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征

大学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征

时间:2023-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学家认为,社区作为和一定区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尽管其范围有大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但都可以称之为“社区”。社区作为社会的实体,一般应当具有5个显著特征。大学生群体完全有可能,而且十分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社区的一切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环境,实习做人,提升做人的修养,磨练做人的技能。
师生情缘_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

如果从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大学校园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社区,因为它完全具备社会学界定的一般社区的特征。社会学家认为,社区作为和一定区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尽管其范围有大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但都可以称之为“社区”。社区作为社会的实体,一般应当具有5个显著特征。第一,以一定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为因素组织起来的共同生活的人群。第二,人群赖以从事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地域界线。第三,具有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应各社区生活的关系的管理机构。第四,具有一整套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第五,形成了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学校园显然具有上述5个特征,既有共同生活的人群(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又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局限在校园范围内),而且有一整套的校纪校规作为规范,并且食堂、商店和银行等生活实施齐全,而且形成了大学组织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大学生群体完全有可能,而且十分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社区的一切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环境,实习做人,提升做人的修养,磨练做人的技能。

大众化教育的大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大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他们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精神领域和学术领域,他们已经在更多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和着力点,并且取得了诸多的建树。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大学的校园,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日益紧密,并且成为引领社会生活的主流力量之一。大学生群体随着“扩招”而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之后,他们的人生的期望和实现方式也在日益发生着渐变。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两大群体之间的关系,也由一元的简单走向了多元的复杂。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变化最为明显。学者郭为藩在所著的《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一书指出:“今日的大学生对所谓‘母校’的认同似乎不如从前,因为他们对学生角度的认知也在转变,他们或他们将自己看做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在乎的是价廉物美与适合个人品位的产品;大学文凭是他们建构生涯的工具,也是身份的装饰,当代大学生对校园的认同已相当冷漠。”[4]他认为,传统的大学校园是师生一起从事教学与研究的生活社区,每日几乎都可碰面,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有学术切磋,更有脑力激荡,当然也有情感交流,而电子时代的大学校园,教师与学生每日面对的是计算机终端,师生之间的活动相当一部分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一、大学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征

(一)师生交往的类型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今天,师生关系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变化。有的学者从人际梳理、心理感受、历史传承等综合因素考虑,将师生关系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权威型师生关系:也称占有式师生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在这一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必须对教师言听计从,否则就会受到教师的惩罚。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权威的确立,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维护;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确立。

放任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教师的过度权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有可能陷入放任自流,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约束。

民主合作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确立师生双方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但具体的合作方式需要制度的保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5]

我们从市场化的角度,对时下大学的师生关系进行描述,认为可以分为情谊关系、利益关系、工作关系、交易关系等四种类型:

情谊关系型:这种师生关系类型秉承了传统师生关系的遗传因素,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的培植和沟通,师生的交流维系在情感的层面。这种师生关系应当是大学师生关系的主流。具体表现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直接的而不是在虚拟社区中的交流,而建立了一定的师生情谊。个体的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个体的或者是群体的学生,为他(他们)的成才和成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之外的平等的朋友式的交流,共同探讨有兴趣的社会问题。有的老师还在经济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学生经济上的资助。个体的学生爱戴个体的老师,为老师做一些应该做的小事情。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情谊浓浓,其乐融融。

利益关系型:由于市场经济主流价值观的影响,金钱进入大学师生的交往领域不可避免。老师的科学研究活动需要人手,自己的学生自然成为首选群体,学生需要进行专业的实践活动,跟着自己的老师做事自然是最佳的选择。师生之间除了情感的关系之外,又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师生关系中,比例还会逐渐增大。这种利益关系是师生之间正常的利益交往,互利互惠,符合市场经济的利益交往规则。双方作为交易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是自愿的公平的交易,是师生之间的资源的互补和优化的组合,有时候其中还蕴含着情感的成分。比如,老师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干一些事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这其中很可能还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还具有特别的关照之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利益交换。老师为贫困生提供工作的机会,给予贫困生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也是情感上的抚慰,甚至是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获得。现在大学里的研究生习惯于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种称呼的改变也正是这种师生关系的反映。

工作关系型:由于林林总总的考核指标的出现和量化管理的方式的盛行,大学教师群体的工作任务变得繁重而具体。他们几乎整日忙于教学和科研的活动之中,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变得越来越少。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在学生们的眼中,老师一下课便走人,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工作常态,师生之间根本没有交流已经是十分正常的情形。学生们也同样很忙碌,一节课结束以后,便要匆匆忙忙地去赶下一节课,还要忙着去实习的单位工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将来找起工作来会非常麻烦。下课以后的学生们,迅速离开教室,让人的感觉是跟老师说“再见”的时间都没有,这种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学生们的常态。课堂上的师生,在课下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路人”、“陌生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大二、大三的本科生百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76%的学生认为,现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就是教授与被教授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工作关系。大众化教育语境下的大学,老师和学生交流情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态,成为一种主观的奢望。

