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许多与年轻人不同的生理特点,从事老年医学的人必须了解老年疾病的特点。
(一)老年人疾病的特点
1.多种疾病集于一身 老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据报道,60~69岁组平均每例患有独立疾病7.5种,70~79岁组为7.8种,80~89岁组为9.7种,≥90岁组为11.1种,没有仅有1种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造成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例如,老年人患肺部感染后,可以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而肺部感染和心绞痛的同时出现,不但造成病情的复杂化,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又如高血压同时患有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以免加重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甚至出现脑梗死。因此,必须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老年患者的全部病史,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缓急,制订个体化、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方案,才能治愈老年患者。
2.临床症状隐匿、不典型 由于老年人身体敏感性降低,部分患者无法如实反映病情,加之多种疾病并存,必然使临床表现复杂而不典型,常表现为病情重而症状轻或无症状。如老年心肌梗死,可以没有心前区疼痛而仅有气急和呼吸困难,即使有疼痛,很大一部分也可能是牙痛、后背痛或是肩膀痛等。患重症肺炎可仅表现为咳嗽或意识障碍而无发热,白细胞亦不增高,常可被漏诊和误诊。急性阑尾炎或胃穿孔的老年患者,由于对疼痛不敏感,往往没有腹部疼痛的症状,经常是穿孔引发腹膜炎时才被发现,造成误诊。老年人患糖尿病约半数以上无典型的三多症状,许多老年人不但无消瘦,反而出现肥胖,往往是在检查其他疾病时被检出糖尿病。因此,重视老年症状的不典型性是十分重要的,加强病情监察,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搜集诊断依据尤为重要,慎防漏诊误诊。
3.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死率高 由于老年人免疫器官老化,致免疫功能降低,应激能力减退,一旦发病,可能影响多个脏器,使得病情迅速恶化,治疗出现困难。如老年重症肺炎,很快相继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消化道出血等,最后因多器官的衰竭而死亡。老年人存在多个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受外界影响随时可能发病,故猝死发生率高,据统计猝死人群中2/3的人的年龄>65岁。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及时记录病情,将此特点告知家属,制订防范预案。
4.并发症多 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病后常可发生多种并发症,这是老年病的最大特点。老年人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感染,尤其下列患者更易出现感染:高龄、瘫痪、肿瘤、长期卧床或住院、应用化疗或抗生素者。并发感染往往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许多老年患者没有死于原发病,而是死于感染。老年人还容易出现电解质的紊乱,老年人因肌肉萎缩、细胞数减少、脂肪增多及水摄入量不足,一旦有发热性疾病或腹泻就易发生缺水性脱水及低钠性脱水。老年人体内钾含量减少、保钾能力降低,临床上常见有低钾血症,又可因肾功能减退而易发生高钾血症。电解质紊乱可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洋地黄中毒及意识障碍。故对老年人应注意皮肤弹性,加强液体出入量及电解质的监测,以便及时纠正。老年人还会常因各种疾病或手术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轻者可致腿部肿胀和呼吸困难,重者可致猝死。这与肌肉萎缩,血流缓慢及老年人血液黏度增高有关。老年人患急性肺炎等重症感染、脑血管意外后,易并发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答不切题,淡漠,谵妄,躁狂,昏迷,一旦原发病被控制后以上症状可消失。最容易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并发症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有陈旧性心梗、慢性支气管炎、各类手术后患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很快出现呼吸衰竭,继之心力衰竭、脑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DIC等相继或同时发生而死亡。肺部感染是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必须高度重视老年感染的及时控制。对并发症多特点的对策为加强监测,天天评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将发生率及损害(尤其是医源性损害)降至最低。
5.心理精神因素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对患者的疾病和症状有明显的影响,由此单纯的医学模式已经转化为社会-心理-生物学模式,这一点在老年人中尤为突出。老年人在年龄上的劣势,死亡一步一步临近的心理,使得老年人心理问题远远多于年轻人。据统计,综合性医院内老年患者中,心理障碍患病率可达60%。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伴随社会地位、经济收益的改变,心理方面就有一个再适应的问题,适应不了就会影响到躯体,产生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我们常见的老年人神经官能症,其叙述症状完全如同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虽经多方检查,但均未发现异常,多次给予解释仍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此多为心理因素作怪。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躯体障碍不能解释其症状和性质的严重程度,经心理疏导及适当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后症状明显缓解,也使老年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为复杂困难。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的长期心理上的抑郁状态或紧张的心理,不但可能出现神经衰弱、失眠,还会破坏机体的免疫能力,使机体易于患肿瘤,或加速肿瘤患者的死亡,故有学者提出“心理疾病烈于癌”的观点。急躁、争强好胜的性格不但易于患冠心病,还能促发心绞痛的发作,许多老年人冠心病的发作都是由于保持不了平静的心态,生气或大怒后引起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老年心理问题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积极地开展预防心理教育,能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节约卫生资源。
6.用药的特殊性 老年用药的特点是一人多病,用多种药物,大约有47%的老年人服药在5种以上,最多可达20余种,且长期应用。由于生理老化及病理变化的综合作用,重要脏器代偿功能明显减退,个体差异较大,因此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效反应等诸多方面均发生变化,长期大量的用药不仅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随之增高,还会使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叠加,加重原有的疾病,甚至会造成一种药物对某种疾病起治疗作用,而在另一种疾病可加重和诱发其急性发作。据统计,2种药物合用,出现此反应的几率为18%,4种为50%,8种则高达90%。如利尿药的应用,可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洋地黄中毒,同时可加重糖尿病及诱发痛风的发作。因此,老年人应遵照个体化、慎选、小剂量开始、严密监护、随时修正、警惕药源性损害的用药原则。
7.护理的特殊性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老化,多病的病理变化及心理障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合并有意识障碍。因此,老年病护理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高难度,对护理有特殊的要求。实践证明,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后。为此,老年护理原则是贯彻“四个必须”:①必须是优质的基础整体化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②必须是躯体与心理护理相结合;③必须是疾病治疗与康复相结合;④必须是训练有素、操作熟练与诚挚爱心相结合的呵护性护理。
(二)老年病的群体预防
老年病的群体预防主要是根据老年病的特点、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来预防老年病的发生和发展。在这里必须遵照三级预防的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为病因预防,即无病防病,主要是控制病因和影响流行因素。如健康教育,提倡合理的饮食,科学的规范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宣传戒烟、少量饮酒,适当的运动与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预防接种等,均属一级预防的范畴。
2.二级预防 即有病早治,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坚持健康体检,坚持医疗的随访制度。如对患结肠息肉的患者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发现恶性病变及时手术;对诸如正在治疗的糖尿病等慢性患者定期检查血糖,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用药等,均属二级预防的范畴。
3.三级预防 即对症治疗,其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复发,延长寿命。如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搭桥手术,可防止心绞痛的复发;对晚期癌症患者预防性的止痛治疗,防止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均属三级预防的范畴。
只要我们遵循了三级预防的原则,尤其是病因的预防,就会大大地减少老年病的患病几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