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服,指人们为送别和悼念死者而穿戴的衣裳、绖带、冠履、发式、丧杖、装饰。生者依据与死者关系的不同性质和亲疏远近,选用特定的丧服(包括衣帽装饰的形制、质地的粗细),以符合关系人身份的哀痛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送别、葬礼、守制等一系列活动。丧服大致可分为五个正式等级。最高等级为“斩衰”,丧期三年;第二等级为“齐衰”,丧期有三年、一年(“期”)与三个月三种,一年“齐衰”又分“杖”与“不杖”两种;第三等级为“大功”,丧期九个月;第四等级为“小功”,丧期五个月;第五等级为“缌麻”,丧期三个月。这五个正式的服制等级,亦即五种“正服”,就是人们常说的“五服”。此外,还有参照宗亲丧服制定的所谓“降服”(由于当事人身份改变而减杀原定“正服”级别)、“义服”(在政治丧服与宗亲丧服发生转换时出现的、并非取决于世系与血缘身份的服制)〔2〕。这样,为了适应各种变化,五种基本服制又转化为二十三种:斩衰正、义服,齐衰三年服,齐衰杖期降、正、义服,齐衰不杖期降、正、义服,齐衰三月正、义服,殇大功正、义服,大功降、正、义服,繐衰七月服〔3〕,殇小功降服,小功降、正、义服,缌麻降、正、义服,实行于一百三十八种场合〔4〕。
研究丧服制度的基本资料,是《仪礼·丧服经传》、《礼记》中的《曾子问》、《丧服小记》、《丧大记》、《问丧》、《丧服四制》等。相关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且多有交叉。若按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策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文献研究,包括训诂校勘、大意诠释、历代演变、服制图示等。代表作有胡培翚《仪礼正义·丧服经传》〔5〕,张惠言《仪礼图·丧服》〔6〕,程瑶田《仪礼丧服文足徵记》〔7〕,姚际恒《仪礼通论》〔8〕,孙希旦《礼记集解》中的相关篇章〔9〕等。其中胡培翚、程瑶田的著作尤为重中之重,应当认真研读、精读。
日本学者对丧服文献有一些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松浦嘉三郎撰《丧服源流考》〔10〕,就《仪礼·丧服经传》的记述体裁、汉代的传授、文本的定本问题,提出了许多疑问。旅日华裔学者郭明昆著《仪礼丧服考》〔11〕,从丧装、丧期、服丧者三个层次全面评介了《仪礼·丧服经传》的内容,断定该文本是战国末年由(荀子以后的)儒家编制而成。郭明昆《丧服经传考》〔12〕,共五章:一、绪言:《丧服篇》的经、记与传;二、经传的孝杖以及向亲等制的进展;三、传对经文规定的解释;四、经传的丧服制与宗法制;五、概括:传的思想与著作年代。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丧服文献、图示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北宋聂崇义纂辑、丁鼎点校解说《新定三礼图》〔13〕,费成康《中国家族传统礼仪》(图文本)〔14〕,邓声国《清代五服文献概论》〔15〕等。邓君此著确实如提要所言,“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清人‘五服’文献的学术论著”,他从制度研究、制服原则、义例观、诠释观与诠释方法、文献整理概况、文献训诂实践类型几个方面,对清代前、中、后期学者的“五服”研究成果,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尤为可贵的是正文之后的五个附录:清人文集“五服”篇目索引、《读礼通考》“丧期丧服”目录、《礼书纲目》“丧服”卷要目、《礼经本义》辑“丧服”条目、《仪礼经传外编·丧服补》补辑“丧服”条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愿意进一步涉足这一课题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
当然,邓君用“五服”替换“丧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还可以再作斟酌。传统“丧服”固然以“五服”为核心,前文所说二十三种服制也以“五服”为转化的基础,但“丧服”毕竟是一个沿用至今的固定名称,只需看一下邓君精心编制的上述附录,就可发现,“丧服”一词,其实并未到非改为“五服”不足以明其所以的地步,此为一;第二,“丧服”的内涵比“五服”确定,它专指生者为死者所服之服制,而“五服”则可脱离“丧服”的规定,作为一般亲等关系的标尺;“丧服”的外延又比“五服”宽广,它不仅可以包容传统的“五服”,还可以涵盖经过改革、服制种类亦少于“五服”的各类“丧服”;第三,“丧服”为世界各民族社会生活中所习见、亦为国际学术界所习用之术语,“五服”则为中国特例,使用时须作“丧服类型之一种”的专门说明。因此,在传统礼学范围内,“丧服”与“五服”相比,仍是一个既能说明问题、又较少歧义的专称,似不必特意或刻意另改。
