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2年,邓小平同志就说:“领导人度量要大一点。”到1989年,他更加鲜明地提出,领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并强调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最根本的要求”。至少在十年前,我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且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对领导干部来讲,为什么“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是“最重要的问题”“最根本的要求”呢?
眼界是什么?是“见多识广”吗?不完全是。“见多识广”只是一种经历与阅历,而非指“眼界”。“眼界”主要是指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它是观察与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是敏锐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洞察力,是缜密的思考力与准确的判断力。眼界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循环往复的实践、学习、思考中逐步磨炼出来的。
胸襟是什么?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胸襟是我们中国人自古倡扬的一种包容性,是一种抱负、一种气量,也包括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
作为举世公认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领袖,邓小平同志在他即将离开领导岗位的时刻,对领导人特别提出“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的谆谆告诫,意义非同一般。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对领导人的“最根本的要求”。这不仅是他领导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与精辟概括,也是他对领导人深思熟虑的高瞻远瞩的政治嘱托。同时,邓小平自己就是眼界与胸襟都非常宽阔的杰出代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和“最根本的要求”,重在强调一个领导人的战略思维问题和增强领导班子团结的思想作风问题。
“眼界要非常宽阔”,就意味着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才有可能谈解放思想,才可能从众多的视角中做出最佳选择。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第一把手,应始终坚持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一定要选择最佳思路处理问题。
实践表明,一个领导班子,首先是决策的正确性;其次是班子的团结问题。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领导干部要具备“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的素质。非常宽阔的眼界,为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了可能;非常宽阔的胸襟,为增强班子团结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作风基础。每一位领导人,特别是第一把手,都应该把“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作为座右铭。作为领导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十分清醒,自己关注的焦点始终应该是影响全局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重大问题,而非一般琐碎的事务问题。就是说,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具备战略思维,即从战略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要有非常宽阔的胸怀,光明磊落,心胸坦荡,要顾全大局,善于团结同志,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及个人恩怨问题,不斤斤计较,不偏听偏信,不搞小动作,不意气用事。
各级领导人,特别是第一把手,都应始终把眼界与胸襟看作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思考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