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生活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高层次的精神资本管理,主要是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管理;二是业余娱乐活动的管理,包括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等有利于身心的娱乐活动的管理。
一、精神资本管理理论介绍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了领导者自我管理的概念。由于过于侧重于理性思维,没有将领导者的情感和心灵纳入研究范围。美国哲学家邹哈和心理学家马歇尔,在继承德鲁克领导者自我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弥补了德鲁克研究的不足,提出了领导者精神资本管理的概念。他们认为,领导者个体的精神信仰、知识和实践所产生的优势和力量对他们的行为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即他们精神品质对其管理能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领导者个体对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以及长期愿景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精神动力补充。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将精神资本定义为:个体对自我价值、人生意义、长期愿景、无意识自我的认知,并将上述因素充分融入到自己本身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从而使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国内学者韩勇综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将精神资本定义为: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能力的领导者,在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等环节,主动调整、改造与修正自我价值、人生意义、长期愿景、无意识方面的自我认知过程,从而树立领导者本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能够与人真诚交流,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并从内心迸发出一种对生活和工作的持续热情与活力,以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并且满足精神需求的过程[1]。
领导者自我精神管理的实践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助于提升领导者及其组织内在精神生活的质量。领导者对自身自我精神管理的重视,带来的是个人信仰的挺立、理想的坚毅、道德的严守和心态的平和等精神层面的充实和饱满。赢得的是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协作精神引领下的拼搏和竞争带来的成功的满足和快乐。它有助于提升领导者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提升自身的精神资本可以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构建工作之余的宁静、和谐和满足的精神世界,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幸福观。可以使领导者忘却由于紧张和单调的工作而滋生的烦恼和忧愁。它有助于提升领导者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领导者精神领域的重要元素信仰的支撑,领导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缺乏依托的根本。具有精神资本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就会摒弃将官位的升迁作为人生追求的低层次的考量,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勤勤恳恳的工作,任劳任怨的履职,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具有崇高目标的伟大事业。
二、精神资本管理理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借鉴意义
从领导者精神资本管理理论出发,思考大学生的精神管理,我们应该关注以下方面:
(一)信仰的管理
信仰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是个体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命题的最高信念。作为一种最高价值目标,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和人生幸福的最终依托,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基石,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精神动力。作为人对自我超越的一种执著的探求,正确的人生信仰,能够带给大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持续的动力和恒久的精神支撑。学者梅萍教授为我们列举了大学生人生困惑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对信仰的选择提出了个人的见解:第一,意义感的丧失与生命的空虚,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的最大人生困惑。他们比较注重追求生活的实际,相信多考一些证书,比多读一些哲学的书更加有用。正如石中英教授所描绘的:“现代人文世界支离破碎,日益萎缩。其结果是,我们经历的社会是一个比较富裕但是无论如何却不能算是幸福的社会,我们所经历的是一个整天忙碌但却不知道为何忙碌的生活……当意义失落的时候,人们如何为自己的价值与价值生活提供依据?没有合理价值依据的价值及价值生活是社会世界种种病态和荒谬的总根源。”[2]第二,成功欲望的增强与生命的焦虑,成为一部分同学痛苦的体验。价值观的多元和求职竞争的日益激烈,是一部分大学生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变数感到无能为力,对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感到迷茫和彷徨,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失却了追求理想的兴趣和可能,从而陷入对现实追求的焦虑之中。第三,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生命的孤独困扰着相当大比例的同学。为了成功,为了生存,他们放弃了理想,丢弃了信仰的追求,失去了精神的动力。没有知心朋友,缺乏社会支持,使部分大学生陷入抑郁和焦虑之中。如何管理大学生的信仰,应当是时代关注的焦点,也应当是大学生个体自我关注的焦点。
人生信仰是解除大学生人生困惑的超越性力量,它能够引导大学生走出现实的功利主义和人生焦虑的困扰,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终极意义,赋予大学生生命的精神支撑。
1.慎重选择人生信仰
学者姚本先的研究显示:大学生信仰认知由高到低依次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家庭主义、生命崇拜、家族崇拜和神灵崇拜。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金钱崇拜和家族崇拜。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更容易产生超自然信仰。农村的学生较城市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神灵崇拜、政治信仰、民族主义信仰、家族崇拜和金钱崇拜。男生比女生对信仰有更强的情感投入,二年级的学生投入最高,四年级的投入最低。不少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近些年来,共产主义等社会主流信仰有弱化的倾向,宗教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些学生对信仰的选择存在模糊认识和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刘建军教授提出了信仰选择的四个标准,对当代人们的信仰选择具有借鉴意义。这四个标准是:一是看是否理性,二是看是否现实,三是看是否崇高,四是看是否健全。[3]同学们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时,可以用这四条标准进行比对,看一看是否做到了科学、理性、健康和崇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生价值实现的规律,是否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和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对人生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自身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关怀。只有符合上述标准的信仰才值得选择,才值得终身为之奋斗,也才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带来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幸福。
2.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
人生信仰的选择需要理性的支持。当代大学生应当注重理性思维的养成,让信仰成为他们自己内在精神生活选择和理性化思考的结果。把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使理性与信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维持动态的平衡,应当是当代大学生一种健康的信仰状态。
