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29日,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大学召开。论坛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新闻论坛》杂志社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余所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及研究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
一、本届论坛规格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迄今为止,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已经办到第五届。在2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五年来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成果的积累,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国民族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会议组织。目前,论坛的理事单位已达到二十多个,大部分民族类院校都已加入。论坛将始终以“传播·团结·发展·和谐”为主题,继续探讨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壮大的经验,为政府部门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为论坛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沿边开放的经济带,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的屏障,做好内蒙古的信息与新闻传播,对于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他还提出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努力做好民族地区的信息与新闻传播,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张吉维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的创建历史和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历程,他强调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外界对少数民族的认知,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他希望此次论坛能够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创生出新的理论成果。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肯定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民族地区在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稳定等方面面临着重要的现实问题,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在研究中予以关注。他同时为论坛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1.要更加贴近实际,加强研究的实用性;2.逐步扩大范围,吸引更多院校、媒体人士和相关部门人士参加,形成产学研一体化;3.注重体现学术性,体现学术成果的咨询功能,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建设;4.加强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
二、设立内蒙古专场,形成新的研究团队
本届论坛设立了内蒙古专场,鄂尔多斯日报社副主编马利军对鄂尔多斯日报社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向与会者作了详细介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万生云、刘艳婧、塔娜、马骐向与会者展示了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
万生云在《新闻照片中的当代蒙古族形象——以网络媒介中的新闻照片为例》中,对新华网、新浪网、内蒙古新闻网中的新闻图片进行抽样统计分析,总结出媒介中的蒙古族形象的基本形态,并对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
刘艳婧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SWOT态势分析》,对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进行SWOT矩阵分析,并以此对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的战略规划提出了以下策略建议:1.突出民族特色,塑造品牌优势;2.明确市场导向,扩大出版规模和发行范围;3.依托数字技术,拓展出版形式和发行渠道;4.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产品开发和选题策划能力;5.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市场跟踪和读者服务体系;6.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对外战略合作;7.成立专门的民族文化出版研究机构,产学研并举;8.借力文化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
塔娜在《从“自发”到“自觉”——蒙古族传播思想的发端》中,融汇了历史、社会等因素全面地体察中国社会特殊的传播问题,阐释了传播思想是人们对于“传播”这一行为的认知、解释或见解,是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新角度的看法。她指出,蒙古族的传播思想限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之同时期汉民族的传播思想发展较晚,虽然蒙古族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口头传播家族系谱与关于成吉思汗声望事迹的活动,但这些都是掺杂在其它社会活动之中的自发传播活动;而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自觉的传播活动是以个人的自觉为发端的,并以服务于新帝国的行政统治为核心。
马骐在《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的理性话语建构》中,对《百姓热线》节目进行了样本分析,认为《百姓热线》所构建的“理性”话语模式和平等的话语平台作为主流媒体的品牌栏目不断践行“走转改”,不断让自己“接地气”、“近民生”、“晓民意”的结果,也是民生新闻节目不断升级,越来越富于智慧和理性的表现,已成为民生新闻访谈栏目走向深度、走向社会前沿的发展方向。
三、业界与学界结合,研究密切联系实际
本届论坛继承了论坛一贯以来贴近实际,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邀请了媒体人士参与,介绍业界情况。在开幕式上,内蒙古日报社副社长包木仁高级编辑介绍了内蒙古信息传播的现状,他指出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的历史和现实成就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内蒙古的新闻信息传播深深依植于这篇土壤。他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多方关注与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内蒙古的新闻传播事业建言献策,为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开辟理论通道。
《新闻论坛》杂志主编陈玉文作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与思考》的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和《新闻论坛》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指出《新闻论坛》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以民族新闻为重点,积极宣传民族政策,承担文化传播职能,为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学界的研究也紧密联系业界实际。在大会的主题发言阶段,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作了《内蒙古盟市新闻事业的现状及对策》的发言,他概括了内蒙古盟市新闻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并针对内蒙古盟市新闻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1.政策上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扶持力度;2.经费上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投入;3.人才上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支持。
在分论坛上,多数研究内容围绕着新闻传播业务进行,如郭志菊《〈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报道的内容分析》,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对改革开放后〈纽约时报〉内蒙古报道的内容分析》等,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有关新闻报道进行实证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主题突出,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8月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的分论坛上,参会人员围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与新闻传播年度发展概况,信息与新闻传播业发展,舆情分析及舆论引导机制,民族形象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研究,数字传媒技术、媒介融合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状况与策略,跨文化传播等论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研讨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研究范围涉及民族信息传播的各个领域。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研究