交易关系型:这种师生关系的类型是近一些年在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交易的形成是交易者双方自愿的行为,交易双方在交易行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一方强迫另一方的问题。新近出现的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易关系,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易关系,而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力和个人影响引导学生进行交易,带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教师处于强势的地位而学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交易的主体双方是不平等的交易。

实际情况是,当代大学的师生关系的现状要比人们的一般认知复杂得多,也深层得多,远非上述几种类型可以涵盖,发生这些关系变化的原因就更加复杂,也更加多元,是政治和经济、文化与科技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政治领域的开放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平等意识,教育人际领域的师道尊严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相处。经济领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彰显,强化了人们的金钱意识和人生价值意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精神领域的自身的价值实现,还追求物质领域的自身价值的实现。教师与学生都已经不再安于贫困清苦的物质生活,与社会所有的成员一样,追求应当属于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享受。社会生活领域的宽松和自由引导了人们的个性追求和自主意识。一部分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始设计自己的生活,追求个性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的开始向往高档的奢华的生活环境,不再将自己全部依附于自己服务的学校而开始独立构建自己的生活体系。一部分学生也不安于单调的学习生活,开始独立地涉足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开始了局部领域的实践和探索。教师与学生群体人生追求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师生关系的变化。我们认为,面对逐渐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的人际环境,不管师生之间能否在物质上互相帮助,精神上都应该彼此温暖,因为精神的需求毕竟是长远而永恒的。作为长辈的老师,应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学生们以关爱,特别是精神上的关爱与抚慰,在学生的身上获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行为应当受到人们的谴责。学生应当尊敬老师,尊重老师劳动的特殊性和神圣性,维护教师在知识领域的神圣和尊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建立,继承中国教育传统,又与大众化教育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师生关系,一定会更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生交往的特征

一般认为,师生交往的主要特征应当包括言语性、知识性、情感性和学术性。

言语性特征:哈贝马斯认为,人际交往中言语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语言的运用及其作用,就没有交往行为的产生,因为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主体间的诚实对话。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同样是借助于语言的媒介作用达成的。

知识性特征:在师生交往中,知识无可争辩地处于核心地位,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师生交往的主要场地是学校,主要方式是教与学的互动。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知识便理所当然成为人们交流的核心内容。

学术性特征:在大学生活阶段的各项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的存在决定了师生学术交往的存在,这种学生与教师之间围绕着科学研究而展开的对话和交流,体现着师生交流的学术性特征。大学的学术自由、学术争鸣和学术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学术交往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情感性特征: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情感的沟通、理解和互动的过程。正像人们常说的,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如果将师生的交流活动仅仅看做是一种知识的交流和学术的交流,是极其片面的。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心智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是师生情感融洽、包容、互助的过程。更是人间“爱”的交流和互通。

二、师生交往的有效实现

怎样才能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当然的前提是: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教学活动,尊重老师的科研活动,尊重老师的学术权威。高明的学生还应当学会表扬老师,并且能够理性地辩证地接受来自于老师的批评和建议。

(一)尊重教师的教学

就一定意义而言,老师是精神领域特殊的个体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过程是付出心血和情感的过程,他们应该得到超越一般劳动者的特殊尊重。尊重老师,可以从尊重老师的课堂教学开始。课表一旦排定,师生之间的契约关系便确立了,师生双方应当共同遵守职业伦理,老师应当按时到指定教室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应当准时去教室参加听课。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如果自己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履行职责,应当事先得到教务部门的批准,并且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如果不能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应当提前向老师请假,说明不能听课的理由,请求老师批准。就一般意义而言,只要学生请假老师一般都会批准,尽管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真的相信学生请假的理由。不经请假,随意不参加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应当看做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时下,逃课似乎已经成了大学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些同学的通行做法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老师为了督促学生上课,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二)尊重老师的学术和人格尊严

传统的“教授治学”思想的内涵就是指教授们应该拥有学校的学术权力,他们在涉及学术问题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如学生科研成果评价,学术论文的评价,研究生录取的面试等方面。学生应当尊重老师的学术权力,注重老师的学术权威。有时还要尊重老师的科研成果,尽管你完全不同意他的学术观点。师道尊严是中国的教育传统,相当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人士来说,老师群体的尊严意识是比较强烈的,其中既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因素的考量。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他们的尊严,尊严受到伤害的老师,有时也会走向极端,作出一些惊人的举动。来自于老师的批评是大学生活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贵重的程度甚至远远超出获得的奖励和证书。不管老师批评的方式是暴风骤雨还是冷嘲热讽,都应当透过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全面理解批评的内容,并且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分类,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虽然不是大人物,但应该培养“闻过则喜”的大人物的心理宽度。当然,任何人的批评对自己来说都只能作为重要的参考,不能在他人的批评中迷失了自我。