3.坚守国家的主导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适合当今中国的实际且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它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当代大学生应当坚守国家的主导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自己的人生方向,提升自己的生存境界。
4.积极投身于人生实践
恩格斯曾经提到过确立信仰的三种途径: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哲学的途径。人生信仰确立的基础是客观的人生实践,人生信仰的形成来自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阅历的加深和积淀。大学生确立科学信仰的基础是积极投入人生的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加之一定程度的科学理论的学习,便能够形成科学的信仰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继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二)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管理
人生理想的科学管理,可以为大学生个体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提升大学生活的幸福感,提升个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我们: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一个社会也不能没有理想,一个民族和国家更不能没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人,走不远;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社会,走不动;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民族,不可能做大,更不可能做强。
1.理想的定义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在组织、管理、计划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建立在对现实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的认识上而形成的对人类未来社会共同社会关系的一种想象和希望。其中包含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现实生活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二是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三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或多或少形象化的构想。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人们的认识、意志和情感。即真、善、美三个方面。人生理想就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
2.人生理想的内容
人生理想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个方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生理想的整体。社会理想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社会理想是时代的产物,鲜明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阶级的特征和历史的趋势。社会理想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理想是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是一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整个社会和个体人格上的体现。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并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关系是人们基于某种既定的社会道德意识,遵循某种既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以某种特有的活动方式发生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个人与整体的道德关系,包括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人类的道德关系。个人与个人的道德关系,包括夫妇、父子、兄弟、长幼、师徒、师生、朋友、邻里等上下左右的道德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往往从属于相关的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原则、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是道德典范和道德榜样,是一定的群体与个体借以约束和衡量自己道德言行的理想尺度。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达到的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职业理想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成就事业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桥梁,是职业理想付之于实践的体现。人们有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会爱岗敬业,就会乐于奉献社会。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文明、科学、健康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在人生理想的系统中,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并列的。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一个具有远大社会理想的人,也一定会是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并且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职业为之奋斗,在日常的生活中具有高尚的追求。
3.人生理想的作用
人生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理想对人们正确的选择人生、实践人生意义重大。漫漫的人生路途,犹如大海行船,没有理想的导航,就无法面对风暴和迷雾的挑战,巨浪和狂风会偏移人生的航线。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是罕见的,没有理想的人,很难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荆棘丛生,随时都会被困难和失败所吓倒,从而放弃人生,抛弃人世间的阳光和雨露。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等于没有生活。伟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生。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献身于全人类的解放,不寻求个人的、可怜的、有限的、自私自利的快乐。他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充满荆棘的,但却为普天下劳苦大众,开辟出了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理想境界的康庄大道。毛泽东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候,便树立了为劳苦大众主中国大地之“沉浮”的人生理想。在这一伟大理想的牵引下,他始终以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不顾个人的利益,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艰苦卓绝的人民革命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没有伟大的理想,哪来辉煌的人生。人生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物质条件的保证,也需要精神的动力。人生理想就是精神的力量。一个民族有了理想作为精神支柱,整个民族就有了团结一致的基础。一个党有了理想作为精神支柱,党就有了灵魂,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人有了理想作为精神支柱,这个人便具有了前进的动力和进取的精神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活力、锐意进取,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平平庸庸、得过且过,精神状态之所以如此悬殊,是因为具有远大的理想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的人则没有理想的支撑。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生活目标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飞鸟,如何能够翱翔蓝天,俯瞰大地。远大而崇高的人生理想,可以化平凡为神奇,变普通为高尚。
4.大学生人生理想管理
在追寻理想,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必须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寻求平衡点和契合点。
(1)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理想包括和反映个人理想,同时有对个人理想具有限制性和约束性。大学生个体的个人理想设计,应当主动校正社会理想的指向,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结合起来。
