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族的民俗节庆

回族的民俗节庆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因此其民俗和节庆大多具有伊斯兰教的色彩。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并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因此回族的民俗和伊斯兰教是分不开的。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回族老人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
回族的民俗节庆_吉林省民俗节庆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回族的族源相当复杂。唐、宋以来,主要是13世纪初,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东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许多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少数民族——回族,其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特殊的过程。

回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其民俗和节庆大多具有伊斯兰教的色彩。

一、回族的民俗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并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因此回族的民俗和伊斯兰教是分不开的。

1.婚俗

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回族老人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回族议婚,亦用媒妁,而无相看之俗”,以前须媒妁三人,掌教一人,方能议婚,男女主婚人如同意,握手为信,不立婚约,不亲迎,无鼓乐。回族婚俗:

提亲。提亲一般都是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看准女方后,请媒人去提亲。回民请媒人一般要两个以上,一个代表男方,一个代表女方。男方家的媒人提亲时,要带上茶、糖等四色礼,并通报男方的姓名、家庭经济状况和教派等情况,有的还详细介绍男方的相貌、性格、文化程度、手艺等,女方家长听后觉得大体合适,便给男方家媒人回话。女方家也请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并由双方媒人安排姑娘、小伙子在集市或亲戚朋友家见面,看男女双方能否中意。

见面后如无反对意见,男方家父母或其他人带上四色礼,小伙子还要带上见面钱,在媒人的陪同安排下正式见面。姑娘一般由姑妈或嫂子领着当面看女婿,媒人此时问小伙子和姑娘同意不同意。小伙子此时给姑娘见面钱,一般同意就接收,不同意则不接收。有些地方姑娘收了小伙子的见面钱后还给小伙子回赠小礼品。过去回族女子怕羞,不敢在客人或父母面前说婚姻事,不敢张口说同意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或媒人就观察表情,如果低头微笑,就说明同意;如果沉脸、哭泣或发脾气,则说明不同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有些青年男女互相早巳认识,彼此也了解,互有爱慕之心,但还要请媒人给双方家庭说明情况,走个过场,否则会受到讽刺。

定茶。不管是自由恋爱的,还是经人介绍的,只要双方表示同意,则要尽快准备“定茶”。有些地方的回族也叫“说色俩目”或“道喜”。定茶一般要选择主麻日(星期五),男方家要准备回民喜欢喝的各种高中档茶叶,还要准备一些红糖、白糖、桂圆肉、核桃仁、葡萄干、红枣、花生米、芝麻等等,然后分别包成一斤重的小包,每个小包上放一条红纸,表示是喜庆的事。

男方要给未婚妻送二至三套合体、漂亮的衣服,由男方父母陪同男方一起送去。女方家要宰鸡、宰羊,以糖茶、宴席热情款待。宴毕,双方当着众亲戚朋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大事已经定下和许诺,今后不再变更。女方家送客时,还要给男方家以适当的回赠礼,表示意志坚定,决不反悔。

插花。回族也叫“定亲”,有的地方还叫“提盒子”,也叫纳聘礼,插花一般是在女方喝了“定亲茶”以后,媒人根据女方的需要,由男方纳合理的聘金,回民叫“麦哈尔”,并适当购置一些化妆用品、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东西一般由女方或男方长辈或同辈妇女去陪同购买。送聘金没有规定,一般是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不强迫。通常情况下,不得少于一两纯银,但无论多少都要履行这一习俗。回民认为,赠送聘金,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男子对婚姻大事不严肃,朝三暮四,随意离婚,从经济上有所牵制;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女子生活的一项措施。长期以来,在回族当中形成了男子如果无理提出离婚或中断婚姻关系,男方所赠的聘礼和东西不能索回。如果不赠送聘礼,则婚姻无效。

