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古族的节庆

蒙古族的节庆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族的主要节庆有祭火节、白节、祭敖包节、成吉思汗大祭、端午节、珍珠节、马奶节、跳鬼节等。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祭火的习俗普遍存在于蒙古族的各部落之中,祭祀方法基本相同。旧时,域内的蒙古族家庭均于当日晚于庭院中举行祭火仪式,送火神上天。另外,祭火节过后,在整个春节期间不得借贷。
蒙古族的节庆_吉林省民俗节庆

蒙古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自13世纪以来,蒙古族从草原崛起,几十年之内统一中国,建立一统的蒙元王朝。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是骁勇善战的民族,蒙古族是有着辉煌历史的民族,这一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对生存发展有其自己的认知,在民族节庆上亦有自己的特点,当然,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其节庆也融入了民族之外的文化。

蒙古族的主要节庆有祭火节、白节、祭敖包节、成吉思汗大祭、端午节、珍珠节、马奶节、跳鬼节等。这些节日源于他们对自然地认识、原始的信仰、祖先的崇拜及吸收的其它民族的节庆。

一、祭火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即汉族的祭灶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有些地区在二十四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二十三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他们把祭火日改为二十四日。后来一般的贵族多在二十四日祭火。祭火的习俗普遍存在于蒙古族的各部落之中,祭祀方法基本相同。每当祭火节来临,所有人家从早晨起来便开始紧张地收拾院落,打扫房屋、凉房,扫净过去一年“积攒”的所有尘土,让屋里屋外打扫得整洁有序,焕然一新。同时还要洗涮全部火灶器具,尤其要清理灶火灰烬,然后要提前准备好祭火所需的干柴火。

旧时,域内的蒙古族家庭均于当日晚于庭院中举行祭火仪式,送火神上天。家长主祭,摆放黄油、牛羊肉、白酒等祭品,焚香后,点燃一捆柴草,将黄油等祭品投入火中。家长带全家人向火堆磕头,感谢火神在一年中给带来的吉祥,祈求火神保佑全家来年幸福,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祭火仪式后,全家共进小年晚宴,饮酒吃肉,载歌载舞,大多都要通宵达旦。

蒙古人认为火是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也是圣洁干净的象征,它不仅给一家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还用它永恒的热情温暖着人间。因此,对蒙古人来说灶与佛龛一样是极其神圣的。蒙古人常把聚家过日子称为“火灶”,把继承祖先香火的季子叫作“敖特很嘎勒”(继火)。蒙古族人对火崇拜有加,把火比喻为养育人类的母亲,在萨满教祭火神中就有这样的祝词:

“火以碎石为母,火以火镰为父,火的青烟冲入云天,火的热力穿透大地。向火热的火神母亲,敬献奶油和肥肉,祈求你给我们幸福和吉祥。”

蒙古族祭火节

蒙古人认为腊月二十三日是火神升天,向上天汇报下界一年以来的好坏善恶情况的日子。因为草原牧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离不开火,因此火能看到人的全部行为,它的心中有一本善与恶之账。而它把这本账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向苍天汇报。人们怕火神乱汇报情况,怕上天听后惩罚他们,平时特别忌讳激怒火神,忌讳对火神不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禁忌习俗。如任何时候都不能往火里洒水,不能用锐器去刺火,不能往火里吐唾沫,不能往火里投蒜和葱皮,不许上灶台,不许脚踩火灶,二十三日那天嫁出的姑娘不许回娘家祭火等等。

祭火的准备工作是当日早上便开始。先是把早已准备好的羊胸茬整块放进锅里慢慢煮上,待煮熟羊胸茬捞出之后,再在其汤内放入适量的糜米、黄油、红枣、红糖、酸奶等煮成喷香的什锦稠粥。在敖粥的过程中主人将羊胸茬放入盘内,把肉轻轻剔光,只留完整胸骨架,再用白色公驼或白公羊毛制成的绒线缠好羊胸骨,然后从锅中取上几勺粥,与冷蒿、榆树皮、奶酪、柏叶、三炷香等贡品放在胸骨上,上面覆盖天蓝色的哈达待用。为了让火神吃到人间美食之德吉,并把它带到天上让上天也品尝,同时为了让火神向“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准备,要让火神高高兴兴地起程。祭火仪式,真有点儿贿赂火神的味道。祭火仪式,是在夕阳斜照时举行。在灶台前铺的新毡是特意用最洁白的羊毛来擀的。男主人这时跪坐在新毡子上面,全家老少穿戴一新,妇女们戴上漂亮的首饰和帽子,在主人的左右和后面跪坐后,男主人点燃火种,把它递给女主人。女主人要用它点燃在火撑或灶火里早已架好的新柴火,等火势起来后,男主人或家中的长者吟唱起《祭火词》:

