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三角洲前缘的河道具有明显感潮性,相较于地处腹地的低乡,潮汐在高乡的地方生产、生活与社会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唐宋以来相继设置的县级政区华亭、嘉定、上海、青浦、娄县、宝山、南汇、川沙等,有全部或者部分位于感潮明显的区域内。以下主要论述这一区域内以生计变化为中心,其聚落形态、景观、人们的环境感知等物质与精神领域与潮汐之间的密切关系。总之,高乡人群对潮汐的依赖体现在社会与文化的诸多领域。
高乡生计变化与聚落适应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由于三角洲前缘的河道具有明显感潮性,相较于地处腹地的低乡,潮汐在高乡的地方生产、生活与社会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唐宋以来相继设置的县级政区华亭、嘉定、上海、青浦、娄县、宝山、南汇、川沙等,有全部或者部分位于感潮明显的区域内。以下主要论述这一区域内以生计变化为中心,其聚落形态、景观、人们的环境感知等物质与精神领域与潮汐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区域内海潮一日夜两至,关于海潮上溯可及的范围,“唐世可至苏州府城,宋时不及昆山”[48],这说明潮汐可达的地点随着滨海区域的内陆化和三角洲前缘的推进而不断向东退却。张灏《吴淞吟》曰:“大海环东南,三吴古泽国。支河承干河,潮汐通呼吸。田禾资灌溉,商贾便舟楫。……震泽水西来,沪渎潮东入。……小港侯大潮,论寸不论尺。”[49]说的则是平原东部河道的水量、农田灌溉、交通行船等普遍依赖于潮汐的流通。由于冈身以东及滨海平原的地势稍为高亢,因此河道流速缓慢、过境水量不足、排水不畅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这样,潮汐涨落对于丰富河流水量、农田的引水灌溉、水体交换和自净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高乡人群的生产与物质生活深受潮汐的影响,河流是否通潮也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如营建住宅、选择墓地时需要参照河浜布局来考虑风水形势,河流涨潮被视为一种美好的风景和吉利的象征,对这种景观的赞美和欣赏体现在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乃至民间歌谣之中……总之,高乡人群对潮汐的依赖体现在社会与文化的诸多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