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励
已从印度回国数周,口腔中咖喱的气味,并没有随之消退,却反而更加浓郁。我对于这个国家最初的印象,也正是从气味开始的。刚抵达加尔各答的刹那便被咸湿的空气笼罩,仿佛是为了保持她的神秘,而为笼上的层层薄雾。
其实用任何的形容词来形容印度的气味,都会显得单薄。她难以捉摸,时刻给你惊奇,她辛辣燥热,却又不失冥思的沉静,她混乱无章,可又千百年来遵循着那些隐秘的规则。短短的十日之行,真的很难领会到印度的精粹与玄妙。我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比较一下我眼中的印度和我生活的中国——两国之间大有不同。
首先,印度在保留自身的传统文化方面,我认为做得非常好,或许可以说,她并没有刻意去保留自身的传统文化,也没有急于去修饰或改进什么,她所做的不过是顺其自然地保持着。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印度并没有自我迷失,且以自己的节奏包容着外来的一切。然而,反观我们的国家,近十多年来现代化的发展劲头十足,在生活品质上我们有了可观的改善和提高,但在这种迅速地变化之下,我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牺牲了大批量的传统文化。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的发展道路,我认为是无法抵达富足的彼岸的,最后只能留下一块缺失生机的文化遗骸。从具体的生活到关于美好生活的观念,我们似乎不断地在被外来的潮流刷新着。电视中杂志上诱人的广告,时刻都在为我们制造新的欲望,然而需求是可以满足的,但是欲望永远无法被填满。当我们在消费着这些被制造的欲望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其中不停地被消磨,直到我们被平面化,失去了原有的个性。
然而,我并不是说我们的快速发展全然不好。发展自身是必须的,只是我们好像过于仓促,没有做好准备与规划,就仓促地前进,导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传统之间被生硬地割裂,试问,在我们的土地上哪里还能嗅到浓郁的传统中国味?粉墙黛瓦沦落为观光景区,民间的歌谣传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的服饰只能在博物馆被参观。城市里的庞大建筑更多的只是为了显示政绩,与百姓大众的生活没有太多关系,同时也造成了财力与劳力上的浪费。种种现象,让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文明大国所应呈现的现状。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虽然她在城市基础建设上远不如中国,卫生环境也并不理想,人民的物质条件也不算丰厚,可是当你走进印度,你就会发现,印度人活在民族的血脉里,活在属于自己的文化里,活在历史抛出的弧线里。
一个文明要被世界所认知、认可,其实靠的就是民族的个性,文化上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印度学习,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不注重保持自身的文化个性,我们将会得不偿失。
接着,我想比较一下两国的教育。我在印度国际大学看到几处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成荫的小树林,有的树下会有圆粗的树桩,我问印度的同学那是干什么的,他们说那里是室外的教室,老师经常会带着年纪小的学生去树底下上课。这让我突然想起了曾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那位巨人——泰戈尔。泰戈尔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提到,应该尽量地让学生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教育要将人的性情和大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给学生开阔的空间。他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把教室变成牢笼,读书就是死记硬背,不与大自然接触。
在这看似朴素的教育方法之下,我认为这其实是对人性的关照与尊重,让人心找到了最原初的归属。或许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会比天真的性情、广阔的空间、自由的想象更为重要了。这不免又让我对比起了我的家乡,那般“精致”的教育。很多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新的教学楼,铺设齐整的塑胶跑道,可是这些面子工程只是为了让学校可以评上先进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了新的教学楼不过是从一间教室去了另一间教室,在操场上的笑闹也不过是奢侈的片刻,学习上还是强调死记硬背,多年的苦读只是为了能在关键的考试中、在试卷上填上正确的答案。评判优生和差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数,这一标准,将生命中其他通往美好的道路一一填堵。他们渴望速度,渴望自由,渴望去外面看一看,渴望在孤独中与自己对话……那么多年轻的渴望却都在这唯一的标准之下被无情地磨损。哪怕是被窗外树上的小鸟吸引去了目光,也会被老师“善意”的提醒把你从自由遐想的高处猛地拉扯下来。
好的教育绝不仅仅是比拼记忆能力的高低,不是硬件设施的齐备,不是学生遵守的规矩,不是最终成绩的攀比,而是能为学生开启一条通向美好的途径。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去做什么教育改革,也不知道这样繁杂的改革是否真能带来时效,我只想说,看看印度吧!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得简单一点,轻松一点!让我们的教育回到最本初的状态,回到那自然与轻盈。或许正是因为过于着急,我们再也回不去。
最后,我想对比一下印度和中国在宗教信仰上的现状。我之前对印度的宗教一直有个偏见,认为它神秘玄奥,让人难以进入,是在特定场合的仪式般的显现。可是当我步入印度,这样的偏见也就立刻随风而去了。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笃信宗教,宗教文化深入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宗教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来,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人们信仰宗教,按照教义行事,宗教已然渗透到大多数人生活的每个细节。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在印度人的笑容里发现了在中国少见的气质——从容。物质上并不充裕的印度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饱满的。然而反观中国,我们并不是没有宗教,只是在信仰的心态和方式上与印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绝大部分人的信仰是抱着一种索取的心态,想利用虔诚的姿势在宗教里换取经济上的改善、考试中的高分、生育时的幸运等等,都是在现世里那些诱人的利益,而把宗教的终极功能给屏蔽了。
宗教首先是一种生命教育,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坎坷时,学会坚强;当人们面对诱惑与欲望时,学会克制;当人们面对恐惧,宗教能打开一扇情感释放的窗口,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当你全身心沉浸在宗教里,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而我们的“宗教”更多的时候,只是在特定的场合里需要完成的一套身体动作、一些口头言语,和大众的生活不发生太多关系,只是生活的附带品,更无法去指导生活,去约束人们的行为;那么,一个缺少了被宗教浸润的人,其心灵自然也先天地丧失了些许沉静。
当然,每个民族都会有优点和缺点,每种文化也都有其灿烂和弊病,两个国家各自积淀着不同的社会内容,从而各有风貌特征,各有价值取向。以上提到的几点并不是说印度比中国绝对的好,只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一个国家的强盛,最终还是其文化上的强盛,但是我在社会中看到的现象,让我认为我们其实对自身文化是缺乏自信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国家建设的重心落在经济上,这30年中,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精神空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在这一点上,印度可以说是我们的“反面教材”,他们注重宗教精神,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与宗教联系起来了,并且始终保持了精神世界的饱满、丰富,我很叹服他们的这一点。虽然印度同样存在很多的问题,贫富之间的悬殊、卫生条件的有待提高等等,但是一个在精神上强大的民族就足以让人尊敬。
我很怀念在印度停留的时光,那里神圣肃穆,沉寂宁静,那里夜风朴朴,容光绪绪,那里你可以紧贴大地,去呼吸空气里的靡靡辛香,那里你可以重新学会慵懒地休息,让思绪在风中自然生发。此刻,我又把目光投向那里,因为,我听见了幽幽的西塔琴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