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县人社局)程全江
服务于民,是他永恒的誓言;事业至上,是他不懈的追求;帮民致富;是他庄严的承诺;扶贫济困,是他真实的写照。八年来,他信守诺言,千方百计为百姓寻找致富门路。通过劳务输出,使一个个农民工走上了致富路;通过就业服务,让一个个下岗失业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他,就是宣化县就业服务局局长董会明。
胆大心细、干练泼辣是他的性格。上任以来,董会明通过下企业、进农村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农民想学技术的欲望非常强烈。以往的技能培训都是把学员集中到县城来培训一个月左右。然而,一些离县城较远的偏僻村庄的学员往返困难,许多人想学技术,但家中有孩子、老人,地里的活还要干。为帮助农民克服这一困难,董会明他们毅然决定打破以往的培训模式,把技能培训放到农村,让想学技术的农民工足不出村就能免费学到技术。通过培训,许多农民工学到了一技之长,并找到了就业门路。塔儿村乡的秦永峰,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经过培训,他掌握了熟练的林果栽培技术,并找到了就业门路,他鼓足了勇气,与塔儿村乡镇府签订了50年4000亩荒山林场合同。时至夏日,如今秦永峰承包的荒山上,挺拔的白杨集中连片,熟透的大杏令人垂涎欲滴,齐膝的林草间时而蹿出野兔和松鼠,百鸟争鸣,一派生机盎然。难怪秦永峰逢人便说“多亏了县就业局的董局长,要不是他给我送信息,找书籍,出点子,还请技术员手把手指导,我哪有今天?”。眼下,董会明又帮他制定了一个新规划,实施林田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蓄水养鱼,发展山野养殖,建一个集采摘、狩猎、垂钓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通过培训,县就业局还培养起了一批小老板。洋河南镇的王福花通过培训,在自家的门前,开起了自行车行;顾家营镇的王海晴,不仅办起了小卖部,而且还开起了远近闻名的兽药店……
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所能成就;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不能磨灭其领导者的功绩。
说到宣化县就业服务局的成绩,就不能不归功于他们的局长董会明。在他十多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经历中,他曾经多次参与企业破产、职工分流、职工权益保护、就业再就业政策制定宣传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些经验赋予了他厚积薄发的优势。他就任宣化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后,着眼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和趋势,着眼于就业再就业形势,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的“优环境、聚人才、强培训、稳就业、重保障、促和谐”六型机关精神为指导,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很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很多做法成为全市的典范。
今年春季,宣化县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大旱,许多农民在家待业,无所事事,外出务工又没有门路,家庭经济收入严重下滑,为破解这一困境,在董局长的带领下,宣化县就业服务局积极筹措,不等不靠,努力为广大群众牵线搭桥,率先在洋河南镇成功举办了“春季劳务用工洽谈会”。此次洽谈会以“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期间,共邀请参会单位96户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涉及家政保洁、餐饮服务、销售、保安、机加工等数十种行业,此洽谈会史无前例,深受广大求职者的好评,会上共签订就业协议书2000多份。
如果说,“牵线搭桥”是董会明的“爱好”的话,那么为下岗职工找工作无疑是他的“偏爱”。
董会明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要把下岗职工当成亲人来看待,我们这个部门没有多大权力,我们的权力就是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好务,不要只挂在嘴上,要看行动。在这方面,董会明确实动了不少脑筋。
带着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深情与理解,董会明走访了全县大部分国有企业。每当看到家徒四壁的下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的渴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促使他为下岗职工做更多的事情。
他提出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公益性岗位、扶持自主创业、拓展县外就业等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措施,得到了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全县再就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4050绿色通道”开通后,董会明带领宣化县就业服务局的同志,开拓思路,多方想办法,不断探索工作模式,开发了大量工作岗位,帮助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今年建党90周年庆典期间,他积极联系公安部门,开发治安协管员岗位,安排两批“4050”人员上岗;与林业局合作开发的护山护林员岗位,已经有三批上岗;此外还有数批无技能的下岗人员走上保洁、保绿、信息服务等工作岗位。几年来,仅全县劳动就业系统与下岗职工开展的结对帮扶活动,就帮助了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时,全县通过开发各种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政府出资购买公益岗位安置12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民事无小事,万事民为先”。无论董会明强调学习,还是强调创新,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放在了为百姓服务身上。他还经常叮嘱同事们说:“老百姓找到你们,都没有小事,没难处谁也不会找上门来的。”
面对特殊家庭,董会明更是积极主动为他们奔走呼吁,让他们尽量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54岁的下岗职工李汉文,他的妻子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两个儿子同时考上大学,一下子供两个孩子上学,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董会明得知他的家庭境况后,及时把他安置在环卫处就业,使两个大学生能够安心就读。19岁的李晓是崞村镇龙门村人,父亲常年多病,母亲又早逝,李晓勉强读完高中后,考上了石家庄体育学院,由于家庭贫困,却无缘就读,家里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去年10月份,董会明了解到李晓的情况后,便想根据省城乡技能扶助计划把她推荐到张家口市技工学校学习,但当时名额已满。董会明便亲自跑到张家口向市领导说明情况,经过努力争取,终于调剂到一个名额,圆了李晓同学的读书梦。之后,李晓逢人便说:“是董局长帮了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呀!”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董会明的带领下,宣化县就业服务局审时度势、创新思路,面对当前就业工作出现的新矛盾,进行深入调研,把创新变成造福一方百姓的具体行动。七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宣化县的绿色就业之路、社会保险补贴、困难企业帮扶、大学生培训等一系列创新工作都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成为其他兄弟区县学习的典范。
这,就是他,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人民公仆。几年来,他无愧于农民工,无愧于下岗失业人员,无愧于他所关心、爱护、帮助过的亲人和朋友,更无无愧于他所钟爱的劳动保障事业;一名劳动保障事业的带头人,他当之无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