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形式的磁性载体档案在保护时还需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一)磁带的保护
1.根据类别正确排放
磁带的排放一般有两种方式,盒式带可采取竖放方式,盘式带平放的效果比较理想。平放时,为了取放方便,不要叠得过高,一般在五盒左右。磁带不用时应卷到无缝轮的卷轴上,要注意卷带的凸椽是否变形,变形后应更换。
2.控制温湿度
根据国家档案局的规定,保存磁带的适宜温度为14~24℃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
3.防止污损
磁带保管中应注意库房清洁,操作时要戴上手套,不要打开磁带出带口的保护盖板,并防止灰尘、手印污染带面。
4.避免光辐射
在保管中,应避免阳光直射磁带,尤其是高能量的紫外线直接照射磁带,加速带基的老化。
5.防止氧化
氧化性物质能引起磁带带基的化学降解,在保管中应防止有害气体等氧化性物质对磁带带基的影响。
6.防霉
磁带中的增塑剂、填料和补充剂、磁带保存用的许多包装材料等都是真菌的良好食物,提供适于霉菌新陈代谢的糖、蛋白质、纤维素等。在保管中要加强磁带的防霉,避免磁带霉变损坏。
7.防止磁带在外磁场中消磁
磁带应当用抗磁性材料盒存放,其保管环境一定要远离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无线电设施,以及其他能形成较强磁场的机电设备,其周围杂散磁场强度应小于1奥斯特。
8.防止产生复印效应
新磁带在使用前应走带、倒带一次。长期保存的磁带应置于低温环境中,定期检查并适时(每半年或一年)以正常速度重新卷绕一次。此外,让磁带在一根磁性很弱的磁棒上通过,或使磁带在已断开抹音头并在记录磁头上通有很低偏磁电流的记录器上运转,可以减轻及消除磁带的复印效应。
(二)磁盘的保护
磁盘的保护包括软磁盘及硬盘的保护,其中软磁盘目前应用很少,因此主要是硬盘的保护。保护软磁盘,应当远离外磁场、注意保管与使用环境的清洁防尘,防止软盘生霉等。硬盘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1.防止随意关机和频繁启动
随意关机和频繁启动电脑,会因磁头没有归位而造成磁头下方数据丢失,损伤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的磁头,启动时四百多瓦的瞬间电流冲击也会影响磁性载体档案。因此不要随意关机,不要频繁启动电脑。
2.保持电源稳定
电源对电脑等检读设备十分重要,电源不正常变化会使机器运转异常,并造成硬件永久损坏、数据丢失或暂时读取错误。应使用不间断电源(UPS)。
3.保持空气洁净
保持硬盘及所处环境的清洁。防止灰尘进入硬盘,如尘埃或烟雾颗粒落在盘片上,受到磁头来回拍打,并被磨碎,就会使磁头带着尘粒在盘片上来回摩擦,留下擦痕。
4.防止温度骤变
防止温度骤变,可以避免硬盘插件脱离插座,而使一些元件不能工作;也能够防止硬盘盘片产生结露现象,使驱动器不能很快地响应命令。
5.硬盘的防震
应尽可能避免主机振动,避免凹沟中的数据丢失,甚至造成磁头的报废。
6.磁头的归位
磁头归位就是将磁头移至硬盘的最里层磁道,这是减少因振动撞击盘片而造成数据损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磁头处于归位状态时,如果电源不稳定,则冲击PC机及硬盘驱动器的尖峰,不会损坏数据。
7.降低写电流
当磁头向磁盘中心移动时,磁盘柱面逐渐变小,越靠近盘片中心,存储数据的空间就越小。而每个磁道的数据存储能力是一样的,因此越靠近盘片中心磁道存储密度就越大。此时,如果写电流太大,会产生物理上太大的磁化区域,导致内部柱面上的磁化区域相互重叠,越往盘片中心,重叠就越严重。解决方法是使驱动器从给定柱面开始一直到磁盘的中心降低写电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