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报考台州绣衣厂,进行绘画专业测试时,陈克师父担任监考官。幸运的我被录取后,从此在生命中与师父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一起考进厂的有13位小青年,被厂领导分派给不同师父作为徒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厂领导没有让陈克带徒弟,但使命、兴趣、好学和运气使我和他结成了师徒之缘。
陈克师父的生活朴实无华,对物质没有过多的追求,但对台绣的设计却很执着,可以说有点痴狂。他对任何一位求教的徒弟都会尽心地言传身教。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深藏着超乎寻常的智慧。我的师父对徒弟们的创意爱护有加,他曾在浙江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用纸上的铜钱换美元》、《林霞和她的抽珠绣》两篇文章为徒弟喝彩。
他曾几度遭遇换岗,但却一直随遇而安,从不因岗位的变迁而放弃对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对工艺的不断改进。这是他的秉性使然。
听老职工们说起,师父在1975年忍受着第一个孩子夭折的痛苦,废寝忘食地花了一年时间把台州刺绣两百多种针法的《绣花针法集》汇编完成,如今成为台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我觉得他做事很有远见。
我印象最深的是师父设计的《真丝全雕叠袖旗袍》在1986年荣获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第六届国际春季博览会金牌奖,随后屡获国内国际多个奖项。台州绣衣厂一下名扬四方,成为花边绣衣行业的“领头羊”,那种名声和荣耀真让我们小字辈敬仰不已,同时也激励着我勤奋学艺,爱上了台州刺绣这一行。
我的师父很有洞察市场的能力。1991年,他研发了一种新工艺叫“彩绘绣”,它具有双重手工艺特性(刺绣+手绘),在国内外市场一炮打响。这一革命性的创造发明,给台州刺绣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日趋疲软的市场重新热销起来,可以说是台州刺绣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他常教导我们:设计在追求美的同时,要贴近生活、贴近市场、贴近生产制造,只有这样才能让产业兴盛起来。
1999年,台州绣衣厂倒闭了,师父也同厂里其他职工一样成了失业者。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地一些绣衣厂都想聘请他,他就是不动心。为什么?原来,五十多岁的师父只为未了的心愿——提高彩绘工艺的色牢度和清晰度。于是他购买了电脑等设备,在家中车库建起了研究室,继续研究新一代高清彩绣工艺。
我和陈克师父几度探讨台州绣衣兴衰的原因,以及如何重新振兴台绣,避免让有着悠久历史的刺绣技艺失传。我们之间默默约定:必须像四大名绣那样,打造“台绣”地域品牌。我怀着这一使命,寻找台绣发展的机遇。
2006年6月18日,我聘请已退休的陈克师父担任台州刺绣研究所所长和台绣艺术馆名誉馆长,一起筹建台绣艺术馆。
在筹办怎样的艺术馆上师父又有独到的远见。他说:台绣艺术馆一定要具有台州特色,不能光花钱到别处购买藏品,而要俯拾台州境内的家珍。每一件“山珍海味”,都要有真名实地,要有内涵故事,要把台绣艺术馆办成彰显全台州刺绣群英的平台,因为“台绣”是全台州几代人,几十万从事刺绣的艺人、商人共同铸就的,要体现出群体智慧的结晶。他的建议与我们的意向不谋而合。
为了筹备台绣艺术馆,陈克师父不遗余力地四处奔波,他调查、采访、收集了许多与台州刺绣相关的资料和绣品。我们也诚邀热心台绣事业的人士来献计献策,致力于把台绣艺术馆办成真正具有台州地域特色的刺绣交流平台。经过两年的努力,台绣艺术馆终于在2008年8月16日落成,得到台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椒江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台绣还被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实现了我的夙愿。
回想师父当年在台州绣衣厂,曾经为了企业评上国家级,他离开设计室而去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任职。他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事,是个低调务实的实干家。他调到哪个部门,那里就会出“彩”,并非像有些人讲的是个“寿头”。在我眼里师父是个“寿星”,到哪里都会给大家带来好运。
他一来新台绣,就把我引荐给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让我结识了行业里的许多老前辈。在台绣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后,师父又向我敲起边鼓:获国家级牌子,不要把它当成是“黄马褂”,供起来显摆,而要当成责任,去做更大更有意义的事。我们领悟了他的意思,着手策划与丝绸和刺绣有渊源的文化发展。这本书的出版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相继推出更多图书和展示活动。
我的师父70岁了,可他的创新理念和奇思妙想往往赛过年轻人。他还有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经常虚心地向公司里的大学生们请教PS平面技术。他现在无论写文章、做文案,还是设计创意作品,都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我们从《陈克艺术回顾——与台绣半个世纪的锦绣良缘》一书中可以领略到师父的艺术创作水平。在师父的带领下,台绣刺绣研究所每年不断出新成果,“蒙丽纱绣”、“幻彩绣”、“双面异彩绣”等多种新工艺纷纷诞生,填补了台州观赏绣画的空白,在21世纪他又为台绣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师父虽然年纪大,身体差,但是为了赶制作品,常常带病工作。他不断地超越自己,创造奇迹,为台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愧为“台绣的灵魂人物”。
平日里由于工作繁忙,我很少关心师父的生活,深感歉意。为了答谢师父辛勤的付出,现在我代表台绣及台绣文化发展公司向师父表示崇高的敬意,出版《陈克艺术回顾——与台绣半个世纪的锦绣良缘》一书,既是我的责任,也是为了了却师父的心愿。
陈克师父见证了台绣半个世纪的起起落落,更是开启了台绣未来的美好愿景。师父的勤奋好学与执着的创新精神对于我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作为徒弟和台绣第三代传承人,我会接过他的这面“旗帜”,像他一样用毕生精力将台绣文化传承下去,让台绣艺术延绵不绝。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首届中国刺绣大师
林 霞
2015年3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