“火神你老人家,从今年的此时,到明年的今天,保佑我们家人丁兴旺,无病无灾,老少皆能长命百岁,个个健康平安……”

此刻男主人要将捆好的羊胸肋骨连同附带物品,投进火中焚烧。其余的成员,都仿照他的作法,把手中的贡品一一投入火中。过后男主人起身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美粥,先要抹在火撑腿上,再则抹在小孩的脑门上,家具上,门框上,出去后还抹马桩、车辆、马鞍、马嚼子、毡包、羊圈上。有时还抹在领头羊上,还有狗猫等一个也不留。此刻女主人和孩子们,将事先准备好的胸茬汤和酒往火上祭洒,见了火的油和酒立刻噼啪燃烧起来,给祭火节又增添了一份热烈的气氛。这时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对着火源拜叩,把祭火仪式推到高潮。然后,在场的人退回桌边,按辈分落座,每人盛一碗香粥,加上少许胸茬肉(叫祭火份子)后,由男主人带头念道:

“生长的五谷之福分,奔跑的五畜之福分,呼瑞呼瑞!鬃好的公马之福气,奶好的乳牛之福气,呼瑞呼瑞……”

招福仪式结束后,这才开始吃饭,饮酒娱乐。胸茬肉和美粥不但祭火献神,而且还要摆放在神龛前面,还要给左邻右舍,互送祭火节饭。祭火饭,是特殊的食品,它不但在制作上有别于平日的食物,而且它含有很多“愿望”,很多吉祥,因此要把它留到火神回来的除夕之夜,其间的七天每天要取点儿加热之后全家人分享。二十三日,火神上天,除夕晚上才能回到人间,因此草原牧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为“人间无主的七天”。待到除夕傍晚,人们就争着要开火烧饭,迎接那神圣的火神的到来。迎来火神之后,可以安心地过那欢腾的春节了。

祭火节,是春节的序曲祭火仪式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古代蒙古族人认为火与火神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由此也可以说蒙古民族的祭火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遗俗;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送火神上天。在仪式中,他们将供品扔到火里,表示对火神的敬意。这个节日前,蒙古人还要挂出崭新的风马旗,象征在新一年里全家人将意气风发、万事如意。除此以外还要尽量送还借来的钱物,忌讳把债务带入新年。另外,祭火节过后,在整个春节期间不得借贷。

二、白节

蒙古族过去春节称为“白节”,蒙古族民间对春节(农历新年)很重视,作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蒙古人把一年的第一月,即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查干”系蒙古语,汉译为“白”或“白色”;“萨日”是蒙古语音译,汉意为“月”。这是蒙古族崇尚白色的缘故。居于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人散居各地,依多年习惯,除了不过中秋节外,节日活动均多从汉习。仅聚居地的蒙古族人一直依自己的民族习惯过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俗中的繁缛礼节已渐废止。

