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罗马历史中心

罗马历史中心

时间:2023-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遗产特色罗马历史中心位于今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1980年,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廷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主要表现在对罗马古城区的保护、“历史中心区”和“大遗址”的整体保护以及对单体建筑和文物的保护上。
罗马历史中心_世界遗产保护启示录

遗产信息

中文名称:罗马历史中心

英文名称:Historic Centre of Rome

遗产地址:意大利、梵蒂冈罗马奥勒利安城墙内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1980年,1990年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标准C(Ⅰ)(Ⅱ)(Ⅳ)(Ⅵ)

遗产评价: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由罗穆卢斯和瑞摩斯于公元前753年修建。罗马首先作为罗马共和国的首都,后来是罗马帝国的都城,再后来到了公元4世纪,这里则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1990年,这个世界遗产地的范围扩大到了罗马八区的城墙。该文化遗址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古代建筑,例如:古罗马广场、奥古斯都的陵墓、哈德良的陵墓、万神殿、图拉真柱、马可·奥里利乌斯柱,以及罗马教皇的许多宗教和公共建筑。

遗产特色

罗马历史中心位于今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大部分遗址已埋在现罗马街区下,但遗址中心的罗马广场及其周围一带已辟为国家公园,可供游人观赏。罗马古城地处台伯河下游平原,距海岸约百余千米,从公元前5世纪—公元476年一直是地中海地区的最大城市,最繁盛时人口逾百万。

古城中心最重要的地段是罗马广场,建城以后即为居民往来集会的中心。到共和国末年罗马广场四周已遍布神庙、会堂、元老院议事堂和凯旋门、纪念柱等,至帝国时期又不断扩建装修,其富丽堂皇居整个帝国之冠。从恺撒以至各朝皇帝,不断在罗马广场北面和东面建造以帝王为名的广场,其中最大的是皇帝图拉真的广场,由市场、会堂、图书馆、纪念柱和神庙组成,气象雄伟,建筑精美,代表罗马建筑的最高水平。在罗马广场西南不远耸立着的大竞技场,采用圆形剧场的形式,内部可容5万名观众,是古代最宏大的剧场建筑。

万神殿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

此外,城中还有数以百计的神庙、剧场、图书馆、体育场、浴场以及规模宏大的引水道等。罗马皇宫则建于帕拉蒂诺山上,后世习称帕拉蒂诺皇宫,包括大量厅堂、浴室及赛车场、剧场等。如今,这些古迹只存废墟,唯有万神殿完整保留下来。它是一座圆形圆顶的神庙,前有古典式柱廊,圆顶用天然混凝土,以火山灰石筑成,是罗马建筑在结构技术方面的伟大创造。其圆顶高达43米,宽亦相近,气势宏伟,结构严密,对日后欧洲古典建筑有深远影响。它是众多不朽人物、艺术家和国王的永久憩所。

遗产保护

217年,罗马大竞技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

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大竞技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做碉堡。

从6世纪直到18世纪,大竞技场差不多一直荒废着,成为人们大肆挖掘石料、寻找建材的“采石场”。

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大竞技场的部分石料。

从彼特拉克(1304—1374年)的时代起,人文主义者就不断呼吁保护大竞技场之类的罗马古迹。

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

罗马大竞技场外观

1939年,意大利《保护自然古迹法》中保护范围从古迹扩大到自然环境,涵盖了对园林和公园的保护,展示了意大利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独创性和先进性。

1980年,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廷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198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起草了《佛罗伦萨宪章》,1982年,作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提出了历史公园与园林的保护方法和方针。

2008年,意大利以总统令形式颁布《文化遗产保护法》。

保护模式

1.先进的保护理念

意大利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对历史遗址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摸索出一套契合其自身特点并且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原则。主要表现在对罗马古城区的保护、“历史中心区”和“大遗址”的整体保护以及对单体建筑和文物的保护上。在城市总体规划上,采取避开古城另建新城的方式,对“历史中心区”实行宏观保护的原则。

