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尽管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不少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与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比,仍然任重道远。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进行艰苦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让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有所作为。
一、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最高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是讲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文明史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前三个文明都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唯有生态文明是人类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而产生的新型文明。它既吸收了工业文明的长处,又摈弃了工业文明的短处,是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国发展,概莫能外。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上,一些古代文明因生态良好而兴盛,也有的文明因生态恶化而衰败。近300年来,人类在工业化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世纪下半叶后,国际社会开始思考“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联合国先后召开四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逐步转化为各国的行动。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继承和创新,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16]
工业文明基于这样一种哲学理念,即认为人与自然分离、对立、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崇尚人类“统治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作是唯一目的。在这种传统的工业文明价值理念的驱使下,经济至上主义横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大自然也在以生态规律作用的形式对人类实施报复和惩罚。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表现为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淡水匮乏、酸雨和温室效应加剧、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这种把GDP的增长放在绝对的中心地位,只注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而不顾生态的可持续性的理念,是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理念。[17]
生态文明是在扬弃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生态文明是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下的发展,不仅是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文明下的进步,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社会—环境系统”的整体进步。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彻底变革。[18]生态文明是从文明的器物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变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解决传统工业文明中,资源、环境、生态等公共物品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根本途径。
传统工业文明的制度安排不能解决生态健康、环境良好和资源永续这三类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问题,相反,在生态危机的形成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工业文明制度的本质是反生态的。这是因为,这种制度的核心在于促进具有可独占性的私人物品的无限累积,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工业文明借助发达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效率,也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了人类文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总量。但工业文明经济系统的高效运作和财富的累积,是建立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加快投资、提高资本流动速率的要求。总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和加快投资周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自由竞争的现代市场制度为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交换提供了支持,以可独占性物权为基础的所有权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即用即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保障。
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是传统工业文明制度的一个特点。在完全依赖自由市场运作的情况下,制度设置权衡的标准是市场条件下的效率原则,如果一项活动能够谋利,就会受到鼓励。保障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生产生活方式的制度设计,其内在缺陷是忽略了两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无限的财富增长与有限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短期的投资行为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认为财富可以无限增长的观念,将自然当作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主要功能是资源库和垃圾场,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原料和容纳废弃物。这种本末倒置的观念,没有看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乃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的增长不可能超越生态、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必然导致有限资源的迅速衰竭,使污染的排放速率超出生态系统自我净化的速率,扰乱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平衡,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我们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在广阔的国土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世界性难题。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既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也要有“登高峰”的必胜信心。发达国家几百年里逐步实现的工业化、城镇化,在中国正加快推进;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矛盾,在我国也集中显现。我们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汲取一些失败的教训,发挥新兴国家的后发优势,可以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
二、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世代工程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必然选择与庄严承诺。在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对自然改造的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对国际发展的新趋势做出回应,纵观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尽管各自的国情、发展条件等各有不同,但其转型发展进程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以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作为较晚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其工业化启动之初,就遇到了与上述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增长机会,显然传统道路难以为继,中国摒弃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为推进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世界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的27%,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而世界产出的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增加,将使我国短缺的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矿产品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国际资源的依赖也会明显增强。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住宅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会带来“三废”排放的增加,给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情况还很严重。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37.1%,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45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而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水资源位居世界排名121位,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此外,草场退化、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旧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由姜春云同志主编的《拯救地球生物圈》一书中指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祸患。当今的环境危机是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副产品。破解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人类文明转型。加快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共同责任。”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生态形势日趋严重。在很多城市,老百姓要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洁净的水、食用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可望南而不可即的事情,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存和幸福指数。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的一大问题,也是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这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更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党一直重视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十三大提出,要从以粗放经济为主逐步转为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十五大把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十七大则明确把过去一直提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修正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词之改变,含义更深刻。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过去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它偏重数量的增长,其核算主要靠GDP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发展方式含义更深刻、广泛,它把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在内,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进程和结果的和谐性。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十八大报告还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条发展道路也就是党和国家一贯提倡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修改的党章规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显然是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
中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着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和过程,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与我们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够到位、体制不够健全有关。有的地方在发展中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片面追求速度,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相关法律、政策和考核体系尚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从这个层面看,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而紧要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带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有发展方式和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过程,面临的难度和阻碍不可小视。在时间跨度上,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一二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和巨大压力,决定了它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中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中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们必须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经过较长时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欧洲的莱茵河重见清澈,英国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治理,都经历了数十年时间。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中国底子不厚、财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因此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坚定信心,也不能急于求成,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并且积极稳妥地推进。
【注释】
[1]《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3年8月。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3]吴雪会:《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及其基本经验》,《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9期。
[4]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求是》,2013年第24期。
[5]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绿色中国》,2008年第1期。
[6]《十八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年,第144~146页。
[7]刘湘溶、朱翔等:《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196页。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9]《河水,不能承受之污》,银川新闻网,http://www.ycen.com.cn/content/201205/19/content_1098093.htm。
[10]《我国四成国土面临水土流失东北局部黑土层已消失》,《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8月7日。
[11]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环保网,2014年1月13日。
[12]熊严军:《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8期。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1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11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9278241.html。
[16]《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3日。
[17]王正平:《提倡生态文明就是否定工业文明吗?》,《解放日报》,2007年11月13日。
[18]刘洋:《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访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严耕》,《保护环境与循环经济》,2012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