(三)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学生的表扬和赞美对老师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享受,是莫大的精神愉悦。表扬老师应当注意心理学家的提醒:能够引起别人好感的表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热情诚恳的表扬,不掺入任何功利性的杂质。有鉴于此,发出的表扬应该真实可信,并且不会让老师产生任何不必要的联想。最高层次的表扬是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让老师的内心激起极大震动。坚持在背后表扬老师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俾斯麦为了拉拢一位敌视他的议员,有计划地在其他人面前赞美这位议员,当那位议员从不同的渠道听到俾斯麦对他的赞美之后,果然改变了先前的看法。后来,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政治盟友。实践证明,被第三者传递过去的表扬,比当面的赞美更加有效。

三、与学校管理人员的有效沟通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大学内部属于“管理人员”范围的人员,既包括处于学校管理顶层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和校长、副校长,也包括处于学校管理底层的辅导员、教学秘书、行政秘书,自然也涵盖处于中间层次的学院书记、副书记和院长、副院长。

(一)争取直接接触一下校党委书记或校长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的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主要是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由“面对面”而转向了借助于现代的通信工具,交流的方式由单一走向了多元。邮政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人们文字交流的距离,电话的出现大大延伸了人们声音交流的距离,不具备面对面交流条件的人们仍可以通过文字和声音进行沟通。尽管这种沟通失去了传统面对面沟通的直接互动和体态语言的无声交流的生动与鲜活,但是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信息和交流感情的目的。随着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交流方式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彻底颠覆了,“网友”成为了时代的流行词汇与社交语汇,网上聊天成为了年轻人的主要消遣方式和沟通方式。他们在网上学习,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等,就这一点而言,称他们为“网络一代”是恰如其分的。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无论人际交往的方式变得如何先进和现代,都不应该忽视“面对面”交流这一似乎传统但直接的形式。因为这种交流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层的。在大学四年里,与书记或校长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而且争取时间在20分钟以上,是我多年向学生推荐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按照现有的干部政策规定,大学校长属于高级干部,普通高校的书记和校长一般都是正厅级,国内知名的大学书记和校长一般是副省长级。尽管现行大学领导的行政级别的客观存在,受到社会的强烈抨击,认为是大学失去创造性的主要诱因,高层领导也明确指出高校应当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但业内人士仍然认为,在今天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行政级别的情况下,单独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会使大学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对教育地位的贬低。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明确表示:“我个人认为,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个努力的方向,大学确实不应该有行政级别。大学的行政级别有时让人感到很尴尬。比如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法学院那么大的学院,那么多知识分子聚集,只是个处级,而外面一个人数少得多的研究所、一个普通的杂志却是厅局级,这难道不认为是一种令人尴尬的制度安排吗?但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在我看来,除了政府机关之外,所有企事业单位都不应该有行政级别,但应该有另一种制度安排。如果整个社会环境不变,又没有别的制度设计,单单把学校行政级别取消,学校与社会沟通对接怎么解决呢?”纪宝成认为,全国的事业单位、企业都应该同时取消行政级别,全社会同步配套进行。

不管有没有行政级别,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是管理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他们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他们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乃至为政的风格,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他们很可能还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师。在大学四年,至少要争取有一次与党委书记或校长正面接触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勇气。与他们聊上几句,肯定会有特别的感觉,对大学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

(二)与辅导员保持定期的沟通

我国大学特有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大学里既普通有特殊的群体。所谓普通,是指他们是大学直接面对学生最为基层的政工干部。所谓特殊,是指他们的职能横跨政工、教学、管理三个领域。他们既是政治工作干部,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是学校的基层管理人员。对于学校来说,辅导员是进行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和组织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学校底层管理人员,他们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种规章制度,都必须通过辅导员的工作,才能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他们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敬业精神以及工作的效果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比较好的,绝大多数辅导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岗位的要求。但是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专业认同感低,理论信念不强,育人观念薄弱,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问题。不是每一所大学的每一个辅导员都能够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正是因为学生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辅导员才能得到解决,所以应当与辅导员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要与辅导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至少每周应该与辅导员沟通一次,如果不能见面直接沟通,应当发个短信或者在群上与辅导员聊上几句。寒假和暑假期间,也应该尽量争取与辅导员通过手机、QQ等方式交流数次,让辅导员了解自己假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与“组织上”失去联系,在有困难发生时,及时向辅导员求助。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辅导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辅导员是大学里的“村干部”,工作具体而且琐碎。辅导员整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不负责任的除外),他们戏称自己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尽管自己不是学生干部,但在学习之余也完全可以主动去为辅导员做一些跑跑腿的小事情,不仅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密切与辅导员之间的感情,还有利于自己在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