“白节”是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蒙古族人也过春节,但因为蒙古族人习称正月为“白月”,故旧习中亦称春节为“白节”。与蒙古人以白为吉祥有关。旧时,聚居地的蒙古人于大年三十这天,各家的佛案上都要摆放供品,以肉食和果品为主,其中有煮熟的大块牛羊肉、乳制品、精制糕点,各种水果和干果。庭院竖立旗杆,上悬彩旗,旗下拴有风车,使之迎风作响。昼夜灯火不灭,晚饭前要祭祖,之后全家共进晚餐,按惯例要多吃多喝一些,酒肉剩的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富富有余。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晚饭后,举行下棋、说书、跳舞等各种活动。晨起,全家梳洗干净,换上节日新装,等候僧人来家诵读经文,举行迎年仪式。仪式结束,犒劳诵经僧人;之后,全家人齐聚一堂,进行新年祝福(即拜年),在门外放供桌和供品,向日出的方向磕头,拜天。之后回到屋内向供奉的祖先像上香磕头。这一切进行完后,按年龄长幼入座,饮茶、敬酒。从最小的开始,依次向长辈(以辈份为序,先男后女)叩头三个;最后,父母为子女祝贺。然后,全家吃团圆饭。吃完新年饭后,身着节日的盛装,跨上骏马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去串蒙古包,三五成群地到亲友家拜年。这个过程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要敬酒给客人,有的还边歌边舞,十分热闹。同时。随意参加各种游戏、娱乐活动。夜晚掌灯,经宿不熄。各家门上放置稍加雕琢的冰块,使其与灯火辉映,增加喜庆气氛,并以冰之光洁、火之明亮迎接神祗的降临。室外,不定时地燃放鞭炮礼花。

蒙古族白节祭祖

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据《马可波罗行纪》所载:“其新年确始于阳历二月,届时大汗及其一切臣属复举行一种节庆……是日依俗大汗及其一切臣民皆衣白袍,至使男女老少衣皆白色,盖其似以白衣为吉服,所以元旦服之,俾此新年全年获福。……臣民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大事庆祝,俾使全年纳福。”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二月二才结束。

自古以来,郭尔罗斯的广大蒙古族群众都世代沿袭着白节查干萨日习俗,虽然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但这一古老习俗的核心内容、基本形式、传承方式等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属于群众性的民间习俗。

三、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或指引方向的石堆或土堆。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每逢路过,远远地就要下马叩拜。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一,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敖包一般在山顶或路旁,由石块堆筑成圆锥形,上面堆放些柳枝,中间竖立一个带有日月火图案的立柱。蒙古族的祭敖包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吉林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仪式一般在每年的7、8月中选晴好的上午举行,多为血祭。敖包礼仪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和歌舞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目前,在吉林省境内有各类敖包29处,多集中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其中典型的古敖包是哈拉毛都镇的黑马敖包、东三家子乡的“哈日道宝敖包”;著名的还有查干花镇的郭尔罗斯敖包,被誉为“和硕(旗)敖包”。在县城南长白公路两侧,还建有迎客和送客的“哈萨尔敖包”和“阿兰豁阿敖包”。这些敖包被蒙古族群众视为圣地,也是草原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郭尔罗斯的敖包名称来历较多,有的以山川河流命名,如查干淖尔敖包;有的以古代部落为命名,如郭尔罗斯敖包;有的以著名人物命名,如陶克涛胡敖包;还有的以表达美好希望和良好的愿望为命名的,如白音塔拉敖包(富饶的草原)等等。其祭祀仪式隆重、热烈,是本地区民间传承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蒙古族祭敖包

关于敖包的起源说法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敖包原是建于各部族交界处及道路旁,做为特殊标记的石堆。《清会典》载:“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二是敖包源于山林之中少数民族的山岩崇拜。三是敖包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丧葬习俗中出现的坟墓。四是敖包是原始生殖信仰崇拜的遗留现象。

祭敖包的由来,已无据可考。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与游牧民族原始宗教的诞生息息相关。而祭敖包是萨满教的一项图腾祭祀活动,后因藏传佛教在草原盛行,这种祭祀活动被纳入藏传佛教,增加了宗教色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敖包演化成为游牧民祭天、祭山、祭四方的神坛。

蒙古族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敖包祭,是在成吉思汗青年时代。其兴盛则是在元代,并由最初的敖包祭祀演变成为“那达慕”系列活动。

在郭尔罗斯草原上,传统的祭敖包形式主要有三种:

(1)血祭。即宰杀壮牛肥羊(一般选公羊)供奉在敖包前以祭祀神灵。

(2)洒祭。也称为酒祭。就是“洒注礼”,即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幸福。到了近代,还增加了白酒、点心等祭物。

(3)火祭。即在敖包前堆起干树枝或干牛马羊粪点燃,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边转圈边念着自家的姓氏;然后供上祭品,把全羊投入火堆里。火烧得越旺越好,因为这象征家族各业兴旺。

