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国文艺汇演在北京的金山上演出

全国文艺汇演在北京的金山上演出

时间:2023-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会演始末1964年11月26日,“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此歌经电台播放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以这样说,观摩演出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发展的方向,即“革命的内容,民族的形式,业余的特点”,顺应着国家的文化政策。观摩演出结束后,为让更多的京城大众能够欣赏到各民族的精彩表演,
会演始末_华灯下的田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研究

(二)会演始末

1964年11月26日,“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参加大会开幕式的中央领导有: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以及有关负责人沈雁冰、张经武、周扬、徐冰、傅钟、江青、刘春等人。”[18]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代表文化部和中央民委致开幕词。陆定一副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了重要的讲话。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的业余演员代表也作了发言。

img14

图2-2 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会场

而可以与这些国家领导零距离的接触让许多的演员们激动万分,当年的一位参演者,只有15岁的年轻姑娘马秀英回忆:

当时我们激动极了,个个都泪流满面,“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大会堂。周总理握住我的手关切地问道:“宁夏西海固人民的生活现在好了吗?”,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紧握着总理的手久久都不愿意松开。第二天,总理与我握手的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的版面上,我到照相馆去时,里面的人都说这不就是和总理握手讲话的那个小姑娘吗?我听后开心极了。

今天的马秀英是宁夏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回族舞蹈编导。

而在演出之前,周总理对所有的节目做了审阅。当他听到18岁的藏族年轻的女歌手雍西在演唱她准备的节目《北京的金山上》时,突然有所沉默。

原来这支在会演上准备演出的歌曲节目改编自藏族一首古老的酒歌———《山南古酒歌》,藏族酒歌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民间歌曲,有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藏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每逢传统节日、亲友聚会或举行婚礼时,人们以辈分大小为序围坐在藏式方桌旁。斟酒人一般由妇女担当,按年龄大小轮流给每人斟酒,并载歌载舞。饮酒人则要按照歌声和词意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名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喝三口酒、干杯等程序。

而这支《山南古酒歌》本是多被藏族同胞们用于本民族的宗教仪式中,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1961年,当进藏工作的汉族独唱歌手常留柱听到这首《山南古酒歌》中的几句歌词:“在北京的金山上,吹起了金色的号角,不知是谁在吹啊,听得人心里非常高兴。”觉得非常好听,于是他向苍溪的老艺人扎西专门学了这支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扎西为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深情厚谊,又亲自为这首歌编了新词。歌词为:

北京的金山,光芒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向社会主义的天堂。

后来扎西给这支歌重新定名为《北京的金山上》,演员常留柱就成为这首作品的首唱者,多次在西藏范围内演唱,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1964年全国文艺汇演在北京举行,按规定必须是业余歌手进京参加,常留柱因为他专业的身份不能参加会演。于是后来经过层层筛选,18岁的藏族姑娘雍西成为代表到北京演唱这支歌,同时她也是这首作品的第二位演唱者。

让周恩来沉默的原因是歌曲结尾这一句:“走向社会主义幸福的天堂”,这句歌词本身显然还带有脱胎于酒歌那明显的宗教色彩。当天演员雍西接到了周恩来的电话,周总理在电话中和蔼地问:“小雍西,《北京的金山上》最后这一句能不能改一下?”他慢慢向雍西和其他演员们解释了要修改歌词的原因。

当天晚上,雍西和西藏代表团的团长和老师们都很着急,一夜没休息好,但也没有想出更合适的歌词来。第二天早上,周总理又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这首词能不能改成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大家听后,欣喜万分。周总理的修改,使这支古老的歌谣从立意上产生了升华,“向”改为“在”,让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历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准确化;以“天堂”代之“大道上”,则使得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少了原来的宗教色彩。

他们立刻将歌曲重新排唱。过了一天,周总理又专门来到西藏代表团演出的地方京西宾馆来听雍西试唱重新改过词的歌。当总理听完后紧紧握住雍西的手说:“改的很成功,谢谢你。”

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西藏录音,建议此歌由藏族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歌唱家才旦卓玛来演唱。此歌经电台播放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才旦卓玛的歌喉高亢嘹亮,悠扬婉转,犹如天籁,经过她的演唱,《北京的金山上》立刻成为一首家喻户晓、令人难忘的优秀歌曲,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永恒经典。[19]

而那个被周总理亲切称呼为“小姑娘”,来自西藏昌都的歌手雍西在唱完这支歌后成为一名专业歌手,她在20世纪60年代参军,正式由一个业余歌手成为西藏军区文工团和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的歌唱演员。她也是当今著名女歌手韩红的母亲。

img15

图2-3 藏族女歌手雍西,她是当今著名歌手韩红的母亲

从11月26日至12月10日,在首都先后进行了22场观摩演出,共演出250个文艺节目。各族业余演员们表演了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多种形式的节目。这些节目是各地在几年来大量新创作的业余文艺作品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业余艺术所特有的短小精悍、同劳动生活紧密联系、为群众喜闻乐见等特点,艺术风格多样,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其中有许多节目是由业余演员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表达了演员们的真实情感。

