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巴西国家文化遗产:巴西利亚

巴西国家文化遗产:巴西利亚

时间:2023-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巴西利亚融世界古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于一城,使其获得“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都城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到目前为止,巴西基本形成了应对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弃物泛滥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体系。1987年12月7日,创建仅27年的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唯一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崇尚自然为巴西利亚的整体保护奠定了精神根基。
巴西利亚_世界遗产保护启示录

遗产信息

中文名称:巴西利亚

英文名称:Brasilia

遗产地址:巴西的巴西利亚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1987年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标准C(Ⅰ)(Ⅳ)

巴西国会大厦

遗产评价:始建于1956年的巴西利亚位于巴西的中心,是城市规划史上的里程碑。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LucioCosta)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OscarNiemeyer)认为城市中的一切元素都应该与城市的整体设计相吻合,巴西利亚城的城市布局常常被形容为“飞翔的鸟”,因为城市的行政管理区域和居民住宅区域布局对称,同时城中的每个建筑物也都是对称的,特别是政府办公楼,体现了极强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遗产特色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是在1956—1960年的3年多时间里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现代化城市,一个历史最短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巴西利亚面积5814平方公里,位于巴西中部戈亚斯州高原上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马拉尼翁河与维尔德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巴西利亚城的整体设计是一架飞机的形状,设计大胆而别出心裁。巴西利亚没有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它独树一帜的城市设计和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多彩多姿的建筑风格和新颖别致的构思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巴西利亚融世界古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于一城,使其获得“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如国会大厦,以“H”形并联的双楼构成葡萄牙文“人类”的首字母,寓意“以人为本”和“人类主宰世界”。国会大厦前的平台上的两个硕大白色建筑,敞口的建筑是联邦众议院会议厅,喻示着公众;覆面的是参议院会议厅,喻示着机密。

遗产保护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这两个海滨城市建都。

1956年,巴西总统库比契克为开发内地,决定迁都巴西利亚。他从26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飞机型平面布局为城市设计的蓝图。

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至1960年,现代化的新都巴西利亚在巴西内地建成了。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都城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

1981年,巴西开始制定政策法律,政府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为巴西利亚的整体性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当年出台了联邦《环境基本法》,之后又陆续出台了各种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实施细则。《环境基本法》借鉴德国经验,理念和内容先进,规定国家应制定环境政策,实施环境许可制度,防止污染的发生与扩散。

1988年,巴西制定了《新联邦宪法》,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中规定了环境权条款,认为人人都有权享受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将人类健康、生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保存等广泛的环境保护纳入到保护范围。到目前为止,巴西基本形成了应对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弃物泛滥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体系。

1987年12月7日,创建仅27年的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唯一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

迥异于传统的欧洲教堂风格的巴西利亚大教堂

保护模式

1.以环保为国策重点,实现整体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巴西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巴西利亚在生态环境管理和执法方面,有一支专业队伍,统一着装,行使国家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能,并将遥感系统应用于环境监督管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稀缺物种方面,为了防止偷猎、偷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通力配合。从城市的规划者到管理者,他们都在巴西利亚的城市绿化中刻意保存和营建原始地城环境下的疏林草地的生物群落和植被环境,使许多热带丛林和巨树秀木得以融入城市景观,从而使城市环境兼顾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美学效果的和谐统一。此外,巴西利亚非常重视保护原有的森林和植被,1961年在市近郊建立了面积达3万公顷的国家公园,在市中心区建立了面积有420多公顷的城市公园,并大规模植树种草。市政府还规定,住宅区必须留有一定比例的绿地。在南湖和北湖两个别墅区,政府免费给每户一块200平方米左右地皮的使用权,专门种植花草树木,各家自己出钱绿化养护这块地皮。经过40年的努力,巴西利亚已建成5000万平方米的草坪,730万平方米的城市森林和花园,20多个环境保护区,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60%。市区人均绿地达到100多平方米,在巴西全国居首位。而城市的绿化并非一味增加植被,而是首先保护好现有的森林、天然的草原和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2.树立崇尚自然的巴西人理念