蒙古族敖包祭中的火祭

此外,在其他蒙古族地区还有一种方式是玉祭。

历史上的郭尔罗斯祭敖包最初是由萨满主持,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改由各寺庙的住持主持或领祭。目前,妙音寺的住持格桑隆多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也有由各个敖包所在地的声望较高、经验丰富的蒙古族老人,精通祭祀礼仪,多年主持祭祀活动,如前郭县乌兰图嘎镇民间艺人西列毛都、查干花镇民间艺人布和等。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间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

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祭敖包就是祭祀山川草木,祈求山神、路神保佑丰产、平安。祭敖包会每年举行一次,时间各地有所不同,但一般多选择夏季进行。周围群众都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牛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然后诵经祈祷,众人跪拜,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唱歌、跳舞等活动。

敖包的兴建首先要选择地点。一般要选择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选定位置以后,划出一定大小的圆形地方,在这里用土或石修造。所有的敖包全部建在野外,时时刻刻仰望着苍天。

敖包建造的仪式,在古代比较简单。随着时代的变迁,敖包建造的礼仪也渐趋繁复。有的请众多的僧人诵经,在包底修筑圆坑,放置紫檀木桩、木床(上放置服装、弓箭、鞍辔、锅勺、盘碗等物)、火撑,还要点燃佛灯、摆放羊背等等,其程序性仪式较多。也有在已选定的位置上挖一个小洞,内置封口上写有六字箴言的小陶罐。罐内一般装有金银财宝、米,还有的是弓箭、马的头颅及骨骸、五谷、佛像等物品。用土埋好后在上方建起敖包。

敖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具有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实用价值。对其进行挖掘与保护,可以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

蒙古族祭敖包的场景

首先,“敖包”是蒙古族祖先留下来的特有的自然崇拜物。祭敖包是蒙古族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此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其次,现代蒙古族人祭祀敖包,实质上就是传统祭祀神灵赐福消灾习俗的传承。前郭尔罗斯众多的敖包,不仅是蒙古族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祭敖包活动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之一,也是包含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一种文化空间,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创造力。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发掘、抢救、保护祭敖包习俗,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第三,“敖包”是牧民心目中神的象征,也是牧人行路的标志。草原上蒙古人居住的地方大都建有敖包。人们外出远行,路经敖包时,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后才上马行路。祭敖包更是祈神降福、保佑畜群、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活动,也是增强、巩固同一区域内群众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

第四,“敖包”在每一位蒙古人心目中都是很神圣的。庄严、神秘的祭敖包活动中,除了包括祭祀礼俗外,又衍生出了一些特殊的礼俗。也是一种比较浓厚的宗教文化。受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影响特别浓。祭祀时有僧人诵经、摆供,甚至于祭祀活动由僧人来主持。拜祭者除了绕敖包泼洒奶食,还要向僧人叩头,接受灌顶礼,这些是浓厚的佛教文化内容。

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通常要先后举行,所以始终在吉林省蒙古族人民的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前郭尔罗斯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融合,祭敖包活动赖以延续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蒙古族群众都有了比较现代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祭敖包习俗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敖包固有的原生态内容和形式匮乏,也使古老的仪式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一些颇有造诣的主持人、祝词家因年事已高,正逐渐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造成人队伍的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这一传统艺术瑰宝的传承和发展。濒危状态下的郭尔罗斯蒙古族祭敖包活动亟待重视和保护。

第一,加大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祭敖包活动的认识。通过举办查干湖冬捕祭敖包、那达慕祭敖包等大型的民俗活动,使这项民俗文化得到推介。

第二,各民族乡镇不断支持群众的这种古老民俗活动,使之不受冲击和破坏。同时,努力营造特有的民俗氛围,使之在特定的氛围下得以更好的保存与发展。

第三,通过传、帮、带的方法培养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挖掘各地古老敖包的历史。

第四,有效保护各地敖包的草原生态及其周边环境。定期开展祭敖包、那达慕等活动,以开发旅游、弘扬民族文化的方式,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四、成吉思汗大祭

