅有的神,并且据此提高部落尤其是自己的威望。这个人而神创造的早期,人们采取的手段就是可见度最大,感应度最强的艺术形象。

再如,在蜡祭、雩祭、傩祭等大型祭祀活动中,也都有乐舞相伴或以乐舞为仪。商代卜辞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如“庚寅卜、辛卯隶舞、雨?”“庚寅卜、祀祭隶舞、雨?”等。到春秋战国,专为求雨的雩祭由女巫舞雩,后来又有了儿童舞,再往后又出现了龙舞,即把雨水同人们想象的动物神联系起来,使更多的人看见了“天上”那位施雨神(龙)的形象,从而使人们对龙更加依赖和惧怕。《傩舞》原是一种与兽相斗的原始舞蹈。后来被引进“傩舞”。跳傩时,人们带着假面,做出要把危害人类的“疫鬼”、“恶魔”统统赶跑的凶猛而激烈的舞姿。这不仅把本来无形,无声也并不存在的神鬼具象化,给人们造成真有鬼神的强烈假象,也使人们对鬼神的魔力产生并不断增加恐惧感。而这,也正是艺术传播的巨大心理效应。

如果说人们对自然、图腾和祖先崇拜的节庆祭祀艺术,出自于自发成分较大的朦胧意识,那么,宗教产生以后,宗教传播者们在宗教节日中广泛而全面地利用艺术传播教义时,当无疑该是有所“彻悟”了。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能够在我国扎根并且吸引了不可胜数的善男信女,就是他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特别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有目的的传播,他们花费了数百千年的工夫,逐步完成了崇拜对象的造型化、经卷教义的文学化,唱经颂典的音乐化、祭祀仪式的舞蹈化,普及传播的戏剧化以及艺术吸引的节令化等一整套巨大的系统传播工程。正因如此,类似“三月街”、“四月八”、“中元节”、“浴佛节”等与佛教相关联的节期才出现过“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的盛大场景。艺术传播吸引了群众,收到了经卷传播难以收到的社会效果。节庆的艺术传播效应,使我们从中得到了极其有益的启示:只要从人们现实生活的具体需要出发,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人们最易、最能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文化就能够与群众的自我文化融合,构成相对稳定的世俗特征的传统文化。

第三,民俗节庆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是参与追求意识的表现

任何节庆文化,不论是源生的,仿效的或引进的,也不论是自发的,教规的或法定的,抑或是传统的,现代的,都有一定规模的参与效应才能成立、巩固、扩散和传承。参与效应由参与者的意愿所决定。而参与者的意愿,又受参与者的价值取向所左右。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被压迫人民长期摆脱不了贫困、瘟疫、战乱和不平,他们指望得到温饱、健康、和平与公正;但都被各该时代的不幸现实所否定。所以,他们只有一代、一代地把希望寄托在能使自己多少得到一点自我安慰或心理平衡的祭祀和祈祷上。这之中,不能不说多少也反映了节庆活动参与者们对统治阶级的鄙视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心理。新中国成立以后,劳苦大众才真正领悟到了能够解救他们的不是神仙皇帝,而是创造了自身也创造了世界的自己。于是,他们逐步清除了自己精神殿堂里供奉的各种牌位和偶像,装上了奋发图强的机器,插上了求乐、求美、求富、求知的翅膀。从此传统节庆也逐步和法定节日一样,成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族民间艺术节,节庆之前,人们苦心进行艺术耕耘,节庆期间,文学艺术百花盛开;节庆之后,人们又博采众长,精心培植,不断革新。正因为如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才成了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窗口,才招引了五大洲的宾客,也才冲出了亚洲,飞向了世界。这是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结果。

四、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节日作为人类生活秩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着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人与自身之间建立起有序的联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认为: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我国全民性的传统节日似一面透视民族心理的镜子;似一项人与自然、社会沟通的仪式;也似一本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教材;更似一个寄托民族情感,体验民族认同,提升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平台。

传统岁时节日,是民族和历史创造的文化产品。它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存;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民间节庆作为反映一个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民俗文化,是对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升华和总结。无论是包括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方面的民俗文化,还是包括风俗节日、人生礼仪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民俗文化,应该说它们都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物质生活反映在精神层面的产物。

“节日是一年当中由各种文化信仰和传说,约定俗成形成的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节日观念、节日习俗等众多因子构成的节日文化,在纷繁的文化事象中以丰富的形态存在。”作为文化的秩序,节日不但是社会组织、价值体系和群体标志的彰显与构建,更是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它积淀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和生存智慧。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萎缩,同时也面临着迅速消逝和同质化的危机。

民俗节庆文化的产生和传承动因不是孤立的、不变的、静止的,而是交错的、变化的。但它的核心是价值追求。追求是人类的永恒意识。历史告诉我们:节庆文化以追述始、以追求传,以追求盛。人们由追求而表现,又由表现而追求的不断循环,就是节庆文化世代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们正是通过传统民俗节庆文化传承、参与,来表现对今天生活的赞美和对明天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是求乐。求乐是温饱和安宁的一个标志,是人们进行事业和职业追求这个长篇中的一个个标点。这些标点绽开了游走、猜谜、舞龙、酒歌、打球、下棋等娱乐活动的蓓蕾。这不仅仅是劳动间隙的小憩,还有在娱乐活动中求胜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追求意识的兴奋剂。它促进着娱乐内容的丰富,样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

其次是求美。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节庆期间的审美追求,美满伴侣的追求,也包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节庆期间,除了物以外,人是审美核心。因为一切动的艺术,动的文化都是活动参与者体现的。在这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是互换的,也可以说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在节庆文化活动中,每个参与者或群体都在场扮演一个角色:他或他的群体是欣赏别人或别的群体“表演”。因此,求美的前提是自身或本群体的美化。自身或本群体的美化又是节庆美化乃至社会美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们为了美化自身或本群体,不仅会使节庆出现工精艺巧、五彩缤纷的服饰、甜美可亲的语言,还会出现文明大方的礼节,敏捷应变的才华,舍己为人的品德,等等。求美有比较,更有竞争。不仅有自发的竞争,还有导向竞争。比如节庆中的赛歌、赛舞、赛球、赛龙舟、赛知识等。这些竞争同样强化着人们对审美的进一步追求。

再次是求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节庆文化园地成了城乡物资交流的贸易市场。这既大大刺激了城乡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商品竞争,从而引发和带动人们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追求。

节庆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现象的体现,是传统文化保存的重要手段,节庆活动应该是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这也是节庆旅游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参与性则可以说是节庆民俗旅游的最大优势。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参与到活生生的、真实的民间节庆和民间生活当中,真切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游客更可以通过亲身的参与,直接接触和了解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让旅游者真正地参与其中,成为特定节庆民俗生活环境中的一员。比如参与种植、采摘、劳作等亲身的体验,进而认识体会传统民俗节庆的本质,体验民俗节庆的独特文化魅力,另外,节庆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就在于其独特性,这也是节庆民俗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的第一要素,进而满足旅游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