根据《威尼斯宪章》,意大利对旧城区文物古迹实行“整体保护原则”。在实践中,“整体保护原则”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历史中心区”的宏观保护,二是对“大遗址”的整体保护。对历史文物尤其是历史遗址的保护,比较讲究原汁原味,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历史遗址,不搞大规模修复,更不去重建。像罗马著名的大竞技场,就不急于将它恢复成原样,去那里参观的游客,看见的虽是一片残垣断壁,感受到的却是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沧桑。为了使观众对古老的竞技场有直观的感受,只在很小的一片区域,修复了一部分的石台,竞技场的舞台地面也只是修复一部分,让参观者知道原有的竞技场大致功能和模样即可。类似的景观,在罗马城内还有许多,像“罗马市苑”庞大的遗址群、“帕拉蒂诺宫殿”遗址、黄金宫殿遗址等。

2.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和主人意识

拥有5700万人口的意大利是一个文物大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目位居世界第一。罗马素有“永恒之城”的美称。在其“历史中心区”不仅有古罗马时代的城墙、驿道、神殿、输水道、凯旋门、大竞技场等宏伟建筑,还有大片的古罗马广场废墟和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更有自文艺复兴以来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房屋和铺以石块路面的狭窄街道。可以说,正是由于意大利人对国家文物强烈的主权意识和主人意识以及在保护文物古迹实践中所确立的种种理念和原则,使这个古老国度的丰富文化遗产虽历千年风雨而仍葆昔日风采。意大利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中央到地方,从法律制度的建立到保护措施的具体实施、技术研究、经费筹集等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已成为一种民族自觉和文化素养,是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榜样,这得益于意大利完善的遗产教育体系。

经验借鉴

在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中,教育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意大利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上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机构较为发达,有专门的文物修复研究院负责文物修复技术探索与教学、国际交流与培训以及文物保护技术咨询等工作。一些大学也开设有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的专业、研究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意大利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是隶属于罗马中央文物修复中心的修复学院,被称为文物修复专业人员的摇篮。其任务是对文物古迹进行检查修复、研究文物保护办法、培训人才。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意大利只有一所文物修复学校,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校方坚持每位教师只带一名学生,每届招生名额只有18个。3年毕业,成绩优异者获“修复师”证书,成绩较差者获“修复工”证书。学员毕业后大多自己组成合作社,承包或参加文物修复工作。之后,罗马大学建筑系设立了古建筑保护的研究生院,威尼斯有建筑遗产保护职业培训中心,通过开办培训班或学校、开展节庆活动、举办展览等途径引发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使其在环境式、生活式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传承。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高等研究院(ISCR,前身为中央文物修复院)是由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授予特殊许可的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技术机构。研究院汇集了艺术史家、建筑学家、考古学家、物理学家和环境监控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专业人士,以及各类艺术品(壁画、油画、木板绘画、纺织品、纸质、金属、陶器、石质、皮革、木质文物等)文物修复师,他们以各自的专业资质进行合作,开展各种修复工作,并为文物的保护确定最佳的环境条件。研究院在壁画修复、露天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水下文物原址保护修复等方面的专业造诣,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

意大利作为世界上最早形成文物保护学科的国家,其对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继续教育也颇值得学习。国际石质文物保护技术课程(StoneConservationTechnologyCourse),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威尼斯办公室(UNESCOVeniceOffice)、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心(ICCROM)联合举办,由威尼斯建筑学院(IUAV)具体承办,并由威尼斯多家文物保护机构参与,每两年一期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该课程基本上体现了意大利对文物保护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路和模式。参加该课程的学员都是经过精心选拔的,采用小班教学,每班限制在25人左右。受训人员基本都是已从事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两三年的人员,学员本身的工作经验也能使他们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使学习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是学员的学历背景较复杂,建筑、地质、化学、修复等各个专业都有,基本上涵盖了进修课程的各个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员之间的彼此交流,能更好地理解保护过程中各个相关专业的作用和特点,也培养了学员们在保护工作中的协作意识。培训课程的设置也是综合而全面的,涉及石质文物保护的各个方面。授课教师的来源是多渠道的,除了意大利和ICCROM的教师外,许多专业课还由来自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多个国家的专家进行授课。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这些专家也带来了欧洲各国在石质文物保护项目方面的最新进展和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在实践课上,则由经验丰富的意大利修复人员来担任指导,鼓励学员们动手操作,来提高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古罗马市集及广场

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象征,开展世界遗产教学是为了加强公众对遗产保护的教育,增进对世界遗产知识的认识,开发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提高社会公众的基本素质,探究人类智慧与文明,为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教育非常重视,世界遗产委员会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用20多种语言出版了《世界遗产与年轻人》的教科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