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考验

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考验

时间:2023-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中国的资源消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在许多方面,资源浪费依然十分严重,生态系统正在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堪忧,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生态环境危机正在敲响生存与发展的警钟。中国生态类型多样,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
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考验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今全球性最紧迫的问题。早在30年前,我国一位生态经济学家就曾大声疾呼:“中华民族又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候!上一次的危险是外敌入侵,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打败了敌人;这一次的危险则是生态、环境恶化,需要全国人民筑起宏大的绿色长城抵御之。”[5]事实上,这绝非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大而言之,事关人类生死存亡;小而言之,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19322亿元,实现了年均约9.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已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党和国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中国的资源消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在许多方面,资源浪费依然十分严重,生态系统正在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堪忧,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生态环境危机正在敲响生存与发展的警钟。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展差距。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约束趋紧

中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8%、铁矿石17%、铜25%、铝土矿11%,石油和主要矿产资源都大量依靠进口,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国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28%。[6]

一是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激烈。中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山地多,平地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但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同时土地资源大量减少,“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极其有限。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耕地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耕地红线,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另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矿用地、农村用地以及城市扩张用地的增长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激烈。同时,正如以上所述,长期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等问题,使得我国原本十分紧张的土地供应短缺状况进一步恶化。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

二是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地区仅占19%;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了48%。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南方一些水资源充裕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水资源短缺,既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制约着人口和经济的均衡分布,还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

三是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相对短缺。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品种齐全,但主要化石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并与主要消费地呈逆向分布。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优质化石能源资源严重不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消耗量巨大到供不应求的地步,可以说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给我国能源资源发展战略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中国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3位。煤炭保有储量10024.9亿吨,但可采储量只有893亿吨,能源利用率低,目前能源利用率仅30%左右;石油的资源总量为940亿吨,最终可开采储量为140亿吨左右,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有效供给量远低于经济需求量,目前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已超过30%;天然气的资源总量为38万亿立方米,在世界排名第10位,而最终可采资源量为11.48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新能源(不含核能)的可采量约为3900多亿吨标准煤,其中太阳能比重最高,占总量的99.43%,地热能次之,仅占0.5%,其他能源种类所占比例很小。[7]在40多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矿产资源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供给总量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62770万吨标准煤上升至2010年的296916万吨标准煤,但是能源消费总量上升速度更快,从57144万吨标准煤上升到324939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76%,大于能源供给的年均增长4.63%的速度。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能源第一消耗大国,能源消耗总量为2432.2百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1.2%,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20.3%。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总量、分布、结构与满足消费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是生态类型多样,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中国生态类型多样,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但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脆弱因素复杂。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55%,其中极度脆弱区域占9.7%,重度脆弱区域占19.8%,中度脆弱区域占25.5%。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只能在适宜开发的有限区域集中展开。

二、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资源开发强度大,环境问题凸显。一些地区粗放式、无节制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能源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大规模长距离调水、运煤、送电、输气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带来了交通拥挤、地面沉降、绿色生态空间锐减等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大气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较差,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一是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当前中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水资源质量在不断下降,不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加,我国几乎所有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OECD组织发布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称,中国有1/3的河流、75%的主要湖泊、25%的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中国超过1.7万个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近10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经过收集和处理。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一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8]我国污水年总排放大约在700亿吨~900亿吨;生活饮用水水质全项合格率仅为10%,全国还有1.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卫生条件得不到改善。目前,中国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水,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五类水。五类和劣五类水不能接触人体,也不能作为农业用水。全国水污染事故近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9]20%左右的国控断面水质依然为劣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为69.4%,三、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2.0%,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二是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形势严峻。中国的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相当严重。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的危害很多,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而且破坏经济资源,腐烛建筑材料。大气污染没有国界,严重的大气污染会改变地球的气候,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012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据此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为91.4%,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后,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0.9%;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8.5%,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3.9%。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3年12月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17个省(区、市),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1/4,受影响人口达6亿。

