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原因
无论是新生儿或婴幼儿,两上肢过度外力牵拉后,均可引起伤侧肢体麻痹。由于小儿语言和运动功能都未健全(或未建立)仅从症状和体征难以被发现(这组小儿多处于襁褓之中,至于伤后肢体麻痹,因在层层包裹之中,即或未被包裹,常因不多活动等原因,易被忽视),往往容易漏诊。
二、临床分型
(一)上臂型麻痹
此型较为多见,常因将小儿颈部向对侧板动、拉或拽,以及将上肢向侧方、向下方拉扯而引起。受影响的肌肉多为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旋后肌等。受累肌腱常见于肩关节骨囊周围的筋膜和肘屈腱等;其受损神经多为臂丛神经、脊神经(以颈椎5~6神经束)节后支等。
常表现为患侧上肢下垂、伸直,肩关节内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或失去拥抱反射。但是小儿患侧远端的腕关节和指关节仍能活动。因此由于能活动的手、腕部外露,而忽略不能活动上臂或前臂的麻痹,易于造成漏诊或误诊。
(二)前臂型麻痹
受损伤原因多见于小儿屈肘时向上扳动,过度用力拉、扯、拽等,伤及肘关节或肘下部位,引起小儿患肢远端麻痹。受影响的部位其肌肉常是手部屈腕肌、屈指肌和手的内部肌肉及其相应的肌腱和神经。但肘关节以上受累者少见;多因损伤了第1胸神经(该神经发自最下颈椎和第1胸椎上)中的交感神经节后支神经纤维。不仅引起前臂麻痹,而且还导致同侧霍纳征(为颈交感神经麻痹后,出现的同侧瞳孔变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球结膜充血和患侧面部无汗等症候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多见于前臂和手麻痹,真正伴随同侧霍纳征者少见。
(三)混合型麻痹(也称全臂型麻痹)
发生率仅次于上臂型,比前两种类型更为严重,属整个上肢(患侧)几乎完全麻痹(瘫痪状态)和感觉消失,若神经根自颈脊髓处撕脱,可引起脊髓损伤处血肿,进而造成对侧上肢或双下肢暂时性和痉挛性麻痹。
三、诊断要点
新生儿和婴幼儿外伤史很重要,特别是有过度的颈椎和上肢外力作用(如扳颈、拉、扯、拽上肢)时,应观察,并试用相应的刺激方法,对伤肢进行刺激并观察小儿患侧对刺激的反应情况,如有可疑时,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诊治。要早发现、早治疗疗效较好,绝大多数经过合理治疗,可以得到恢复,少数延迟1~2年恢复,若2年以上得不到恢复者,以后恢复希望很小。
四、治疗方法
(一)早期治疗
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用绷带固定,如上臂型用肩外旋、外展、上举法固定。每天放开向下活动上肢2~3次,2~3个月后,只在睡时做外展固定2~4个月,然后再改用几个月的支架固定。其方法是:用支架将患肩外展70°,向前10°、外旋90°、屈肘60°,前臂半旋前和腕关节中立位,进行固定加以体疗(训练和治疗促进血液循环),70%~80%的患儿可得到恢复。
(二)晚期治疗
主要是针对2年以上未能恢复或延迟发现的大龄儿,多采用手术矫正畸形。
1.肩内收、内旋畸形 可选用胸大肌肌腱延长术,或兼做“延长后移术”;松解内侧肩关节囊。较大患儿可做肱骨旋转,截骨矫正肩关节内旋畸形。
2.肘关节屈曲畸形 当患儿肘关节屈曲超过40°时,可在肘关节上做肱骨下端截骨术,或单纯肱二头肌、肌腱松解术或兼行延长术等。
3.前臂旋前畸形 可将旋前肌松解,并向桡骨后外侧移,也可将侧屈腕肌移至桡骨下端,进行矫治。手术后的固定根据月龄或年龄的大小不同,年龄越大固定时间越长,在拆除固定后,一定要做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定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