插花一般都定在主麻日,男方由一位阿訇带领,家人跟随。女方家也有一位阿訇或回族老人在家迎客,接盒子、接聘礼。女方家还要炸油香、宰羊、过“尔麦里”。“尔麦里”,即由男女双方请的阿訇或懂得伊斯兰教教义的人,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其余人聆听。“尔麦里”过后,两家人和亲戚一起赴宴,这时相互寒喧,讲婚配和攀亲的重要意义。最后由双方商量结婚的大致日期,以便做好准备。

插花这天,有些地方的回民由嫂子或奶奶故意将一对青年男女安排在一起吃饭、干活儿,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迎娶。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不看黄道吉日,一般都是以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或主麻日的前日以及阴历双日为佳期。在结婚的前一两天,由男方带一只羊、一百斤大米和半斤重的大馒头、油香若干个,送到女方家去,这叫催装礼,意为请女方家老小放心,保证姑娘过门后,会过上好日子。女方家接受催装礼后要尽快做准备。

结婚当天,接亲要尽可能早,避免路途上遇到孕妇以图吉利。女方家一般在结婚头一天设宴款待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来的人一般都要给新娘礼物或钱,回民称之为“填箱”。结婚这天上午,姑娘要洗大净,称为“离娘水”。要绞脸,用交叉的线绞掉脸上的汗毛。梳妆完之后,要穿上红色的棉袄,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要穿上,这叫“厚道”,主要是讲究吉庆,如果穿得太薄,则认为是“薄情寡意”,头上要搭上一块红绸子或红纱头巾,将新娘的面孔盖得严严实实。然后从近邻和亲友中请几位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和睦、儿女双全的人去送亲,回民也叫吃“宴席”。在送亲途中,若遇其他娶亲人马,新娘子要互相交换腰带,以防“冲喜”。

接亲车快到男方家大门口时,新郎要由姐夫带上跑步迎上去,围着接亲车转一圈,故意碰一下车,这叫“撞亲”。到大门口时,恭贺新喜的人要自动排成两行,迎接新娘和送亲的宾客,并向来宾道“色俩目”问好。然后将宾客安排到客屋喝茶、入席。

男方家还要从新房门口到大门口,铺上红毡或毛毯子,没有条件的,新娘的哥哥或舅舅要抱着新娘走进洞房。无论如何,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土的。同时,将新娘的陪嫁物和箱子也抬进院里的桌子上,待男方家给了开箱钱或搭门帘钱后,女方家陪新娘的嫂子或新郎才揭新娘头上的“搭妇巾”。

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问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有了证婚词,或有婚证书,阿拉伯语称“依扎布”,才能说明婚姻得到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杂粮、米花、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准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回族婚礼需要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认为夫妻之道,必须彼此相敬相爱,爱之以德,敬之以礼,夫治于外,妻治于内,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反对互相猜忌,更不允许夫妻双方不忠,精诚一致,家道乃成。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赞助公益事业,夫妻共勉,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婚礼结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盛的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或师傅)“光道口”,然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始就餐,但禁止喝酒。

回族婚礼

2.丧葬习俗

回族的丧葬习俗有三大特点,即土葬、速葬、薄葬。

(1)土葬。是把亡人(或称“埋体”,不称尸体)直接放入土洞中,不用棺椁。放在外型为南北走向,北高(坟头)南低,形似立体三角形。因各地土质坚实与松软程度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土质坚实地区,如扶余、乾安地区,一般采用洞穴埋室葬法(也叫掏“拉哈”、“穿堂”)。坟的形制为:坟坑南北向,先挖一个深约3厘米—5米直坑,再在直坑的北侧掏一个洞穴,这样的洞称“穿堂”,有一个洞口,用以放置亡人。也有的在直坑的西侧,南北向横着掏一个长洞(长短视亡人身长而定),这样的洞称“拉哈”,有二个洞口,便于把亡人抬进去。土质松软地区采用上下直坑,即大小坑,下坑小、上坑大,不掏洞,用砖砌拱盖,或在小坑周围砌砖,把亡人放在小坑内,上加木盖或水泥制板。土质稍坚实地区,也有在直坑上只加木盖。或把木板下在土坑周围,阿拉伯文称“塔布”,上加木盖。最后填土成坟。不管什么形制的坟,其底部都必须是土地,不垫任何物品,直接把亡人放在坑内土地上,以不失其土葬的原则。