(2)正确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实现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现实是通向未来目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既来源于现实,但同时又高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变为现实。关于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刘少奇同志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改造世界,不能离开现实,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我们正视现实,认识现实,在现实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向丑恶的现实斗争,改造现实,逐步地达到我们的理想。”[4]
(3)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走向完美:当代大学生应该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心中始终充满理想,在对理想的追求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要立足现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树立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共产主义是当今世界最为科学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有志于成为时代精英的年轻人,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基本规律进行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的产生和最终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理想符合全人类的最高利益。共产主义理想是全世界大多数人的理想,它将给大多数人带来极大的物质利益,使全人类获得彻底的自由和解放,获得极大的人生幸福。共产主义理想是具有可实现性的,只要人们不断的奋斗,共产主义最终必将变成光辉的现实。
(三)人生价值观的管理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进行认识的最基本的观念。因为具有不同的哲学基础,东西方文明对人生价值观的表述是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当代西方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经过20世纪初期和中期的生长和发育,到60年代开始了全面的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是对传统进行反思和超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是它的源头,实用主义的经验论和真理论是它的具体化和庸俗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将这一人生价值观推向了顶峰,而莎特的存在主义更是掀起了西方人生价值意识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价值观、尼采的“超人”人生价值观和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人生价值观,以及莎特的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观和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流行基础。作为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是全方位的。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十分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传统,它的精髓是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当继承并发扬的。
1.弘扬中华民族人生价值观的精华
(1)以自信、自尊、自强为基点构成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信念。同个体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一样,每个民族也具有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也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民族的主体意识。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意识是指人自身作为主体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民族的主体意识是基于对自己民族生存的周围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民族的形成发展的内部相对稳定的环境的认识而形成的。作为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文化、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民族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又生活在与其他民族的共同关系之中,历史的共同前提和现实的相互交往与区别,正是形成民族主体意识的基础。一方面,本民族的成员会形成对自己本民族的共同财富的态度与认识。另一方面,又会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形成对自己民族的评价与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民族的主体意识主要是关于民族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在全世界民族的差别尚未消失之前,每个民族都要维护其独立性,其中包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以及为此而奋斗的牺牲精神,就是民族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一个民族广泛而稳定的积极乐观的社会心理。它作为社会心理的一部分,是本民族成员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自发的一种自我观照和自我欣赏。民族自信心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它与科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民族自尊心是民族自信心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上的深化,是以民族自信心为心理基础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民族自信心要求本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把这种精神力量对象化,变成维护民族尊严的道德行为。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民族自强感是建立在民族自信和自尊基础上的坚定气概,是一个民族的志气,更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赶上超过自己的民族而形成的一种进取精神与责任意识。自信、自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财富,是民族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人生价值观的体现。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及其成员以自信、自尊、自强为人生价值追求,并且为此而奋斗和献身,才有了人类文化史上特有的中华民族的气节和操守,也才有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生品格,也才有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铮铮誓言,也才有了无数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真正的民族魂。中华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山河壮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长江黄河的润泽为华夏儿女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文环境自然和谐,众多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风雨中相互融合,凝聚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民族的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是形成以民族的自信、自尊、自强为核心内容的国家意识和国家信念的基础和条件。建立在科学地认识和理性分析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贡献和地位的基础上的民族自信、自尊、自强意识和爱国信念,并且为此而奋斗的牺牲精神是一种崇高的认识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种科学的价值判断。这种人生价值观没有一点狭隘的民族主义成分。不管是摆脱外敌入侵的昨天,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今天,这种世代相传的人生价值观都是应当继承与发扬光大的。