巴西人民遗产保护意识很强,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巴西利亚的城建观念,则表现了巴西人对于自然和回归自然的不同解读和领悟:它不单纯是让人们偷空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站在自然之外,去观望、鉴赏大自然的美,而是让人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让人不与大自然隔绝,而是时时刻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让人的生活与大自然一样美丽清新,保持一种科学合理的自然状态,生活得更加理智清醒,不那么紧张压抑。这种理念主要体现在不盖高层建筑和城市夜晚不搞“明亮工程”两个方面。

巴西人认为,高楼大厦虽然代表了一种时尚,甚至成了城市现代化的一种象征,但它使人感到压抑,影响人的情绪,容易使人产生与自然隔绝之感,天长日久,会使人厌倦甚至烦躁,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巴西除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两院议会大厦以外,其他任何建筑都限制高度。

巴西利亚政府与人民认为,夜晚就应当是黑的,是上帝的安排,是与人的饮食起居密切相关的自然规律,夜晚让城市亮起来有违自然规律,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相悖。崇尚自然为巴西利亚的整体保护奠定了精神根基。

3.统筹全局,建立科学的发展体系

巴西政府树立大局观念,统筹考虑,进行严格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前瞻性的规划,把旅游经济的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考虑,顾全大局,服从长远利益。首都巴西利亚的主要经济活动要服务于巴西利亚作为全国的政治和行政中心这一城市功能,因此巴西利亚市内没有工厂,市郊也不允许建污染环境的工厂。市区内主要发展服务业、旅游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和食品加工业等,郊区则大力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在城市周围形成宽广的绿色地带。此外,巴西利亚建设之初即规划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路面宽阔,交通便捷,很多人都在房价和物价相对便宜的卫星城居住,避免了市区人口的过度集中,减少了因大量建房对城市绿地和景观的破坏。巴西利亚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得益于全面系统的规划。

“三权广场守护者”雕像

经验借鉴

“整体性保护”原则是在1964年颁布的《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宪章强调保护古迹遗址必须将其原真性的形式、材料和制作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以保护其完整性。后来,整体性的内涵有了很大扩展。例如,对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最初只是为了确保纪念物的安全而保护其周边环境,后来逐渐发展为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历史、人工与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对遗产的影响。

巴西利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性”原则实践的典型代表,其成功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整体性保护”对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的要求是对某一具体事项进行保护时不能仅考虑该事项本身,而必须连同与它的生命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一起加以保护。这一点在巴西利亚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和生活理念上得到深刻体现。巴西利亚的生活理念是崇尚自然,强调城市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将城市作为与自然隔绝的封闭空间。因而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上,巴西利亚非常注重城市植被的绿化和自然原生态环境的保存。在经济产业上,巴西利亚则前瞻性地把高污染和高消耗的产业排除出自己的产业发展选项,注重发展旅游经济等环保型产业。另外,巴西利亚还非常注重城市整体环境保护,除了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和成立专业的环境执法机构外,突出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如在城市规划上避免对原生态森林资源的破坏,大力发展卫星城市以减轻核心城市的各种环境压力等。从而使城市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化与自然化的共存,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体现在文化的整体性上。世界文化遗产所要保护的不仅是遗产有形的形体本身,也强调保护遗产背后对其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民族(社群)所创造的文化精神。而这一文化无论在具体内涵、形式、功能和民族精神情感上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整体。因而不能用对具体文化事项的保护来替代对优秀文化遗产全局的关注和保护,不能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文化生存的环境和背景进行割裂。只有对文化遗产实行全方位保护,才能反映并保存人类文化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必须注意到遗产的文化“整体性”。巴西利亚在文化的整体性上很好地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例如,在城市文化价值观念上,巴西利亚对于自然与城市生活的理念是融合为一的,城市生活是自然的延续和统一,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而政府与人民反对实行夜晚亮化,强调城市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协调,城市整体规划和发展也严格按照城市功能定位进行前瞻性规划和大局发展。

巴西利亚的城市广场

此外,巴西利亚通过不断制定政策、完善法律体系,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它运用整体保护方法严格规划城市功能定位、普及遗产保护知识,从而形成全民认同、全民保护的局面。同时,市政府制定出台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保留和营造疏林草地的生物群落,做到靠江水自养,兼顾多样性保护与美学效果的和谐统一。倘若巴西利亚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只重代表性事项,则极有可能会造成其在整体文化环境上的破坏与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