回族的土葬

(2)速葬。一般丧期不超过三天,以体现“亡人入土为安”,超过三天为对亡人行亏。

(3)薄葬。无论何人亡故,不分贫富和职位高低,都用同样的“开凡”,即包裹亡人用的白布殓衣,数量一般是36市尺,俗称“够不够,三丈六”;埋在同一块坟地(不称墓地);占用同样大小的地方;不用任何物做“陪葬品”。回族葬礼不送花圈,可送挽联或挽幢,不用鼓乐,不烧纸,不烧纸糊的扎彩,也不看坟莹地“风水”。回族亡者,“殓不重衣”,就是指不穿戴各种衣物、饰品。回族对此种习俗,认为高尚,寓意“清白一身而来,清白一身而去”。殓之所以“俱用细白布为之”,“因其本来洁净也”。

丧葬的主要仪式有四道程序,即洗礼:用清洁的温水将亡人洗净,称“搭整人”;穿“开凡”:洗后用白布裹身;行站礼:将白布包好的亡人放入“经匣”(长方形公用埋体木匣,外涂绿色,底板称旱流子,上有盖,开盖须抬而不是拉或抽,平时放在清真寺)内,头北脚南,面向西,置于安静的室内或庭院洁净处,或清真寺院内,再请阿訇和众亲友举行站礼、亦称“殡礼”,俗称“站者那在”,即追悼仪式;殡埋:用“经匣”将亡人运到或抬到坟地,将亡人轻轻放入土坑(洞)中,头北脚南,面朝侧“睡”,以示向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用土坯或砖封严洞口,填土成坟。安葬完毕,丧家跪谢众亲友,登程回家。亲友到家中后,主丧人请阿訇恭诵《古兰经》,称为“下土经”。

3.祭礼

回族的祭祀主要是对亡人,特别是对已故老人的纪念活动。人无常后的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五年、十年都须祭祀。有的每隔五年祭祀一次。祭祀的内容为“施财散谷于贫困者”;请阿訇到坟地(或在礼拜殿、家中)为亡人念经祈祷,称之“走坟”,意在为亡人悼念,为亡者求主恕饶,供活人参悟人生;给坟添土,谓之“游坟”;走坟后,请阿訇和亲朋故友到家,由阿訇念经,大家接“都阿”,同时要备办饮食,分送“油香”。

4.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面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其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技术之精,都是无与伦比的,显示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回民最喜爱的传统饮料是茶。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饮料,又是设席待客最珍贵的饮料。茶是回族人民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西北东北或西南,也无论是城市乡镇或农村,只要到回族家做客,热情的主人都会首先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酽茶。回族很讲究茶具,不少回族家庭都备有成套的各式各样的茶具。过去煮茶或沏茶所用的壶,一般都是银和铜制做的,形式多样,别具一格,有长嘴铜茶壶、银鸭壶、铜火壶等。现在沏茶一般都用瓷壶、盖碗或带盖瓷杯,煮茶多用锡铁壶,夏天讲究用紫砂壶。

盖碗茶是回族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相传始于唐代,相传至今,颇受回族人民喜爱。盖碗茶由托盘、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三炮台”。每到炎热的夏季,盖碗茶便成为回族最佳的消渴饮料;到了严寒的冬天,农闲的回族人早晨起来,围坐在火炉旁,或烤上几片馍馍,或吃点馓子,总忘不了刮几盅盖碗茶。

