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自我观察所记录的信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做出初步的判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既往疾病
自己原有疾病的病情是处于平稳阶段,还是加重了或发生新的变化了,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老人,可以通过化验结果和自测数值判断。因为老年人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专家把老人的血糖适当放宽,空腹及餐后2h血糖分别在8mmol/L及10mmol/L以下即可,如果测的值偏高,先不要盲目加药,应从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寻找原因。当自测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应避免情绪波动等各种诱因,休息后再测,若正常的话,提醒老人以后要保持情绪稳定,若仍高,可以找社区医师咨询,若持续升高并伴有头晕、头涨等异常不适时,可能发生了新的变化,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二)新发症状
老人根据具有的医学知识,可自行判断处理,如胃溃疡老人,吃了生、冷、硬的饭后,胃区疼痛,手按上去会感到舒服些,可判断为胃病发作。自己受凉后出现打喷嚏、流清涕、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可以做出感冒的判断,自服感冒药调理,服药后3d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话,可能会是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要到社区医院就诊。冠心病的老年人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时发生左胸阵发性疼痛,可初步判断为心绞痛发作,自服硝酸甘油、休息,能够缓解的话,以后要学会自我保健,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仍不缓解的话,马上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诊治。
(三)不能确定的症状
自己出现的不适难以判断为正常或异常时,应向医师或健康管理人员咨询。如最近记忆力减退,出门忘带钥匙,收起来的东西找不到,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还是老年痴呆了?最近晨起时眼睑有些水肿,晚上脚发胀,是喝水多了,还是有病了?当您出现这些疑问时,不要反复猜疑,应马上去找专业医务人员咨询,及时解除疑虑。
(四)不能忽视的症状
自己新出现的症状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的症状,不要盲目做出诊断,必须去医院检查。如上面提到的体重明显下降,脉搏每分钟有多次漏跳,血尿,与平日不一样的疼痛等,这些通过检查才能明确疾病。
(五)不能自我诊断
应当指出的是,老年人生活阅历长,经验丰富,一方面曾经患过同样的疾病或从别人的患病史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掌握一般常见病的有关知识,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由于医学在发展,观念和知识在不断更新,而且您并不是专业医务人员,所以建议您应很好的掌握自我判断的尺度,千万不可因“自以为是”,而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