(2)统一、和谐、利他的人生价值标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也是价值领域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体现着不同的哲学观,也体现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有着统治地位,历来被主流社会所尊崇,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领域,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是主流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代表。儒家文化历来认为,个人是从属于家庭、家族和社会的,个人是家庭的个人,是家族的个人,是国家的个人。个人的一切都必须服从于家庭、家族和国家的需要。儒家所尊崇的最高的最理想的境界是“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所谓“爱人”就是要舍己爱人、舍己利人,以他人的利益和家族的国家的利益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利己思想,达到一种纯粹的爱人、利人的“仁”的境界。以“仁”这一基本的哲学概念为中心,儒家文化形成了“礼之用、和为贵”的群体和谐的哲学思想和处事原则。包括个体在群体中生活要恰到好处,其言行要以符合群体和谐的需要为考量。在儒家文化看来,群体和谐是一种整体的精神,群体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只有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都来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个体的利益才有存在的前提,才有可能成为物化形式,个体应当为维护群体利益作出必要的牺牲。与儒家群体和谐的处世原则相辉映的,是作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道家文化所尊崇的“天人合一”的人生价值理想。儒家文化的群体和谐和道家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交相辉映,使自然、社会和人三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维系群体和谐的纽带是道德,贯通天人合一的中介也是道德,因而创建了一系列以“仁”和“道”为中心的道德规范系统。以此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完美的整体。在我国的传统价值论当中,作为道德领域的“善”是处于“真”和“美”之上的,“善”是统领认知领域的“真”和审美领域的“美”的。“善”是真的准则,“善”是美的尺度。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真”不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而是指对道德本质的真正把握和对道德行为的真诚。“美”也不是指给人带来愉悦,体现人的精神自由的审美特征,而是指道德的充实与完满。至善的境界就是至真至美的境界,但尽真尽美的未必尽善。道德价值成为一切价值的尺度,追求群体和谐和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人际哲学原则,也内化了个体人生的价值目标和人格自律。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处事原则仍然具有生机与活力,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3)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自我生活体验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关于人生问题的较为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它是个体对人生所持的基本人生态度,是指导个体人生活动的一种心理定向和行为表现。人生态度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等因素密切相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深深扎根于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的肥沃土壤中。如果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的话,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中国文化的宗教色彩比较淡薄,而伦理道德观念却在中国文化中占领着统治的地位,而它所概括的主要是人间世俗社会的人际规范。被后人称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之母的先秦文化,虽然学说众多,但没有一家是以“天国”和“上帝”为出发点的。孔子和孟子从人性出发构建各自的学说体系,管子以经济生活为出发点解释社会和人生,荀子从社会分工出发,老子和庄子从思维本体——道出发,认识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虽然西汉时期的伦理观念乃至整个文化系统都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但好景不长,西汉以后的伦理学说便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而与政治学说相依存了,形成了浓厚的伦理政治型风格。这种现象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当时的时代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先秦的诸子百家的学说,产生于复杂而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当时浓厚的政治斗争氛围,为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也使得他们的学说都带有浓厚的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倾向。积极投入当时火热的政治生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当时的人们追求的时尚。这种优秀的传统,经过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补充和发展,逐渐变成了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并且成为历代中国人尊崇的人生价值传统,代代相传。关注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疾苦,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一以贯之的普遍情怀。从被人们称之为“民族魂”的屈原,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从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中华民族的无数优秀儿女,被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传统所孕育和牵引,又以自身的行动诠释和发展了这一传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仍然关心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前途,积极地对待社会,积极地看待人生,而从不将人生的幸福寄托于来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中国民族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
(4)视勤劳为人生价值的尺度。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质朴的民族。勤劳和朴素的美德,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升华,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遗传基因。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为人类贡献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出为世人仰慕的华夏文化,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被人们称之为亚洲的巨龙,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内在品质力量。这种深深打上了华夏文明印记的力量源泉,成为历代炎黄子孙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心理依据。勤劳朴实的民族心理素质使中华民族不断壮大,日益发展。不管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炎黄子孙,都具有这种优秀的品质。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那里,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们最崇尚的是勤劳朴质的品格。好逸恶劳、偷奸耍滑是被人们所不齿的。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被人们所尊崇的神,都是勤劳质朴的人格的化身,女娲重整乾坤,身化宇宙;大禹治水,数过家门而不入;后羿射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造福人类。与我国古代神话恰恰相反,在古希腊的神话中,神和英雄都不是勤劳而质朴的人格形象。神和英雄们往往戏谑人类,捉弄人类,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追求自身的物质上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追求自己肉体和感官的满足。中华民族之所以推崇勤劳与质朴的品格,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国文化的一系列表现都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繁衍和生息的土地是一个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优越的自然环境派生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形式,形成了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生存手段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自然与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养育了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思维习惯,勤劳质朴,热爱和平,自足自得,崇尚中庸,习惯稳定,尊重传统等。并以此为中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天人合一,上下依存的世界观和政治观、伦理观。马克思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也创造了人生价值。将劳动当做美德加以尊崇的中国人虽然对劳动的认识远远未达到革命导师的水平,没有将勤奋劳作提高到创造了人类自身的高度加以认识,但他们在意识深处已经把勤劳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去评判人们的行为。民间流行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有功,戏无益”等一系列人生训诫已经变成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了。这种将勤劳与朴素提高到精神领域和价值标准的高度加以提倡,是中国民族对人类精神宝库的重大贡献。
