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圣贤、仁人志士、文人学士的名言,在人们不断的引用中,历经千百年来的锤练,加工,改造,定格下来称为“成语”,一直流传至今,被广泛推崇。来自大众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由于它喜闻乐见的魅力,被广泛引用,人们在使用中不断加工,提炼,净化,在意义上也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形成大众耳熟能详的谚语、俗话。
主要来自圣贤、志士仁人的言论与国学经典的成语,与主要来自民众集体创作的民间谚语、俗话,以各自独特的形式,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圣贤、志士仁人的智慧与民间大众智慧,凸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智慧。
成语、谚语、俗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异彩纷呈,相互映衬,赏心悦目,相得益彰,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的精神财富。
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多数为4个字,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等;也有3字的,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4字以上的成语,如“心有余而力不足”“宰相肚里能撑船”等;4字以上成语,有的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类。
由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成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大众口里常说的俗语。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是历史上的故事。截取古书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不少。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自怨自艾”,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人们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俗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拖泥带水”“不三不四”“心直口快”“照猫画虎”之类。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不二法门”。
关于“谚语”。我们先从“谚语”的“谚”说起。“谚”是一个合体字,由“言”与“彦”组成。“谚”——形声字,从言,彦声。我以为,“谚”字,也是会意字,“彦”,不仅表声,也含义。“彦”本义是有才学的人,贤士,才德出众的人。通俗一点讲,“谚”,就是贤士所说的话。
谚语是大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其特点是语言通俗简洁,生动风趣,蕴意深远,耐人寻味。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话、谚语,是以最浅近最好懂最简洁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历代广大民众对生活、生产经验的高度概括与精辟表述。
俗语、谚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各有特点,雅俗不同,关系密切。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按住葫芦起来瓢;乙:此起彼伏。以上三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大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无论是成语,还是谚语、俗语,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广泛引用的结果,都是约定俗成,用现在通行的话来说,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非任何个人决定的。
我国主要由名人名言形成的成语与主要由大众创造的谚语、俗话,是中华民族智慧瑰宝,是中华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
成语、谚语、俗语,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沉淀,凝聚着历代圣贤、仁人志士、文人学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传统美德与生存智慧。成语、谚语、俗语,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都处在新陈代谢之中,尽管这种新陈代谢是非常缓慢的。时代在发展,新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人们在继续使用历代沿用的、仍有生命力的成语、谚语、俗语的同时,必将创造出一些新的成语、谚语、俗语。
(2009.8.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