2.社会史研究。此一方向在上述文献研究中已普遍有所体现,即便在古代作家那里,也是将丧服制度作为了解中国社会特质的一个窗口,只是与文献研究相比,篇幅较小而已。明确地将“丧服”作为一个案例、并努力从社会史角度来理解丧服所内含的问题,显然属于另一种研究方向。其中表现突出的有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6〕、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17〕、日本学者谷田孝之《关于古代服丧者的头发处理》〔18〕、谷田孝之《中国古代丧服的基础性研究》〔19〕、木岛史雄《六朝前期的孝与丧服——礼学的目的·功能·手法》〔20〕、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21〕、丁鼎《〈仪礼·丧服〉考论》〔22〕等。
谷田孝之所著《中国古代丧服的基础性研究》,通过研究保存于礼学文献中的中国古代丧服,尽可能追索其原初形态及其意义,故谓之“基础性研究”。全书分上下两部及附录。第一部总论,题为“由丧葬过程之相关内容,看服制变除之概要及其整体性意义”。第二部分论,第一章《首服》,第二章《绖带》,第三章《衣裳》,第四章《丧履》,第五章《丧杖》。附录题为《礼经的仪礼主义——宗教学的考察》,共四章,第一章《家庭仪礼——冠礼》,第二章《家庭仪礼——婚礼》,第三章《丧葬仪礼》,第四章《祖先的祭祀仪礼》,全书附图、附表共七十八种。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从宗教、服饰、家族制度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丧服制度展开深入研究。
(1)宗教方面的重要内容,在说明丧葬生活中服装变化状况、丧服与日常服装或礼服在形制上所具差异意义的基础上,探索丧服的动机及目的。丧服研究最重要的课题即在于此。作者认为,人之死亡是个人及社会的顶尖大事,研究者向来将死者崇拜视为宗教发生的根源,而且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丧葬礼仪,都有某种形式的丧服。这类丧服的起源、动机也因不同的民族而有巨大差异,即使在同一个民族中,各种动机也交叉混合在一起——或者是出于对人格性死者或死灵的恐惧,把丧服当作“防护服”使用(或威吓、或欺骗、或宥和);或者是对死者悲哀爱慕之情的自然流露;或者是祓禳因参与丧礼而沾染的污秽,等等,这些动机都是与宗教起源相关的重要问题。在广阔的民族学视野内考察死亡以及对于死灵的态度、行为和相关制度,探索古代中国丧服的宗教意义,是作者在这方面关注的要点。
(2)中国古代丧服在中国服装史上的意义。通过丧服的形制与材质,不仅可以了解丧服的意义,而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状况。丧服既有对日常服装的简略化,又有复古的色彩,可以看作是“日常吉服的古形”。作者认为,诚如王国维《胡服考》所说,“胡服”的导入,使中国服装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服装与以往相比变化不是很大,由于丧服具有特别保守的性质,因此虽然免不了会因时代变迁而发生一些变化,但与日常服装相比,变化的轨迹几乎难以寻觅,其古形可说是保留至今。为此,作者从古代坟墓、建筑遗址、刻像壁画及其他考古发掘上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对文献记载的各项细节进行了重要补充和订正〔23〕。
(3)作者认为,丧服与家族制度的直接关系,除了形象地勾画出五等服制外,丧服的变除、丧服的制度、丧服的起源、关于丧服的本质性问题等,都与家族制度具有密切关系。
在笔者的阅读范围内,该书可称为丧服社会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关于中国学者的作品,笔者愿意推荐丁凌华所著《中国丧服制度史》。这部著作是《社会转型与法律学术丛书》之一种,比较有特色。虽然作者在“后记”中说该书是“首次运用现代语言、现代方法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丧服制度史的专门著作”略显夸张,但以下几点却值得肯定。第一,“尝试将传统五礼、凶礼、丧礼、丧服制度的关系作一明确的界分与阐述”;第二,“将丧服制度内容明确划分为丧服服饰制度、丧服服叙制度、守丧制度三大系统并分类叙述”;第三,“着重从法律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丧服制度在等级制社会中的支柱作用,详细论证了丧服制度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研究丧服规定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关系,叶孝信主编之《中国民法史》〔24〕虽然居于较前列的位置,但分量还嫌稍轻,丁君在这方面的努力显然取得了更大的成绩。特别是书中所附四十九图、十六表,虽然大多为转引,但资料出处交代清晰,既便于使用,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丧服制度各类细节的理解。
笔者认为,在中国宗族制度史的研究框架内,丧服制度研究应以以下两点为关键,一是对亲属(特别是宗亲)范围及相互关系性质的认定,二是通过对服制含义的阐发所涉及的宗族内在(即笔者借用哲学术语所谓的“本体性”)根据。关于第一点,本书在讨论宗族定义、宗族结构、宗族规模、宗法制度时已多次使用相关资料;而对第二点,由于以往研究者多有忽略,故应加以适当强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