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夷”的地望及其入贡之道

“高夷”的地望及其入贡之道

时间:2023-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其中心区域,应在高句丽始兴的中国辽东鸭绿江和浑江、富尔江流域。在先秦时代中国东北交通史上,亦为中国东北“长白山南系”的区域地理中,由辽海腹地的辽河、浑河谷道,走向东北的浑江和富尔江流域,然后再北转越过龙岗山脉和吉林哈达岭,进入长白山“西系”和“北系”,即北流松花江和东流松花江(古弱水)的“北濊”和“肃慎”故地的一条重要古代部族通道。
“高夷”的地望及其入贡之道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高夷”,首见于《逸周书》:“周公旦主东方……正北方稷慎大麈……北方台正东,高夷嗛羊。”孔注:“高夷,东北夷高句骊。”[37]孔晁生时,是高句丽立国于鸭绿江右岸的今吉林集安“国内城”的鼎盛时期。从文献记载和当代考古发现看,西汉末方迁都“国内”的高句丽,在西汉和汉以前,长期活动于鸭绿江最大支流浑江流域,其立国都城则在今浑江中游的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山城,史称“纥升骨城”[38]。从《逸周书》中“高夷”在商、周之际,已与“北方”的“稷慎”(即肃慎)等,以“嗛羊”进献周公旦来看,“高夷”至少在3000年前的商、周之际已为周之东北的部族之一。而从晋朝著名学者孔晁的记述看,至少在魏晋时代,当世人已认定,古濊貊系统的“高夷”应即汉魏以来辽东“高句丽”的重要族源之一。笔者著《高句丽古城研究》,以当代考古发现印证,在辽东“二江”(鸭绿江、浑江)和“二河”(苏子河、太子河)上游广泛发现的青铜时代的石棚、大石盖墓和积石石盖墓等,即直接演变为后来汉以后辽东高句丽的“积石墓”。前者辽东的石棚、石盖墓从考古学同系类型上看,应即“南貊”系统的貊族遗存。而其中心区域,应在高句丽始兴的中国辽东鸭绿江和浑江、富尔江流域。而浑江、富尔江流域的高句丽“五部”中最早兴起的浑江流域“涓奴部”,亦应是先秦古“高夷”的中心区域。这是西南接新宾、抚顺的“小辽水”(今浑河),北去通化、吉林而接“北濊”的夫余先人“西团山文化”。在先秦时代中国东北交通史上,亦为中国东北“长白山南系”的区域地理中,由辽海腹地的辽河、浑河(古称大、小辽水)谷道,走向东北的浑江和富尔江流域,然后再北转越过龙岗山脉和吉林哈达岭,进入长白山“西系”和“北系”,即北流松花江和东流松花江(古弱水)的“北濊”(汉代夫余)和“肃慎”(牡丹江流域)故地的一条重要古代部族通道。(详见第四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