三是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面临来自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峻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大城市,形势越来越严峻。2011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140.6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99757.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0.5%。据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为年产6000万吨,以每年约9%的速度增加,在380个城市中,至少有2/3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己没有合适的场所堆放垃圾。当前我国的固体废物中,由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造成的“白色垃圾”,和由废旧的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机、电脑、手机等造成的“电子垃圾”,已经成为我国数量增长较快的一种固废,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对水、空气、土壤和动植物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形成一条危害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污染链,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

四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是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三、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情况严重

中国水土流失呈现三个特征: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二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三是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含风蚀),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7.1%,且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还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水土流失加剧了我国人地矛盾,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和人的生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39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75亩,而我国因水土流失损失的耕地平均每年高达100万亩。按现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增加一倍,届时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10]

森林、海洋、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气候调节器”和“生物基因库”。中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11]: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80403.9万亩,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58%。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占87.37%;人工湿地面积674.59万公顷,占12.63%。自然湿地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579.59万公顷,占12.42%;河流湿地面积1055.21万公顷,占22.61%;湖泊湿地面积859.38万公顷,占18.41%;沼泽湿地面积2173.29万公顷,占46.56%。与10年前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相比,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此外,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化,河流湿地转为人工库塘等情况也很突出。从重点调查湿地对比情况来看,威胁湿地生态状况主要因子已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三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污染、过度捕捞和采集、围垦、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建占用五大因素,威胁因素出现频次增加了38.72%。主要威胁因素增加,影响频次和面积都呈增加态势。这充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支撑十分薄弱,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所面临的形势总体严峻,全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重工业污染密集区、矿藏开采区、城市郊区,甚至是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受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接近700万公顷,导致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12]另外,因放射性污染、农药和有机物污染等其他类型的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同时,由于土壤污染所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严重到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生物资源大量锐减

生物资源,是人类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耕作对象,同时也可为工业、交通、医疗等部门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我国具有生物资源约48万种,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高等植物3万余种、孢子植物20万种、昆虫15万种,其他动物5万余种。然而由于长期大规模采伐、掠夺性开发、污水和垃圾的排放、物种入侵,现在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是正处于濒危状态。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13]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7%,居世界第119位,为世界人均占有森林资源最低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我国草场退化严重,90%的草场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包括沙化、碱化)的草场达1.3公顷,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率递增。据估计,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其中,裸子植物、兰科植物等高达40%以上。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下降趋势明显。[14]总体来说,地球上濒危物种大概占到全部物种的10%左右,中国要高出全世界5~10个百分点,占中国物种的15%~20%,形势十分严峻。

五、环境灾害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灾害威胁较大。中国受灾害影响的区域及人口较多,巨灾风险很大。部分县级行政区位于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区域范围内。频发的自然灾害,加大了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许多隐患。中国环境灾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灾害种类多。几乎所有环境灾害我国都发生过,如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二是分布地域广。我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受到环境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环境灾害严重的地区。2/3以上的领陆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严重干旱时有发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领陆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三是发生频率高。我国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地震活动也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四是造成损失重。从1999年到2008年的19年里,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15]

六、减排任务艰巨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两高一资”行业投资增幅虽有下降,但现有产能释放带来的污染物增量压力很大。机动车每年增长1500万辆左右,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解振华副主任指出,“十二五”前两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滞后于时间进度要求,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幅与完成全年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地区前三季度节能指标降幅也比2012年同期有较大减少。要实现“十二五”目标,后两年全国万元GDP能耗年均降幅要远高于前三年平均降幅。全国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大。特别是,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空气雾霾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这迫切要求各级发展改革以及节能主管部门,要采取更加强有力的硬性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环境风险继续增加,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环境敏感、环境风险高发与环境意识升级共存叠加的时期,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PM2.5、饮用水安全、血铅事件和化学品污染问题,引起群众广泛关注。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分散交叉现象依然存在。能力建设滞后,监管力度不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工作作风亟待进一步转变,服务能力有待继续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