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分子问题的由来

知识分子问题的由来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始终有着不解之缘,知识分子问题也主要是同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政治统治者所面临的知识分子问题是:如何使知识分子能够为巩固政权服务,如何防止心怀不满的知识分子对皇权的威胁。由于传统知识分子问题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前提被逐步消解,所以知识分子问题也必然随之发生转化。而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变化,又是当代社会转型的直接后果。
知识分子问题的由来_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始终有着不解之缘,知识分子问题也主要是同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可以说是西方知识分子的原型,知识分子问题最初表现为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是知识分子与政治合一的“哲学王”;后来表现为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宗教最初作为知识分子反抗政治的方式,最后变成控制政治的方式,获得了权势;文艺复兴以来,知识分子成为旧政治体制的批判者和新政治体制的倡导者,发挥了相对独立的作用。

在中国,知识分子既是政治的附庸,又是政治的威胁。政治统治者所面临的知识分子问题是:如何使知识分子能够为巩固政权服务,如何防止心怀不满的知识分子对皇权的威胁。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知识分子问题是:如何使自己的意见得到皇帝的赏识,如何能够成为统治机构中的一员,如何能够率直地发表见解,而又不遭到统治者的迫害。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问题就归结为:知识分子能否在政治上取得优势地位。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其一,知识分子能否作为一个特权阶层存在;其二,知识分子如何在政治上作为特权阶层存在。传统知识问题隐涵着三个社会前提:1. 社会等级化;2. 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种特权;3. 社会的等级以政治地位来界定,政治在社会各领域间具有统合和优势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知识分子问题所赖以存在的三个社会前提被消解。

1. 由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国家与社会分离,并且相互制约,这意味着政治在社会各领域间不再具有绝对的统合与优势地位。这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就是知识分子相对于政治生活的世俗化。这是从对上的社会地位而言。

2. 由非知识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消解了以知识作为社会等级划界的传统基础。这对知识分子生存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就是知识分子的专业分化,不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来存在。这是从对下的社会地位而言。

3. 随着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相伴随的社会、政治、法律的转型,整个社会等级化的合法性被消解,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使得在法律、政治和社会地位上,平等成为基本的原则。

由于传统知识分子问题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前提被逐步消解,所以知识分子问题也必然随之发生转化。在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政治法律的平等原则之下,知识分子问题转变为知识人才问题,即如何使各个领域中的知识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它也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如何在社会各个领域加快知识的普及与更新;其二,如何使掌握更多知识的人在社会各个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知识分子问题存在的社会前提,就是上述所分析的三个方面,即:1. 社会的非等级化;2. 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一种特权;3. 社会各领域的分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由此,本书的基本逻辑是:通过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变化,来推论知识分子问题的变化。而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变化,又是当代社会转型的直接后果。所以,本书的基本线索是:社会转型导致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改变,而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改变使得知识分子的问题发生了改变。因此,用传统知识分子问题的框架来讨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分子问题,这会误导关于知识分子(知识人才)的公共政策的制定。

【注释】

[1]参见:《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王增进《关于“知识分子”词源的若干问题》。

[2]参见: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第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3]参见:葛兰西:《狱中札记》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第4页。

[4]参见:葛兰西,《狱中札记》,第421-422页,第424页,第423页;徐均尧,《知识分子和现代社会从葛兰西到新左派的思考》,选自《读书》光盘,1979-199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参见:曼海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论》,英文版,第126-127页。

[6]参见: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第143页;王宁:《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解释者》,选自《读书》光盘,1979-199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参见: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23页,第32-33页。

[8]参见:福柯:《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第205页,第443页,第441-442页,第147页。

[9]参见: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参见:班达:《知识分子之背叛》,1928,New York:Norton,1969,第43页。

[11]参见:萨义德:《知识分子论》,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5页。

[12]参见:萨义德:《知识分子论》,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6页。

[13]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自序第2-3页。

[14]参见: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4页。

[15]参见: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第126-129页。

[16]参见: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导论第3页。

[17]参见: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第3-4页。

[1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