成吉思汗大祭是蒙古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是蒙古民族祟拜的民族祖先,也是他们所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十三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到现在,成吉思汗陵的香火已七百多年延续不断,成为世界奇观。现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祭礼。

祭礼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奉祭。

五、五月节

五月节(五月初五,亦称猎日),农历五月初五日,亦即汉族的端午节日。旧时,域内蒙古族人多于是日外出打猎为戏,称为猎日。传说,成吉思汗病故前,曾打猎受伤,是在五月初五日,故称是日为猎日。

端午节是蒙古族的猎节。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它的规模之大,常超过其他猎日,因此在东部区,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为蒙古族的“猎节”。打大围,是蒙古族围猎中相当壮观的一项活动,一般在一年中要进行两三次或三五次,日期主要采取约定的办法。但五月端午打大围,却是一次固定不变的围猎活动。

蒙古族端午围猎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次蒙古族部落遭到异族的侵袭,由于部落成员都出去打大围,从而使一场报复性的仇杀得以幸免。这一天正好是阴历的五月初五。所以从那以后,五月初五都要打大围的习惯就传承下来了。还有一种传说是:成吉思汗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围猎受惊致死的,后来,就把五月初五作为猎日,以射杀群兽,保圣主的宠爱之恩。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表明蒙古族人民对自己部族的热爱,所以这个传统猎日,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五月节这天蒙古族还有踏青、登山、采艾蒿、戴香包等习俗,这些就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端午节相近了。

六、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1.那达慕大会的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月~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吉林省蒙古族那达慕盛会

2.那达慕三艺

1)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摔跤手称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宦海沉浮录》云:“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2)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及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蒙古族赛马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公里、30公里、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3)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今天,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3.那达慕大会的意义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解放后,那达慕大会真正成为劳动人民的盛会。蒙古族群众有组织的开展文体活动、商贸活动,成为草原上隆重热烈的民族节庆活动。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七、珍珠节

珍珠节一般在每年的春夏之际进行,由牧户请活佛或长者看日子,选定良辰吉日,打扫环境卫生,消毒牛羊棚圈,主人经过详细观察严格衡量的基础上选留少数几个种公畜之后,对其余的雄性仔畜进行割势。割势时专请兽医或有此项技术的人进行。而且整个工作过程有一套风俗礼仪和赞词唱诵。

珍珠节阉割场景

游牧民族将牲畜的繁衍视为最重要的事情,优良品种的选择则更为至关重要,而蒙古族人通常把牲畜的睾丸视为珍珠,在选择良种后,对其余雄性牲畜进行阉割,这一生产习俗逐渐演变成后来的珍珠节。珍珠节这一天主人要宰羊设宴,邀请邻里亲朋参加。珍珠节给春夏之际的草原带来一股节日气氛,牧民们走街串户参加珍珠节,相互祝贺,交流生产技术和经验。

八、马奶节

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在吉林省的蒙古族有的地区也流行过此节。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蒙古族马奶节

马奶节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蒙古族牧民都要过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邻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马奶节的前两叁天主人专请周围的套马能手,把马群集中起来后套抓所有的小马驹并拴在牵绳上,开始挤马奶制作马奶酒。马奶节的那一天,在拴马驹的牵绳右上方铺白毡摆方桌上置羊背、奶食等食品,桌前放一个装满马奶的木桶,旁边摆放木勺和套马杆等。马奶节仪式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完成,首先九位骑士从牵绳旁上马来到蒙古包门前,主人用银碗献鲜奶于骑士,骑士品尝鲜奶之后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一周再次来到拴马驹牵绳旁,用套马杆抬起装满马奶的木桶,边行边用木勺进行“萨察”礼,祭祀天地神灵,主人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众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迷拉”礼。然后众人聚会畅饮马奶酒,庆贺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