(5)崇尚“德”、“义”的价值取向:“德”是中国哲学的一大支柱。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进程中,虽然有墨家的崇尚强力,法家崇尚暴力,道家主张非德非力、无为而治的思想出现,但它们都没有取得当时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而只有儒家的德高于力的思想取得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并且历经几千年而没有弱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生活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渗透到民族性格的意识深层。在儒家看来,道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因而在政治领域主张“以德为政”,以德治天下,坚持反对使用法治,在对外关系上,要“修文德以来之”,在教育方面,要“明人伦”、“明明德”,在选择人才时,以“德”作为第一位的标准。在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自然而然地崇尚道德,从而与社会正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相一致。“义”是中国哲学的另一理论支柱。“义”与“德”在传统价值领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义重于利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价值观念,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认为物质利益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是认为道义原则的价值层次高于物质利益。这种价值观虽然对于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却有助于引导人们注重精神的追求和道德的修养,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正因为如此,崇德尚义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具有导向意义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义与利、德与力的哲学关系进行的思考源远流长,对人类重要的哲学命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思考。崇德尚义的价值取向倡导了一种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良好行为模式,有助于引导社会成员关心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把义与德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使整个社会的人们充分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温暖。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德行高尚的有义之士。可以预言,崇德尚义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仍然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6)自觉修身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点: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做人的境界就是“爱人”。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爱人”,从而达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认为,必须高扬“良知”,发扬“本性”,“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将他人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反省自我,完善自我。在世界的文化史上,孔子可以算作是第一个号召人们进行自我修身,完善自我的人,他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修身的重要性,而且告诉了人们修身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立足于自身,严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就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史,中华民族作为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是全方位的。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为世人所仰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生价值观成为当今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导向。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民族的人生价值思想不仅仅具有文物价值,它作为一种人生传统和思维模式早已经流动在人们的血液力,鲜活地跳动着,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人生活动的基点。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们共提出了多种对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表述,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其中,1个范畴的表述7种,分别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正义或社会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或和谐社会、“三个代表”。2个范畴的表述2种,分别是:人道共赢、互惠互利;以人为本、和谐富强。3个范畴的表述5种,分别是:为公为民、团结互助、和平和谐;以人为本、平等互助、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公正民主、人本和谐;以人为本、和谐、幸福。在60种表述中,多数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等能够直接和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范畴进行简洁的组合。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为止,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表述有80种,在这80种表述中,出现10次以上的范畴有6个。具体是:公平正义32次、和谐28次、以人为本26次、共同富裕20次、自由15次、民主法治11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是“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应该表述为“理想性、稳定性、统摄性、共识性、建设性”。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统摄或支配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是指导人民群众实践的具有“根本性、普遍性、广泛社会性和主导性”意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总的来说,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由一个或几个平级的关键词并列起来组成的。另一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由若干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关联的层级关系整合而成。就这两类表述而言,前者更加注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诉求,表述简单、直观,但忽略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欠缺整体性认知;后者则从生成逻辑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各个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系统性较强。但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炼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这是人们当下普遍困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维度进行深入探研。[5]既要具有理论的内在逻辑的系统性,又要有民众的可接受性和易流行性。