对传统媒体的研究依然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主题。南长森、李青林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报业市场化的传播特征》,在混合背景中论述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报业受市场经济影响所表现的地理特征和市场逻辑对报业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并指正了部分报纸传播功能缺失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徐健在《边缘与中心——广西瑶族地区广电事业发展现状与出路》中指出,广电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广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其广电事业还有待更大的关注与投入。广西的瑶族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广电事业发展落后,如何由边缘转为中心,须结合广西当前广电发展现状与问题,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改变内容制作与播出方面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倾向,进而推动广西广电事业的发展。
几位台湾学者的研究也围绕台湾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展开。林福岳在《台湾原住民族纸媒发展与社会变迁》中谈到,纸媒是台湾原住民族自有传播媒体的发展根基,是台湾原住民族自我觉醒历程初期的主要媒体形式。他针对台湾原住民族自有媒体当中的纸媒加以深入探究,审视原住民族自有纸媒发展过程,观察原住民族传播媒体运作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纸媒作为原住民初期自有媒体所带来的影响。
雷水圳的《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传播权研究——以“原住民族电视台(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为例》,介绍了台湾“原住民族电视台”的发展概况。
都翔蕤在《内蒙地区新媒体发展与传播趋势研究》中谈到,新媒体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少数民族地区传媒发展水平较低,缺乏有影响力的媒体,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舆情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敏感性、难控性等特点。因此,内蒙地区的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本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舆情生成规律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使新媒体发挥传播民族信息、解读民族政策、推动和引导重大议题走向方面的控制力和穿透力。
(二)民族新闻理论研究
民族新闻理论研究主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展开。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白润生教授做了《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强化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发言,指出要实现中国梦,要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紧迫感,认清形势任务,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注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队伍建设,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强化少数民族新闻研究。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高炜教授作了《有关信息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研究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关注民族政策,大力推动学科发展。
(三)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是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李端生在《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传播》中指出,我国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这些地区重要和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以符号和实物的形式存在着,通过旅游化方式对民族地区的非遗进行传播,这是传承和保护它们的有效途径,在当下具有多重现实价值。为了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的非遗传播,可以从符号化精品打磨、多元媒介力推、精妙观赏解说、购买竭力促销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注意对民族地区非遗大众媒体传播与实物人际传播两种基本方式的分合运用。
黄迎新、田娜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地理标志应用研究——以湖北武陵山区非遗生产性企业为例》中,具体阐释了湖北武陵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主要是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遗产项目实施生产力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必然应用地理标志。论文涉及的1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企业中只有6家应用了地理标志。地理标志的应用比例较低,主要是因为有的地方政府的应用意识不足、宣传不到位,商标使用中有一些法理性矛盾,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法律修订、创建联合工作机制、政府加大宣传与引导等意见。
江昀、傅斌的《信息社会化背景下的羌族财富观研究——以四川北川羌族为例》,从社会学和传播学交叉研究的视角,比较全面分析了信息社会化背景下的羌族社会的财富观——勤俭节约,细水长流的财富观;精神消费重于物质消费的财富观;先神灵后自己的财富消费观;反对资本积累的财富观——及其表现方式。揭示了羌族社会的民众可能和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经济学”和财富观念,羌族的财富观念是羌民族文化的内核,也是信息社会化背景下羌族社会相对稳定的文化要素这一规律。
陈峻俊、刘小军的《大众传媒对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认为目前武陵山区虽然已构建了从自治州到市、县、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内的多层次、多种类、多媒体融合并存的多样化信息生态环境。但纵观武陵山区的信息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仍然是武陵山区的主流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巨大潜力,需要与传统媒体联手,传播本民族文化。
(四)新闻史研究
有关新闻史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研究较为细致深入,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意义。张丽萍在《试析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绥远省党政报纸的抗日宣传》中,选择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绥远民国日报》和《绥远日报》这两份国民党绥远省的党政机关报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两份报纸在抗日问题上置国民党中央“诉之国联”、“待公理之裁决”以及“攘外必先安内”的宣传基调于不顾,运用标语和口号、社论和短评表达鲜明的抗日立场,借助新闻标题和要人题词巧妙表达抗日主张,副刊部分更成为发表抗日文艺的重要阵地。与当时其它地区的省级党政报纸相比,《绥远民国日报》和《绥远日报》在抗日态度的坚决、抗日言论的大胆方面十分突出,令人印象深刻。她认为,两份报纸在抗日问题上之所以与国民党中央的抗日政策出现背离,既与绥远省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关,也与国民党中央对绥远党政报纸的控制力量较弱有关,也是全国民营报刊抗日舆论积极影响的结果。
(五)危机传播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危机传播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中的重要主题。邢渊渊在《新媒介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分析》中指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引发国内外的共同关注,媒体在解决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承担着引导舆论的职责。在新媒介环境下,这种引导面临困境。媒体能够引导舆论的一个理论支持是议程设置,但在新媒介时代,议程设置有了新的补充,即议程融合。媒体引导舆论设置议程必须考虑社群议程,意见领袖的作用也不应忽视。受众作为一个群体,有群体心理的共同特点,媒体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设置他们容易接受的议题,从而引导舆论。最后利用网民评论也可以成为一个引导舆论的手段。