九、祈月节

正月初二为蒙古族的祈月节,也称为“馅饼节”。由于蒙古族崇敬自然,酷爱烙吃馅饼的历史悠久,于是人们便将正月初二吃馅饼、望“新月”的日子称为“祈月节”、“馅饼节”。郭尔罗斯蒙古族自古传承着祈月和做、闻、吃馅饼的习俗,并逐渐形成了“祈月节”,蒙古语音译为“萨日特古日勒”,也俗称“馅饼节”。其内容主要包括:每年正月初二,蒙古族家庭全体人员早晨要忙碌着做、闻、吃富有民族特色的馅饼,并以此为家族团聚的象征。夜晚时分,家族亲友一同遥望新月,即峨眉月、祈盼满月。农历每月三十、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人们看不到月亮。初二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往往才能看到西方天空中呈镰刀形的月牙,即月相术语中称为“蛾眉月”。过去,郭尔罗斯蒙古族群众将农历正月初二晚上第一次看到的“峨眉月”,俗称为“希尼萨日”,汉译为“新月”。

馅饼是蒙古族祈月节最典型的食品

郭尔罗斯蒙古族在传承古老的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接触到了中原的农耕文化,并在相互碰撞、交融过程中向往、吸收、珍爱了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和内容。他们在转入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有了食用馅饼的文化习俗。馅饼在本地区出现至今,已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民族美食、传统名点。郭尔罗斯民间馅饼形成的饮食文化在受到自然崇拜、图腾信仰这种古老习俗的深刻影响中,逐渐产生了祈月节。蒙古语称为“萨日特古日勒”,译为“祈盼月亮圆满”。节日礼俗的核心是烙制和品尝馅饼、遥望和祈福新月。可以说,祈月节起源于蒙古族信奉长生天、崇敬日月神的古老民俗中,产生于渔猎、游牧、农耕三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郭尔罗斯特定地域里,发展于天人合一、崇尚科学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内,体现了曾为游牧民族的郭尔罗斯蒙古人在历史上追求农耕文化、向往定居生活、渴望民族融合的重要思想倾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地域文化和思想遗产,盛行数百年而成为中国东北部特有的民族民间民俗。传承数百年的郭尔罗斯祈月节,将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程中产生独特的价值和影响。

馅饼是郭尔罗斯地区游牧与农耕两种生产方式互补、文化传统交融的产物,已成为蒙古族的传统名点、民族美食。蒙古族自古崇尚白色,视皎洁、圆满的月亮为上天之圣物。正月初二是新的一年中能够看到月亮初显的第一天,他们制作和品尝馅饼,是因为馅饼的颜色和形状都酷似圆月。而夜晚遥望新月,传说还能清目、净面、养心。因此,品尝馅饼祝福家族团团圆圆,遥望新月祈盼各民族和和美美,这是蒙古族祈月节的核心内容和内涵所在,由此衍生了很多礼仪、传说、情趣,整体构成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祈月节是郭尔罗斯地区广大蒙古族群众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具有独特历史特征、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地域特点的民俗节庆活动。在吉林省郭尔罗斯民间还一直流传着很多描述馅饼的谚语,如“好马有力气,好男有志气,好饼有香气,好女有运气”、“拍饼要薄皮,做人要厚道”、“拍圆的馅饼好吃,盼圆的月亮好看”、“烧硬柴火的灶烙不了馅饼,长软骨头的人当不了首领”、好吃不如馅饼”、“馅饼有气要熟,朋友有气该劝”。清代,曾有位诗人写到:“皮薄如纸可见馅,香胜乳饼不腻人;蒙古馅饼独一味,汉兄食后笑吟吟”。

正月初二早晨开始,各家各户拉开了祈月节的序幕。清晨,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梳洗一新之后便紧张忙碌起来。她们中厨艺最高的人亲自动手和面,助手们有的切剁肉馅;有的熬制奶茶、分装各种奶食品;有的准备柔软的柴火和厨房配料;青年男子则抬肉担水、饲喂畜禽、清扫院落,父辈们则看孩子、清理室内卫生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项;祖父母则饮早茶、备碗筷,准备祭祖碟盘和果品。

