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概念描述
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主要包括:贵州省的黔西南自治州、六盘水市、安顺市—云南省的文山自治州、红河自治州、曲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百色市。关于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概念,可作如下定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盘活生态资源存量,严格遵循流域内的大自然属性和大自然规律,对流域内的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发展进行系统的时空布局,从高起点的整体规划入手,构建优化的生态文明体系、科学的生态经济、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体系、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体系及繁荣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体系。
黔、滇、桂三省(区)南北盘江流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旅游资源丰富奇特,但是由于各省(区)之间、各省(区)内部之间行政界线的割离,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资源开发存在利益冲突,加之各自为政,缺乏环南北盘江流域合作发展的整体规划,该流域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没能得到根本好转。因此,构建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基本原则,首先,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不以耗竭生态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次,关注民生、综合治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文明为本,围绕改善民生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再次,统筹管理、合作共赢。加强地区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建设互补互促的产业生态链,实现南北盘江流域内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总量增长协调共进。最后,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通过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规划,确保南北盘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战略意义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探索其协作圈内经济社会合作发展路径,这实际上是探索欠发达地区的石漠化治理路径选择。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宗旨是加快生态经济区域合作发展进程,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南北盘江流域位于珠江流域上游,是典型的石漠化连片区,生态经济状况在中国生态安全结构中具有特殊性,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与“泛珠三角”有共同点,但有本质区别。从中国大西南珠江流域生态安全的视野看,南北盘江流域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是珠江三角洲水质调节的重要源泉,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水源供给地。南北盘江流域无论是地质地貌、地理气候、民族文化,还是生态资源分布、交通网络格局、生态产业基础,都具有同轴(把南北盘江定位为两条生态轴)、同质性。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并通过公共政策选择,使之上升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这将有效地化解三省(区)南北盘江流域生态治理和共生资源保护、开发的行政边界政策、利益的矛盾冲突问题,实现黔、滇、桂三省(区)南北盘江流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从而创建生态平衡、资源互补、产业关联、物流互通、市场互为、经济互惠的共赢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