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数据时代离军校图书馆有多远

大数据时代离军校图书馆有多远

时间:2023-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军校图书馆应该把如何提高海量数据和文献的处理能力、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的能力,以及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推进大数据军校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大数据是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必然使图书馆信息存储、处理、组织、生产、使用发生大变革。大数据应用到图书馆,有利于推动建立一个新的知识服务体系。大数据对图书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 分析和挖掘大数据将推动读者个性化服务的全面实施。
大数据时代离军校图书馆有多远_创新服务融合: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论文集

尚顶洪 1 邱茹林 2

(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 山东青岛 266042 2.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 山东青岛 266041)

摘要:大数据时代,必然会对图书馆的信息存储、加工、组织、生产、利用带来很大的变化。军校图书馆应该把如何提高海量数据和文献的处理能力、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的能力,以及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推进大数据军校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军校图书馆;服务理念

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世界已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和开发资源的价值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知识存储、利用和发展的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军校图书馆应了解大数据时代特点,提高海量数据和文档处理能力、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能力,把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研究课题。

1 认识图书馆大数据的价值

1.1 大数据的定义

百度百科对大数据(Big data)的定义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1.2 大数据对图书馆的意义

大数据已被成功地在经济和信息领域加以应用。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通过大数据,美国每年的零售价值可以增加3 000亿美元,净利润增长60%,降低制造业发展和组装成本50%;淘宝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卖家提供更精准的营销服务,也为买家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谷歌搜索服务利用数据引擎,快速从海量的全球数字信息中找到最有可能的答案。这些案例表明:大数据具有很大的价值,大数据可以应用于多个行业,大数据能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大数据是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必然使图书馆信息存储、处理、组织、生产、使用发生大变革。大数据应用到图书馆,有利于推动建立一个新的知识服务体系。大数据对图书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 分析和挖掘大数据将推动读者个性化服务的全面实施。② 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库。③ 为图书馆的管理提供智能辅助决策,并提高管理的有效手段。④ 有助于建立一个智能图书馆。射频识别技术和各种传感器将广泛应用于图书馆,而无线射频识别和传感器数据分析将依赖于大数据分析技术。⑤ 推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服务提供商从传统模式转向云计算架构或云服务。⑥ 推动图书馆云存储系统的建设。大数据和长期存储的数字资源库需要提供支持存储,云存储将是最好的方式。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将使图书馆云存储建设继续增强。

2 军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几个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推动军队院校图书馆系统的深刻变革,即由纸质化、固定化、小数据的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移动化、大数据的智慧型图书馆转型。军队院校图书馆转型必须明确数据资源、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军队院校图书馆中实现大数据的价值。

2.1 大数据思维的缺失

目前,高校图书馆向大数据图书馆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使人们试图从海量数据中找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隐性规律。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传统的探索世界的方式。一方面,缺乏对图书馆管理的战略思考,缺乏从战略层面思考大数据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意识观念。另一方面,馆员普遍缺乏大数据思维模式,这就不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发展方向。

2.2 大数据的来源及获取问题

使用大数据,关键要有足够的数据。在大数据的应用上,许多公司走在前列,如百度、腾讯、淘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目前,大数据的成功案例库应用较少,除了缺少资金和技术,缺乏大数据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型图书馆数据的潜在来源与特征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大数据。军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大致包括图书馆传统业务软件内的数据、Web数据、文献数据(外购及自建转业数据)、物联网数据等。这些数据是图书馆的核心,也是大数据的基础,是大数据应用的根本所在,作为军校图书馆,应该积极积累数据资源,维护好数据资源。

2.3 大数据的存储问题

海量的数据资源对存储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存储系统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灵活的可扩展性和低成本。军校图书馆存储架构的三种主要类型,第一个是DAS,是直接连接存储设备的服务器。第二个NAS方式连接,通过网络存储。第三种是通过特殊的存储网络连接,以实现集中存储、集中管理。但三种方式的可扩展性差,很难适应海量数据存储的要求。对于大数据,云存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云存储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它采用并行容量扩展,当容量不足时,只增加服务器的容量,而且容量扩展但性能不会降低。

2.4 图书馆大数据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不足

目前,图书馆数据资源总量巨大、发展迅速,其种类和数量都超过了纸质学术资源,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新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构建大数据图书馆应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首先,数据的增长速度对图书馆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图书馆数据中心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高数据应用和知识服务的需求,对知识服务体系结构的改进势在必行。其次,数据类型的多样性给图书馆传统的日常分析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量异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再次,数据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对图书馆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成本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采用高端服务器到低端硬件组成的大型计算机集群。毫无疑问,目前许多图书馆无论是在技术准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大数据图书馆的要求。

2.5 大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不足

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应立足于业务需求,提高服务体系的组织层次,促进图书馆事业与系统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大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的知识服务系统和智能管理的建设上,重点分析了读者的信息和借阅行为,分析了社会网络的互动数据,分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知识服务的智能化。

2.6 大数据人才的匮乏

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馆员的能力问题已被关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和能力,而这一转化速度和能力实际上取决于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已有多年的历史,在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库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经验,但数据管理人才匮乏,这个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朱静薇,李红艳.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5):9-13.

[2]张兴旺.图书馆大数据体系构建的学术环境和战略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3(2):12-17.

[3]容春琳.公共图书馆应用大数据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7):91-95.

[4]马晓亭.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读者隐私保护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2):84-89.

[5]毛晓燕.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走向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72-75.

[6]和婷.大数据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64-68.

[7]马晓亭.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据整合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6):83-87.

[8]张国杰.大数据视角下图书馆服务发展走向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8-12.

[9]张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与情报,2014(4):117-119.

[10]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120-122.

[11]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37-40.

[12]张文彦,武瑞原,于洁.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2(6):15-21.

[13]陈臣.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6):75-79.

[14]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6):4-12.

[15]苏蓉.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6]马晓亭.图书馆大数据监护系统的构建——以生命周期理论为视角[J].图书馆建设,2014(12):31-33+38.

[17]张瑜.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公共媒体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