在全家人的忙碌中,往往是老人们最先依次坐在火炕上的饭桌前,饮奶茶、吃奶食和果品,等待着媳妇、儿女们呈上诱人的蒙古族馅饼。也在说笑中享受节日里家族团聚的幸福。

按照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妇女们和面、剁馅、包馅,然后将包得如包子般大小的馅饼半成品,放入软柴烧热的铁锅内边拍边烙、边说边笑,忙碌的厨房里显得和睦、幸福。烙制馅饼的关键技能是“和面”和“手拍”,所以馅饼也被称为“手拍馅饼”。手拍馅饼要分批烙熟、分批过油或水烹。在第一批馅饼出锅时,家族主事的老人率先选出一张又薄又圆、又白又亮、熟时凸起、香气袭人的馅饼,这张馅饼即被称为“德吉”。老人要格外小心地用盘子装好“德吉”,亲自端到祭祖的供桌上摆好。在他端着“德吉”从厨房锅台到内室供桌前的过程中,顽皮的孩子、甚至青年人都围着这位老人随行,他们一边拍手叫好,一边探头闻其香。在摆放供奉给先祖的“德吉”馅饼时,老人口中念念有词,心中祈祷家族团圆、家业圆满。随后,全家还要依次向祖先行叩拜大礼。用“德吉”祭祖的场面热闹、祥和,耐人寻味。

当第一批烙熟的馅饼端到主桌(老人使用)上的时候,人们纷纷探头深闻馅饼香味、看馅饼热气升腾,老者的口中继续说着“祝福家族兴旺、事业圆满”等话语,通常所说都是押韵、连贯、流畅的蒙古语,类如祝词、赞词。现场的孩子们最馋嘴、最着急,因为蒙古族固有习俗,使他们不能坐到老人饭桌抢先吃到馅饼,只能看着、闻着、渴望着。儿童此时忍耐至极的表现,也成为大人们的乐趣。

手拍蒙古族馅饼的最佳吃法是边吃边烙。节日中的人们,尽享皮薄透馅、形圆色鲜、香气扑鼻的这种民族美食,享受着农牧文明交融的人间幸福。过去,很多贫困家庭能够亲人团聚共同品尝热馅饼,成为广大农牧民一年中最祈盼、最幸福的时刻。而在蒙古族王公贵族中,届时也请亲朋好友品尝馅饼,欢度节日。郭尔罗斯地区至今还有许多故事描绘当时的热闹场面。

当天的晚饭时,蒙古族家庭又一次团聚欢宴。太阳落山前,老人们催促着家人站在院落的高处。在“新月”(峨眉月)初现的时刻,举家遥望新月,共同祈福新年。此时,虔诚的人都很专注地望着西方天空,在银钩似的一丝纤细月牙露出到消失的时间里,口念祈福词,心中祈盼着新一年家族团圆、事业圆满。草原上的僧人寺庙,也在这一天举行祭神大会。

在祈月节里,人们不能穿着脏衣服,忌讳吵架。馅饼烙制过程中,顽童们不能进入厨房或灶台附近,更不能弄脏食物,甚至不能帮妇女添加柴火,以免掌握不好火势强弱,烙糊馅饼。伤病牲畜(牛羊)肉品不能用做饼馅,杂质多的低等面粉也不能做饼面。馅饼烙熟出锅后,封闭的饼内充满热气、产生香味,所以,人们吃馅饼时忌讳将饼切割开。此意不仅保存了馅饼的香气,也忌讳切割后破坏家族团圆的象征。在接受别人送上的馅饼时,要品尝后才能放下。人们都把第一张“德吉”馅饼视为奉给祖先的圣品,十分珍惜,现场的任何人不能手抓,更不能食用。此饼在日后经过风干留存,待有患病肚子疼的人,可以取一些剁碎服用。出嫁时的女儿也能够带些碎饼,意为先祖赠予的福份之物。

十、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蒙古族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在,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许多蒙古族地区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族燃灯节

此外还有跳鬼节,跳鬼节是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旧时,蒙古族人于当日请僧人念经,跳鬼驱邪。此习俗解放后即已绝迹。

蒙古族的节庆是蒙古族历史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吉林省境内的蒙古族多处于半牧半农的形式,民俗与节庆中融入了农耕文化,吉林省的少数民族较多,蒙古族在与这些民族的交流中,也一定程度吸纳了其他民族的节庆与习俗,因此吉林省境内的蒙古族在民俗和节庆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即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节庆与民俗的特色是蒙古族及其祖先数千年来的社会生产生活、原始的自然崇拜、社会习俗及民族智慧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浓缩,当然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注释】

[1]蒙古族风俗志.(上),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90—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