回族人还把盖碗茶作为待客的佳品,每逢古尔邦节、开斋节或举行婚礼等喜庆活动,家里来了客人时,热情的主人都会给您递上一盅盖碗茶,端上馓子、干果等,让您下茶。敬茶时还有许多礼节,即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打开,放入茶料,冲水加盖,双手捧送。这样做表示这盅茶是专门为客人泡的,以示尊敬。如果家里来的客人较多,主人根据客人的年龄、辈份和身份,分出主次,先把茶奉送给主客。

喝盖碗茶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一则可滗去浮起的茶叶等物,二则是促使冰糖融解。刮盖子很有些讲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每刮一次后,将茶盖呈倾斜状,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主人敬茶时,客人一般不要客气,更不能对端上来的茶一口不饮,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

“点心香,月饼美,回族的馓子甜又脆”,这话一点不假,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它始于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宋代苏东坡曾写诗赞美馓子的炸法“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炸馓子“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扭捻成钊之形,油煎食之。”北魏贾思舞在《齐民要术》中有“环讲一名寒具,以水搜,入牛羊脂和作之,入口即碎。”可见馓子由来已久。回族的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甜脆,金黄亮润,轻巧美观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赞赏。馓子素来以干、脆、香著称,食之爽口,嚼之有味,无论是招待宾客,自己食用,还是馈赠亲友都是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佳肴。炸馓子也叫摆馓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回族妇女炸馓子之技,堪称一绝。炸好了香酥甜脆,炸不好,绵如皮条。回族办喜事炸馓子多有老人或中年妇女掌锅。为使馓子黄酥香脆,和面前得先烧一锅放入花椒或红糖的开水,晾冷后将面和成面团,然后由两个青年男子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揉压,使面团又紧又软,然后切成小块,再搓成小拇指粗的条条,放入盆中醒面。锅中油烟冒掉,香油沸腾,掌锅人将条条扯成圆形或椭圆形馓坯,套在筷子上边摆边扯,放入锅中,等馓股炸硬时抽出筷子,待呈棕黄色即成。馓子不仅造型独特,而且方便易作。

5.回族的服饰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女性服饰还分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季节和宗教职业还形成不同的服饰。下面就男女服饰两大类中的主要服饰品目,作一概述。

(1)回族男子服饰

回族帽:回族聚居地区的男性公民多戴圆形无沿小白帽。回族学者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一文中指出“常用缠头,软制白帽,故俗有白帽回之称。”王日蔚在《回族回教辨》一文中也有“初以白布束头,故称白帽回”之说。据说元、明时代回族应循伊斯兰教法都缠白布“得斯它拉”。清朝中期回族人民为了反抗压迫,穆斯林们均戴无沿白帽做为标志,以示团结。有的学者说无沿白帽是伊斯兰教徒为了礼拜叩头方便,达到鼻尖着地,故也称“礼拜帽”。后来回族男子应生活需要,认为白帽轻而凉爽,方便易做,便成了男性普遍之头饰。[1]

回族男子服饰

回族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等的,可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择戴那种合适。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寻常的还是以白色为寻常帽式,结婚的新郎多戴红色帽子,以示喜庆。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他勒礼拜。戴斯他勒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过去回族头缠戴斯达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回族群众习惯戴白帽。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也有很多带有精美伊斯兰图案和各种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给人感觉很利索、干练。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冬天穿上这种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轻便保温,又感到和谐、不臃肿。特别是回民爱清洁,讲卫生,又有尚武习俗,经常要洗脸、洗手、洗小净、练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脸、干活、习武既方便,又保暖。

传统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线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回民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但忌穿猪皮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绑裤腿的习惯。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阿拉伯人“系银带,佩腰刀”的习俗是一样的,是从阿拉伯传入我国回族人民当中的,后来逐渐成为回族人民的习惯。

