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萨满最重要的神事活动,也是萨满最基本的职能。萨满教在原始时期所使用的面具多是以圣像群岩画形式出现的。如图55—59
图52 金属面具
图53 金属面具
在我国阴山格尔教包沟、默勒赫图沟、格和尚德沟、宁夏贺兰山贺兰口、内蒙赤峰地区的阴山格尔教包沟、默勒赫土沟、格和尚德沟、宁夏贺兰山、内蒙古赤峰地区的阴河、黑龙口北岸的舍利麦耶沃以及叶尼塞河彦深谷穆古尔—萨尔戈地方,都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自由自然神组成的圣像壁。
这些以面具造型为载体的自然神灵,往往是成片分布在贺兰山口岩画中,经学者、专家对岩画研究认为,考察者还见过巫师头戴面具,腹部也悬挂面具的岩画。从已发现的大量岩画面具,可以想象,面具在北方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图54 木质面具
图55 木质面具
图56 木质面具
图57 桦树皮面具
图58 桦树皮面具
在我国北方信奉萨满教的鄂温克民族祭祀仪式过程中,参祭者祈求萨满为他们平安祝福,他们带来酒、黄油、砖茶、钱、点心等祭品。一进门就把东西或钱放在萨满面具前,当夜萨满通夜跳舞,以祈祝一年平安无事、人畜兴旺。面具被认为是有灵性,具有较高的地位,在祭祀完要把面具悬挂在“托若”神树上,族员祭奉三天。在鄂温克人中,有在蒙古包内做龛箱供奉面具神的习俗。面具作为萨满神的化身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萨满凭借面具再现神威,族人则通过对面具的祭奉来表达对萨满神的尊崇。
在满族萨满祭祀中,面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祭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满族祖先女真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满族祭祀面具,根据满族族传史料记载,满族神谕和历史说部,在满族先世女真人盛行的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部落大祭,如在火祭、雪祭、海祭、鹰祭、柳祭中,多有萨满跳神面具传承。一种是主祭萨满佩戴的面具,用以完成特定的意愿为目的。另一种是巴柱面具(汉语即妖怪)。巴柱面具形态多种多样,面具头上会有反应面具神性格的动物图形,使面具更具有神威和魔力,有高超的唱跳记忆,是智慧的象征。如黑龙江爱辉一满族徐姓家族,保存一枝星神面具,族人尊称为“乌西哈恩都力”(星神),为星祭时主祭萨满所带。被萨满奉为始母神的佛多妈妈面具,在满族大祭中,萨满只有佩带它才有权宣达神谕。
图59 金属面具
图60 岩画面具
另外还有一种皮玛琥面具,指的是以皮革缝制成的面具,玛虎既是萨满跳神的必备神具,又是民俗歌舞不可缺少的道具,即被尊为村寨的守护者,又被奉为氏族至尊的神衹。有此可见这种面具在满族中相当一部分为跳神面具,在通神过程中起着特殊功能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