如何使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面临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努力攻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精神资本自我管理的角度,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指导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学者田心铭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出发,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出发,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12个字,值得向同学们推荐,具体论述如下: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它们植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升华,被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事实上,该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素。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治党治国的历史经验总结,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完整地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田心铭先生概括的“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12个字,对人们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借鉴田心铭先生的方法,建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8个字。公平和正义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概念,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普遍追求。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和江湖侠士,以及普通的百姓普遍推崇公平和正义,为主持公平和伸张正义,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今天的人们不仅崇尚公平和正义,追寻公平和正义,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平和正义。民主和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元素,也是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民主是五四运动的思想界的先驱们用生命的呼唤和鲜血的践行引进的先进社会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旗帜和制胜的法宝,成为执政以后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的根本制度。法治不仅是执政党的治国方略,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法治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保障人们能够自由、有尊严的生活,使人们具有安全感和良好的生活秩序。法治为社会带来公平和正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八个字,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语言表述也简单明确,不知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利用闲暇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闲暇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与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方式息息相关。英语中的闲暇来源于古希腊语,泛指劳动之余获得可以进行的活动。在马克思的著作英文版中被翻译为“自由时间”,就是指非劳动时间、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个人受教育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仅需要一个理想和目标,还需要工作日的缩短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他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的自由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的需要所引起的间断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连一个载重的牲口还不如……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7]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的闲暇时间呈现增长趋势。美国《时代》杂志预言,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社会”。我国自1995年5月实行每周5天工作日以来,人们的闲暇时间几乎占到1/3。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加上寒暑假,闲暇时间几乎占到1/2,可以达到150~190天。应当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这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资源,促进学习和生活个性的发展,使之产生应该产生的效益。让我们一起重温罗素先生的话:“必须承认,明智地利用闲暇,是文明和教育的产物。”[8]
闲暇时间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作用明显。由于学习、就业、经济、感情等方面产生的压力,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必要的缓解和疏导,将闲暇时间作为减压的时间和地带。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某一种技能,许多闲暇的活动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技能,便不可能享受到其中本真的高层次的乐趣。闲暇时间有利于大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相对独立的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使潜在的能力得到释放,成为更加完善的个性载体。闲暇时间的社会活动,也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社会性的增强和社会交往技能的提升,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碰撞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分享与合作。培养心智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在成功中得到自信和乐观,在失败中获得磨炼和承受。
大学生个体可以将闲暇时间的安排纳入大学生活的总体,加以科学的安排和计划。对于大学新生而言,由于尚未学会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几乎都是闲暇时间,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这些闲暇时间主要是用于娱乐活动。这个过程也可能是一部分同学必须经过的阶段。这些娱乐活动,可以调节一下枯燥的学习生活,转移一下注意力,缓解新生思念父母和家乡的情绪,还能够愉悦身心,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娱乐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节制的安排,不能因为沉迷于这种活动,形成随意旷课的习惯。(1)观赏大片。尽管当今时代电视已经相当普及,网络也十分发达,但是由于其独特的时空效果和视觉欣赏效果,电影仍然拥有大批的观众。大学生群体中,喜爱电影的同学仍然大有人在。在学习之余,约上三五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欣赏国外和国内的影片,顺便找个自助餐厅一起聚聚餐,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2)“K歌”。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能够愉悦心情,是一项健康的娱乐活动。完全可以在学习之余开展。学校附近的歌舞厅,在确认没有色情活动的前提下,可以偶然光顾。(3)欣赏艺术作品。大学校园里,经常会举办一些艺术作品的展览,可以安排业余时间去参观一下。社会上举办的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展览,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也可以去欣赏欣赏,在愉悦身心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
【注释】
[1]参见韩勇:《领导者自我精神资本管理问题探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3]刘建军:《信仰与人生》,载《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9页。
[5]徐艳玲:《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载《理论月刊》2012年第7期。
[6]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罗素著:《休闲颂》,李金波、蔡晓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