(2)回族女子服饰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认为这是妇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戴盖头的习俗,一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较少,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后来许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这种习俗带到中国。二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古兰经》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来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中国回族女性虽然已弃用面罩,但也以头巾护头面,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遮掩起来,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惯。回族在戴盖头前,有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有的留把把头,将头发盘在脑勺后,戴上帽子,尔后再戴盖头。回民的盖头,无论在泉州、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通常有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戴绿盖头显得清俊娇丽;戴白盖头显得干净持重;戴黑色盖头显得素雅端正。回族妇女的“盖头”,讲究精美,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妇女还喜欢在盖头上嵌金边,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盖头也有了一些样式、色彩上的变化,显得更加活泼和大方。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大襟为主,装饰内容却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回族女装都是右边扣扣子,纽子是自己用料子制作的。传统回族女子的鞋喜欢在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遛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

回族妇女衣服的颜色不喜欢妖艳,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蓝、灰等几种颜色;中、青年喜欢穿鲜亮的,如绿、蓝、红等颜色。回族妇女老少一般都备有节日服装;经常礼拜的人,还专门有一套礼拜服。回族妇女喜欢戴耳环,除了装饰以外,据说还能使人心明眼亮。回民当中有句顺口溜说:“姑娘眼睛亮,耳环子挂两旁。”这话确有道理。眼部穴位在耳垂中央,戴耳环可以刺激耳部眼睛的穴位。

回族女子服饰

6.斋月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斋月里,每个成年穆斯林(回教徒)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10月1日“开斋”才恢复正常饮食生活。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7.沐浴

回族的沐浴分为小净和大净,小净为沐,大净为浴。用清洁的水洗大小净是礼拜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学习礼拜者,必须先学会洗大小净。

小净。即用清洁的水洗身体的部分肢体。其洗法如下:

先举意:因为礼拜要小净,先举意洗小净。然后洗双手至手腕三次;再净下,净下时右手持壶,左手将前后窍洗干净。没有行割礼的人,注意洗净包皮内的污秽;净下后,再洗双手至手腕三次;然后刷牙;再漱口三次;呛鼻三次;洗脸三遍,洗脸时上至发界,下至下颏以下,两边至两耳;再洗双手至手肘三遍,洗的顺序是先右后左;然后用手掌和十指抹全头,用大拇指抹耳外,食指抹耳内,小指注耳孔,再翻转手背抹脖项;最后洗双脚至踝骨以上三遍,先右后左。

大净。回族穆斯林通常称之为洗“乌苏里”(阿拉伯语),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洗大净:性交、泄精、梦遗,妇女来月经、分娩等。有时洗过大净以后,虽然没出现以上情况,但如超过七天,须重新洗大净,对此回族群众称作“换个新鲜水”,特别是回族穆斯林出远门旅行,参加婚礼、葬礼或过节等重要活动时,都必须洗大净。大净的洗法是,先按程序洗小净,接着依次洗头、洗两耳、洗脖子、漱口、呛鼻、洗脸、洗两肘,然后用吊罐或喷头开始冲洗。冲洗从上至下分三截洗。第一,先洗肚脐以上其顺序是先洗右肩右臂,后洗左肩左臂,先前胸,后背心。第二,洗肚脐以下,膝盖以上,先洗右臀后洗左臀。第三,膝盖至足。先洗右小腿,后洗左小腿,先右脚,后左脚。洗右脚时,从小趾开始,洗左脚时从大脚趾开始。洗完脚用干净毛巾擦全身。

回民洗大净的特点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讲究顺序,不乱洗,以免洗净的地方溅上脏水。同时,要求各个部位都要洗到,如遗忘少洗了一个部位还要从头开始洗。

大净不仅使人干净、卫生,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协调排除废物,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还可以降压、镇咳,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劳,振奋精神,是一种很好的调节精神的方法。

