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信息
中文名称:科隆大教堂
英文名称:Cologne Cathedral
遗产地址:德国科隆市中心地带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1996年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标准C(Ⅰ)(Ⅱ)(Ⅳ)
遗产评价:哥特式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历经几个阶段的修建,直到1880才建成。在修建科隆大教堂的7个世纪中,一代代建筑师们秉承着相同的信念,做到了绝对忠实于最初的设计方案。除了其自身的重要价值和教堂内的艺术珍品以外,科隆大教堂还表现了欧洲基督教经久不衰的力量。
遗产特色
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全名“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以轻盈、雅致闻名于世,是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堪称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南北宽86.25米,东西长144.55米。它是一个以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教堂一共有五进,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建筑物由16万吨磨光石块砌成石笋状,整个工程共耗费40万吨石材。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孪生连体双尖塔,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整个教堂呈灰褐色,左塔(北塔)有半截呈银白色,在夕阳的照耀下,一个鲜亮白净,一个灰头土脸,泾渭煞是分明。教堂的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专家学者们至今也找不出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
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竣工于1880年,历经7个世纪,各个时期的建筑者们都坚持同样的信仰而且绝对忠实于原定计划。因此,科隆大教堂还表现了欧洲基督徒的力量和耐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市遭受了262次空袭,有2万大伤亡,被毁坏的城市建筑占70%以上,老城几乎全部被毁,但科隆大教堂却因为盟军的特别保护,奇迹般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
遗产保护
1945年3月,科隆战事结束,清理和重建工作开始,人口也持续迅速增长。而在大规模的住房建设中,虽产生了许多外观平凡的新建房屋,但重建工作大体上仍是依照城市原有道路网络进行,为古建筑保护、传统风貌恢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科隆市政府为了保存古迹,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大教堂,因此当地建筑多为七八层。
1979年,科隆市议会设立了若干“历史保护区”其中就包含大教堂所在区域。
1980年后,这些保护区并没有被用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工具,同时市议会也未再在1979年历史保护区的基础上设立新的保护区。
1993年始,科隆市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局就针对内城高层建筑的选址进行了公开讨论研究,位于莱茵河右侧的道依茨区的选址方案得到了认可。
1999年,迫于科隆商品交易协会要求推动科隆经济发展的压力,管理局依据1993年的选址方案举行了全国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一名的方案是一个包括5栋高层建筑(高度100—130米)的开发项目。尽管遭到了包括政府办公室、历史纪念物保护学会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德国分会在内的多方反对,但管理局还是于2002年启动了其中两项工程。与此同时,另外一项离大教堂的经度轴线向南仅数百米之遥的高层工程计划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而这一项目没有进行任何咨询,并且在没有任何建筑许可的情况下即开工建设了包括底层在内的五层高的部分。在媒体的一片质疑声中,市长虽在2003年允许公开讨论,但他坚持完成这个开发项目。
2004年7月6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科隆大教堂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
2005年末,科隆市议会决定撤销两项开发工程计划,并重新评估高层建筑建设选址。
2006年,科隆市议会正式放弃在大教堂周边兴建高层楼群的计划,还就大教堂周边设置有效的缓冲区提出了新的方案。
2006年7月10日,科隆大教堂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召开的世界遗产会议中成功地脱离了《濒危世界遗产名单》。
保护模式
1.主次分明,与传统相协调的从属环境
调整后的科隆大教堂缓冲区充分体现了大教堂与周边景观的整体性。它囊括了旧城区的主要部分以及以大教堂的视廊位置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可将科隆五座历史悠久的教堂尽收眼底,展现了层次分明又完整的视觉效果。
1967年后,大教堂周围的街道和建筑群按照原来的城市肌理进行了重建,保留了更多原有的感觉。例如,石铺路上架起一座破碎的罗马式拱门,地下停车场保留了罗马人石筑的防御墙。大教堂附近著名的商业步行街——霍赫街狭窄的尺度继承了古罗马风格,十分适合步行穿梭。而另一条商业街——谢尔德盖斯街虽然较宽阔,但是街道两侧依然保留了一些历史建筑,同时通过新材料和新功能改建,形成了既多样又统一的街景。