可以这样说,观摩演出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发展的方向,即“革命的内容,民族的形式,业余的特点”,顺应着国家的文化政策。

许多优秀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好评。如,内蒙古的《牧马英雄》(蒙古族的好来宝)、《女民兵》(蒙古族的舞蹈)、藏族的《丰收舞》、广西的《春插》(僮族舞蹈)、宁夏的《数花》(回族表演唱)、《黄河船夫号子》(回族歌舞)、新疆的《金色的著作》(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吉林的《顶水抗旱》(朝鲜族舞蹈)、四川的《阿苏巴底》(彝族说唱)、《金色的北京城》(藏族民歌)、云南的《边疆人民心向党》(舞蹈)、贵州的《电灯歌》(苗族飞歌)、湖南的《汽车开到荆竹寨》(瑶族民歌)、青海的《欢庆通天河上架金桥》(藏族舞蹈)、甘肃的《贫下中农骨头硬》(回族花儿)、湖北的《油茶献给毛主席》(土家族民歌)、辽宁的《人民公社是金桥》(满族民歌)、黑龙江的《水上民兵》(赫哲族舞蹈)等。

观摩演出结束后,为让更多的京城大众能够欣赏到各民族的精彩表演,于12月13日开始举行联合公演,将17个省区的节目再次精选,组合成四个晚会,共计100多个音乐、舞蹈、曲艺、戏剧节目,分别在民族文化宫礼堂,二七剧场,青年艺术剧院剧场、五道口俱乐部轮换演出,总计38场(见表2-3)。截至12月22日,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一批优秀节目,在首都经过连续十天的公演,使四万多名观众在思想上受到鼓舞和教育,在艺术上获得强烈的感染。剧场公演后,再由各代表团按照观摩演出的晚会形式分别到首都工厂、学校等单位演出,使更多的群众能够看到这次会演节目,并受到首都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赏,而这一深入基层的举措,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文艺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际功用。如此范围广泛的展演可谓是轰轰烈烈,体现了那一时期的特殊风采。

img16

图2-4 辽宁满族女生独唱《人民公社是金桥》

img17

图2-5 广西僮族舞蹈《春插》

img18

图2-6 广西瑶族舞蹈《瑶寨欢歌》

表2-3 联合公演安排情况一览[20]

img19

续表

img20

具体的音乐实践与国家政策合拍是“音乐为政治服务”的最好体现,让各族人民体认到国家政策的优越,对参加观摩演出的人员在会演期间的具体活动作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学习当前有关国内、国际形势的报告和文章,以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交流业余文艺创作等方面的经验,同时结合学习进行各种参观活动。

表2-4 会演期间各族演员活动情况一览[21]

img21

续表

img22

会演的进行过程中,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重视。其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代表,与代表们合影留念。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看着这张已经被载入史册的照片,依稀感受到那份庄重、和谐、幸福的场面。

会演历时33天,于12月29日下午隆重闭幕,周总理参加了闭幕式,乌兰夫副总理在闭幕式上作了讲话。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地的代表和内蒙古“乌兰牧骑”的代表相继作了发言。这次堪称少数民族文艺发展史上空前盛举的观摩演出会,包括观摩演出、公演和慰问演出达到上百场,200多个优秀的音乐、舞蹈、曲艺、戏剧节目。集中展示出各族劳动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革命热情,创作智慧和艺术才能。50多个少数民族的节目的风格情调,各自带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充满着乐观、自豪的气魄,明快健康,显示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img23

图2-7 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2月27日接见各族演员代表并合影留念

为总结以往少数民族文艺工作的优劣得失,“更好的认清文艺发展形势,交流经验,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措施,以便全面推动和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活动”[22],会演闭幕后,中央及地方的领导、各地演员代表、专业工作者及专家学者进行了长达15天的工作座谈会议。

img24

图2-8 云南白族曲艺大本曲《试验田中一枝花》

img25

图2-9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庆丰收》

img26

图2-10 宁夏回族民歌表演唱《数花》

img27

图2-11 贵州布依族舞蹈《绣幅人民公社好》

img28

图2-12 湖南代表团苗族女生齐唱《站在苗山望北》

img29

图2-13 西藏代表团演出的表演唱《织氆氇》

img30

图2-14 四川代表团演出的彝族说唱《阿苏巴底》

img31

图2-15 新疆柯尔克孜族民间乐器考木孜弹唱《伟大的祖国》

img32

图2-16 福建畲族小演唱《难为迎亲伯》

img33

图2-17 云南景颇族乐器吐良独奏《景颇山歌》

img34

图2-18 贵州仡佬族舞蹈《毛主席像太阳》

img35

图2-19 贵州水族女生独唱《水家歌唱毛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