据回族群众自己讲,洗大小净,除了讲究卫生以外,每洗一个部位,还要联想或体会到一个实际行动。洗手的时候,要想到戒偷窃、赌博、拿不义之财,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洗脸的时候,要想到顾全自己的体面,树立自己的威信,戒绝于一切不要脸和见不得人的丑事。漱口的时候,要想到不能造谣中伤,胡言乱语,诬陷他人,更不能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说有益于大众的话,说实话、公道话,说不伤害别人感情的话。抹头抹耳时,要想到不能听脏话、坏话,不偏听偏信闲言碎语,不在背后捉弄人,捣别人的鬼。要听善言,做好事。洗脚的时候,要想到不能走邪道,搞歪门邪道的坏事,要走正道。总之,洗大净的时候,要想到或做到,戒绝一切与人不善的事,要一尘不染,表里一致,做一个干干净净、正正派派的人。[2]

8.回族禁忌

禁忌,作为回族习惯的一种,亦是回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禁忌习俗的保留与维持使回族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回族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共同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形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禁忌习俗对于形成回族共同的心理素质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回族的禁忌大多来源于伊斯兰教,体现民族情感与民族内聚力的禁忌保留至今。

回族穆斯林忌食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的禁忌,主要有两大类:

不食自死动物和血液,在卫生科学上是有道理的,因为自死的动物和血液,有可能含有诸多病菌,人们吃了,自然对身体有害而无益。另外,伊斯兰教还严格禁止饮酒,所以回族人是不饮酒的。《古兰经》规定:饮酒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刘智也说:“圣人曰:‘酒,致乱之钥,速祸之媒也。’”又说:“酒为众恶之母,初虽少饮,终则沉酣无度,坏事多矣,断勿饮之。”[3]回族不吃非穆斯林宰的牛、羊、鸡等畜禽。《古兰经》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法律的源泉,是穆斯林行为的最高规范。《古兰经》上既规定禁食,那么,所有穆斯林就必须遵守这些教规。这些禁食的教规,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为穆斯林的生活习惯。这些食物禁忌习惯,已被广大穆斯林所接受历代相袭。

在社会行为方面:回族禁止求签、玩赌、崇拜偶像、放高利贷。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回民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因为回民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认为人的命运是真主安排的,人的一切都由真主前定,所以不搞其他的迷信活动。回族禁止拜任何偶像。在回民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雕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因为回民只信真主,不信其他一切神灵,也不去崇拜一切偶像,养成了在家里不摆偶像的习惯。回民还严禁玩赌,认为玩赌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不利,认为玩赌是“核俩目”,所赚之钱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使不得。回民还禁忌放高利贷,认为放高利贷使不得。另外回民还禁止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妇女袒胸露臂;禁止男子戴金饰,不许过度装饰,严禁扎青(黥、文身),拔部分眉毛,禁止与非穆斯林通婚等。但这些禁忌中的部分禁忌随着社会发展与汉文化的影响已趋于淡化。

回族禁忌的社会功能:

(1)维护社会秩序,起到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功能

回族的禁忌如禁止饮酒、求签、玩赌、放高利贷,虽说是一种习俗,却如同道德法律一样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实现着一种社会控制,协调着群体利益,训化着社会成员,使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禁忌习俗通过约束社会个体成员的行为而达到社会团体的稳定与整合。实质上它所起的作用是一种软控制,软控制是指用非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如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因而又称之为非强制性控制。社会控制又分为硬控制与软控制,禁忌的这一功能恰好起到了软控制的作用。酒是一种麻醉饮品,饮酒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在历史和现实当中,因饮酒耽误大事、败家、丧生、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毁坏自己声誉的事不胜枚举。因而回族不饮酒与社会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禁止饮酒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禁止求签活动,这亦与我国反对封建迷信的政策相协调。封建迷信活动容易麻痹人的思想,过度迷信容易使人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玩赌和放高利贷是风险性的活动,我国自古就有许多因玩赌而造成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例子。它不是一种正当的营生方式,所赚之钱也是不义之财,回族人讲究踏踏实实,不花、不赚不义之财,这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德。这些禁忌都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对社会道德、社会秩序的维持是有帮助的。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维系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一个社会若要繁荣发展,就必然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先决条件。禁忌是风俗习惯的一种,它作为一种观念习俗在人们头脑中已约定俗成。它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而发生其社会控制效力,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稳定与团结的良好氛围。社会规范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规定着社会行为的方式,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它使复杂的社会生活的秩序得以维持,从而导向社会运行的良性协调状态。社会规范属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表现为一种标准或规定,它包括道德、法律及民俗。禁忌是民俗的一种,回族的这些禁忌习俗与社会道德标准相一致,回族成员通过对禁忌的遵守,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的目的,它使人们的行动具有一致性,从而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2)增强民族凝聚力,传递民族文化的功能