马强在《抢盐事件中新媒体谣言社会动员分析》中,以2011年3月中旬的抢盐事件为切入点,研究新媒体谣言的传播特点。新媒体社交网络能够使参与者结成特定的群体,群体成员的互动频度和群体间的亲疏关系将影响谣言的传播速度与范围,对集体行为的产生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传统媒体公信力弱化等方面影响新媒体谣言的社会动员效果。普通大众受新媒体谣言的影响很大,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行为具有突发性和非理性。新媒体自净能力增强以及传统媒体介入新媒体社交网络,对谣言引发的社会集体行动具有平息作用。
高欢欢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内蒙古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中指出:近年来内蒙古民生新闻栏目办的有声有色,对社会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力,在发展中形成自身的特点,日益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内容肤浅、琐碎,民族特色不足,同质化严重,价值取向偏离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内蒙古民生新闻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媒体要艺术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去,壮大主流舆论,及时提高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
刘向群、文俊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信息传播》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对防减灾工作高度重视,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也不断优化。在灾害来临之时,各传播媒体和信息传播机构利用各自的平台和渠道,及时发布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在防灾、避难、减损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虽然地处边远,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但各个地区能够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在危机来临的紧要关头,将信息送达受灾害威胁的群众。
刘寒娥在《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研究》一文中指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网络舆情危机,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其所产生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成为众多主体关注的焦点。文章围绕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的内容、特征来揭示其生成动因与演化机制,进而提出了应对机制的构建思路及舆论引导策略。
(六)传媒与社会研究
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论域之一。杨星星、孙信茹的《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将乡村社会变迁置于媒介化社会的基本背景下,认为关注社会群体或个人的社会结构变动、经济生活发展、文化差异及变迁等问题时,应该把媒介及其传播活动纳入到考量的范畴之内。论文以几个深入调研的个案为基础,观察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及传统乡村社会转型的不同路径或方向,尝试发现和解析媒介与乡村社会生活互动、变迁的一些基本规律。
刘新利的《政治传播中的传播失灵——以领袖像进寺庙为例》,通过文本分析和小范围的调查认为“领袖像进寺庙”这一政治事项出现了传播失灵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信息的短缺、失真和扭曲。造成“领袖像进寺庙”这一传播事项出现传播失灵的原因是传播内容的偏差,政治主体“对领袖像进寺庙”的主旨说明不够充分,大众传媒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检测传播效果的职责。政治传播要规避传播失灵,对于政治主体来说,要对政治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噪音和干扰进行预期并且要利用大众传媒对传播主旨做充分的说明,在传播形式上要做到“去政治化”;对于大众传媒来说,要呈现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以便承担起对政治传播全程监测的重任。
徐晓红在《民族地区农民媒介素养与优化农业科技传播关系分析——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湘西州为例》中指出:生产力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尺,当今生产力水平更多体现在信息处理能力上,也就是公民的媒介素养上。农民具备良好媒介素养,才能自觉积极地参与农业科技传播,运用其传播的信息与知识,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这就是媒介素养与农业科技传播之间的因果辩证关系。理顺并处理好这种关系,能发挥农民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将传播的效应转化为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强劲生产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李文竹在《彝族公益组织微博传播策略研究》中指出:微博的兴起与发展为公益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使公益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公益事业一直都是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传播在少数民族信息传播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研究中她以新浪微博中的彝族草根公益组织的微博为研究对象,以形象传播、信息传播、公众沟通为研究架构,分析彝族公益微博的传播策略,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七)对外传播研究
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中,关于国家对外传播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做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国家对外传播责任》的发言,指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在国家对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他以西藏对外传播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传播困局的关键因素和基本责任,探讨了内外传播的一致性,强调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历史使命。
刘小三在《西藏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中指出:作为国家对外传播战略一部分的西藏对外传播,面临西方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壁垒”,西方受众的想象心理与现实差异和本质主义与构建主义形象观的对立等现实困境,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客观看待,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调适”,以恰当的方式消除中外、中西对西藏形象呈现和认知的鸿沟,实现西藏对外传播的战略目标,服务于国家利益。
刘建华在《论文化差异影响传媒国际接受的机理形态》中指出:在对外传播与文化贸易中,文化差异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影响国际传媒产品的消费者接受,有特殊的发生机理,并呈现不同的机理形态。
闭幕式上,郑保卫教授总结了本次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1.本届论坛进一步明确了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2.完成了此届论坛的研究任务;3.培育和形成了新的研究团队。同时,他为论坛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1.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实效。要善于瞄准民族传播领域国家急需,社会急需,群众关注,政府关注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设立项目,设立课题。2.进一步促进共识,推进合作。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新闻传播团队建设,加强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派建设。3.进一步壮大团队,扩大影响,尽可能掌握民族信息传播的话语权,提高学术影响力,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根据论坛组委会的决定,下届论坛将于201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