2.步行区域与经济振兴、环境改善策略相结合
从1967年开始,科隆最繁华的商业街被改为步行街,科隆核心的步行区从大教堂延伸到周边。并且引入了复兴零售业和新开发项目,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了周边环境的文化气息。如霍赫街沿街多是中等价位的特色商品、时装及珠宝店,颇具地方特色,而谢尔德盖斯街的两侧集中了很多大型百货商店和著名品牌的专卖店。两条街道虽定位不同,但恰好做到了优势互补。
3.延伸开放空间,构造人性化的游览服务
大教堂广场(Domplatze)是科隆步行系统的核心。广场集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教堂、剧院)和娱乐场所(如商场、酒吧、餐厅)于一体,硬质设施(如桌凳座椅、雕塑小品)和软质设施(如景树花卉、草坪喷泉)相得益彰,又因其紧邻火车站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使之成为游客观景和休憩的重要场所。由于近年对科隆大教堂周围广场的修缮,步行系统更加丰富和便捷。街桥和升降梯连接了大教堂和火车站前的步行广场,而步行广场又连通了步行区的任一部分。从霍赫街向南再往东走到莱茵河畔,再沿河返回大教堂,可以形成一条环形步行线路;再远可以沿滨水步道走上两座跨越莱茵河的桥梁,从而遍览科隆精华,还可以从附近的码头直接乘船进入下一段游程。
科隆大教堂全景
4.深化文化内涵,激活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精神
科隆狂欢节被人们认为是全德国最盛大也最为疯狂的狂欢节,于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在老市场上正式开幕。人们为了纪念并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斋戒期而投入到这场狂欢之中。游行是狂欢节的重头戏,路线总长7公里,途经科隆大教堂。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有着上千个表演团队,每个方阵都有自己的乐队、花车和独具特色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身着18世纪军服的士兵会进行滑稽的军乐队表演。盛装的狂欢者不停地向观众抛掷花束、糖果,分发小瓶香水。这样的狂欢场面一直持续5个小时,平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天终于也疯狂了。通过举办这样大型的传统节庆活动,增添了科隆古城及其文化遗产的活力和时代气息,也增强了科隆人对历史和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该地区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隆狂欢节
经验借鉴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作为世界遗产的科隆大教堂,其保护也同样面临着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并一度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后来经过设置合理的缓冲区和营造多样化的步行环境,不仅通过商业、旅游业的振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大教堂获得了良性的保护环境,为该市提供了一条经济振兴与文化遗产保存的双赢道路。这为我国协调城市文化遗产、文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设缓冲区和步行区,延续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周边环境是指紧靠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影响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或是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组成部分的周围环境。除了实体和视觉方面外,还包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结过去与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缓冲区的设立是为了使古迹和现代文明有视觉上的过渡。因此,缓冲区内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应该尽量与传统相协调;步行区起到了“文化传送带”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的矛盾,还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不可过度开发;开放空间拓展了历史区域的文化氛围,为游客提供了观景和休憩的最佳场所;传统节庆活动使得当地的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并为之增添了新的活力。
2.有效的参与、管理、监督机制
在维护科隆大教堂周围缓冲区的过程中,从国际组织到国家高层管理部门,甚至还包括学校的科研机构,各种社会组织的介入才有效防止了高层建筑物对大教堂整体环境的破坏。同时,民众的呼声和媒体的监督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3.重视申遗成功后的保护
科隆大教堂从濒危到脱危的历程也是对世界遗产地后续保护的一个警示。《世界遗产名录》并非只增不减,如果遗产所在地政府不能保证在一定期限内采取必要措施有效保护该遗产的价值,使遗产地受到了严重威胁和破坏,使其失去了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该遗产将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