我们知道,某些重要的风俗习惯,是民族的特征之一,回族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一方面是由其特殊风俗习惯所促成,另一方面又是出于维护其特殊风俗习惯的需要。回族在饮食习惯上禁忌,就成为民族意识表现强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回族大分散,小聚居于全国各地,但却一直在风俗习惯上保持着独特的饮食禁忌,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使回族没有被同化,并世世代代生息并繁衍在中华大地的很多地方。民族意识反映着每一个民族自身的宗教信仰、族属感情、历史渊源、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文化习俗以及特有的民族气质等方面的内容。禁忌是回族共同的文化习俗,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明显、最重要的因素。如若缺少了它,回族便在生活习惯上并无任何特质而言。因此禁忌对于增强回族民族凝聚力,使回族分散于全国各地却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不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禁忌是回族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回族长期以来保持着禁忌习俗,使其一代一代传袭下去。因此回族的禁忌又起到了传递民族文化的功能。回族禁止崇拜偶像,说明回族有着强烈的宗教感情。即信仰伊斯兰教,认主独一。回族不崇拜图腾,更不崇拜植物、动物和自然、灵魂。不崇拜偶像,也不信什么财神、火神、风神等鬼神。伊斯兰教,作为回族的共同信仰,是维系回族的重要精神纽带。回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元末明初,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终于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即回族。由于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因而伊斯兰教文化成为回族共同的文化,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民族感情产生了。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凝聚作用。也可以说,伊斯兰教在回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回族的巨大凝聚力量。回族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而形成的。由于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精神生活,使回族民族形成了极强的民族凝聚力。“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声色兰化知己。”就反映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凝聚力。伊斯兰教作为回族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也是回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它在增强回族的民族凝聚力,传递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又大量通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表现出来。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指同一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民族传统观念,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等心理特点的总和。”[4]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在精神上的反映。“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就标志着民族的形成。”[5]民族的消失,也将只有民族心理素质消失以后,民族也就走到了它的尽头。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回族民族形成、生存、繁衍、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回族诸特征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持久因素。回族的禁忌在风俗习惯方面就体现了回族极强的民族意识与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宗教信仰方面强调认主独一,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民族文化。这两个重要因素促使回族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使这个民族处于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却更活跃,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可以说,禁忌在回族的兴衰成败中能起到关键的、直接的作用。[6]

二、回族的节庆

回族具有本民族特征的节日是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1.开斋节

开斋节又称代尔节、大开斋节,是回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回历的10月1日。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起“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2.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70天举行。

古尔邦节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人类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间受到安拉的启示命他将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并问他的儿子:“儿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儿子伊斯玛仪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来到这个世界只为拜万能至大的主。”当伊斯玛仪侧卧后,易卜拉欣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这时,安拉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这就是“古尔邦”的来历。其中那种对主的忠诚,以及孝敬父母的毅然决然,是后世人要学习的。

古尔邦节,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阿訇宰牲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体活动。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3.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回族圣纪节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贴”,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回族除以上主要节日外,还有小开斋、圣诞节、法图麦会、叩头会等,这些节日不是很受重视,在此就不加以赘述了。

回族的民俗和节庆是回族对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延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