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方会演的部分情况

地方会演的部分情况

时间:2023-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地方会演的部分情况在国家民族话语与地方民间话语相互统一,共同维持下,全国各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地方性少数民族会演,为全国会演的成功筹备、举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位少数民族地区州、县(市)文化部门代表参加座谈会。
地方会演的部分情况_华灯下的田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研究

(三)地方会演的部分情况

在国家民族话语与地方民间话语相互统一,共同维持下,全国各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地方性少数民族会演,为全国会演的成功筹备、举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西藏地区

1964年5月18日,西藏在各专区会演与选拔演出的基础上,在拉萨举行了西藏地区第一届群众业余文艺观摩演出会,参加会演的有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150余人,“包括6个分区和拉萨、江孜两个业余演出队,参加演出的还有门巴族6人,洛巴人4人”[5]。共5场晚会61个节目。“有歌、舞、说唱等。包括弦子、锅庄、山歌、牧歌、多谢、卓谢(牧民歌舞)、热巴(铃鼓舞)、卓(直译为鼓),有舞有歌,主要是舞蹈、折嘎(藏族一种说唱形式)、堆谢、囊玛以及小歌剧、小演唱等等”[6]

会演结束后,召开了为期3天的群众业余文化工作座谈会。

该次会演,“是西藏有史以来第一次群众艺术会演,对西藏人民震动很大,影响极大。”[7]

2.吉林省

4月27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举行了全州群众业余文艺节目选拔演出会,“计有五县一市的群众业余演员54人参加了演出。初步选拔了11个节目,其中舞蹈5个,声乐演唱5个,器乐演奏1个”[8]

3.广西僮族自治区

6月,广西僮族自治区举行全区会演,自治区在民族地区活动的三个采风队和部分农村文化工作队都参与了辅导和节目选拔工作,自治区还组织了歌舞团、文联的干部下去帮助工作,“在少数民族较多的百色、柳州、南宁各专区已于5月11日、5月29日、6月 5日分别举行了会演”[9],广西僮族自治区于6月19日举行了会演,“以侗、仫佬、毛南、瑶族的多声部民歌及歌舞等节目参加全国会演。”[10]

4.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于4月组织了辅导小组,在地区领导下,到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盟去进行辅导与选拔工作,并举行了小型会演。

6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举行全区会演,并召开群众业余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

5.贵州省

3月21日至31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举行农村业余文艺观摩会演。16个县的270多个苗、侗、布依等民族农民自编自演了151个节目”[11]

6.甘肃省

7月11日至17日,甘肃省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化艺术观摩演出及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在兰州举行。参加人数共计143人,其中参加观摩演出的有临夏、甘南自治州、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6个代表队,包括回、藏、蒙古、裕固、东乡、撒拉、哈萨克、保安、土族、汉等10个民族125人,演出了54个节目。18位少数民族地区州、县(市)文化部门代表参加座谈会。通过此次观摩演出选拔了18个优秀节目,32名观摩演出代表参加全国的会演。

其中,在甘南地区流传的一种舞蹈———甘孜踢踏,是被前来采风的学者们非常看好的一个剧目。他们这样评价甘孜踢踏:“倘若爱尔兰踢踏、西藏踢踏踏出了风格,那么甘孜的踢踏就舞出了它的风采”。

根据西藏的笨教法王扎西敦珠的《笨教源缘明境》中记载,甘孜踢踏舞与藏戏大约在公元8世纪至9世纪传入甘孜。甘孜踢踏不同于西藏踢踏,也不同于爱尔兰民族的踢踏舞,与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好莱坞歌舞片中经常出现的踢踏舞更是不尽相同。甘孜的踢踏舞风格粗犷豪迈,它并不只强调舞者的脚上功夫,更注重他们手上和身上的动作,从而形成了热情奔放的甘孜人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初期传入甘孜的踢踏舞,踏步动作多,手臂前后摆动,动作单调,舞蹈的表演技巧受到限制。但到了民国初年,踢踏舞经过当地舞蹈家的加工,在手腕的摆动和踏步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表演这种舞的演员皆为男性,他们一般都是在每年秋季丰收时进行表演,以求四季丰收的寓意。

7.四川省

四川举行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会演。彝、藏、羌、苗等8个民族的180多名业余演员演出了95个节目,其中59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

8.湖南会演情况

7月,湖南省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会演在长沙举行。土家、苗、瑶、侗、壮、回、维吾尔等7个民族的140多名业余演员,演出了56个舞蹈、歌舞、表演唱、器乐和曲艺节目。

表2-1 各地调演部分情况表

img11

当各地区经过深入调查,辅导加工,审查之后,“于11月19日到24日及演出前夕,中央领导小组和音协、舞协的一些负责同志审查了西藏、内蒙古、湖南、黑龙江、吉林、甘肃、四川、宁夏和辽宁九个代表团的六个晚会的140个节目,其中歌曲41个,舞蹈35 个,其他(包括曲艺、戏剧片断、器乐等)64个”[12]。这些节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其中宁夏代表团在群众化方面比较突出(作品来源于传统民间素材);四川代表团自编自演的节目较多;吉林代表团节目质量较高;内蒙古、西藏节目演出效果强烈。

地方会演不但挖掘出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筛选出大量的优秀节目,同时为地区间各个民族交流经验、开展活动提供了契机,举办会演这种音乐活动模式已然成为地方上发掘人才、搜集艺术品种、推广文化、发展文艺的重要手段。

img12

图2-1 土家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选场《骂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