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

年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

时间:2023-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科专家怒江行2015年6月14日至18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云南社科专家怒江行”活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对近年来独龙江乡帮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认为成效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年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_云南社会科学年鉴2016

社科专家怒江行

2015年6月14日至18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云南社科专家怒江行”活动。活动中,11名社科专家分为四个调研组,分别对“突出优势,探索怒江跨越发展新路子”“独龙江帮扶模式的创新性及实践意义”“高德荣精神的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怒江绿色生态价值体系的地位、作用、前景及政策建议”等4个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项调研。

在6月15日的专家座谈会上,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表示,怒江是云南一个特殊的州,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州情的特殊,具体来看是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特殊,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特殊;其次是怒江州的困难很特殊,这里的贫困面大、问题深,很多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最后是需要有特殊的措施来解决怒江特殊的问题,这需要内外合力、虚实兼顾、长短结合来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解决方案。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对此次“社科专家怒江行”提出了希望,各位专家应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发挥“智囊”的作用,从不同角度进行怒江问题的梳理和解决方案的研究,为怒江接下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再造新怒江做出贡献。

在6月18日举行的“云南社科专家怒江行”暨怒江发展高端论坛上,通过对怒江州经济发展形态的调查研究,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施本植教授总结了怒江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自然要素丰富但高等发展要素稀缺,总体水平低。针对怒江州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本不足、开发与保护相矛盾的问题,施本植提出的建议是:“怒江州应当选择阶段跨越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作为跨越发展目标。”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振伟教授提出了为实现怒江跨越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主要的措施包括:发展金融微循环组织体系、发展环境保险、建立多层次特色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完善大病保险制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对近年来独龙江乡帮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认为成效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郑宝华指出之后的工作重点是:“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应该更加深入了解村情,明确帮扶对象,推进民族整体与个体协调发展。”

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迎教授认为独龙江地区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资源指导之下。为规避经济发展给资源带来的风险,肖迎提出的建议是:“对资源要理性开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适度旅游业,内外联动使独龙江的优势资源得到有效转化。”

贡山县老县长高德荣在工作中心系群众,扎实肯干,为民谋福,是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独龙之子”。在深入贡山县基层了解干部工作、人民生活情况后,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何天华颇受启发,他将“高德荣精神”总结成“四个为”:为党分忧、为民谋福、为官扛责、为人当拼。何天华认为“高德荣精神”是需要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在今后更长的时间里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的,理论需要转化为实际作为。

省社科联副主席戴世平认为“高德荣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根植乡土、深情为民、用心干事、勇于开拓、清正为官的干部形象。戴世平还指出,学习“高德荣精神”具有信仰上的意义、民族文化与革命文化相结合的意义。高德荣树立了一个好干部的模范形象:政治过硬、百姓信得过、靠得住。

对“怒江绿色生态价值的地位、作用、前景及政策建议”这一课题,云南省林科院院长杨宇明教授认为,怒江生态环境呈现出丰富多样却又脆弱、容易受到破坏的特点。因此,改变观念、创新思路、制定绿色发展策略是怒江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树立培育生态资源的理念和森林创造财富的新价值观。杨宇明指出了几点具体举措:进行生态恢复工程,推行林下种植规划,开发如牡丹花油、沉香、牛樟芝等特色生物资源高价值产品。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段昌群教授指出,生态特区的建立是破解怒江问题的核心命门。他认为要把国家定位和需求变为发展资源,要打造“怒江的就是生态的、环保的、绿色的、民族的”生态品牌。所以要大胆创新,抢占先机,敢为人先,全力申请和鼎力创建国家生态特区。

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唯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大量实拍图片论证了怒江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旧比较落后的现实,她认为要加快创建文明州,需要解决人力、财力的基础问题,还要加快文明细胞工程的建设,对污水、垃圾的处理,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要加强;将文明建设纳入考核指标,进入基层开展生态文明科普工作,合理布局工业,确保空气质量安全,尤其兰坪县的土壤评估和污染治理工作需要逐步开展。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许晓毅以“人口迁移和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了论述,她认为人口相对过多和资源需求增长过快导致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应加快城镇化步伐。

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代表专家组,从怒江发展定位、路径、方式、前景四个方面做了最后的总结,并对怒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呼吁:解决经济需先解决交通这一瓶颈问题;退耕还林需有补偿机制;要给予怒江足够的发展空间;应对怒江的教育给与特殊政策;将怒江放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位置;怒江特有的民族文化保护应放在国家层面给予特殊扶持。

在听取完11位专家就此次调研的四个主要课题的总结后,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怒江的经济发展需要考虑人民意愿、时代要求、市场支撑和制度设计。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童志云指出,目前怒江州的发展思路是严格划定自然保护区,将破坏的地方进行恢复,对污染进行逐步治理,目前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希望结合此次专家组的建议,继续完善怒江发展的策略。

社科专家保山行

2015年8月21日至26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云南社科专家保山行”调研咨询活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大学的15位知名学者和专家参与了活动。

活动历时6天,专家组对保山全市五县区、三个园区的28个调研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在26日举行的专家咨询会暨保山发展高端论坛上,集中就保山“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文化建设三个专题进行研讨。

对保山如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作用,专家们从国际和地区形势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造福各国人民,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保山面临的重大机遇。

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研究员对保山在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深刻论述,提出,作为极边第一市的保山,在未来国家全方位向西开放战略中将成为重要的窗口和前沿,作为中国东西分界的“胡焕庸线”一极的腾冲,正是中国从黑河到腾冲东北—西南走向的标志性极地,又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全方位开放的第一站,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边城、边地只是相对的地理概念,相对于中国内地和南亚东南亚两大地理板块而言,保山正在其核心区和枢纽上,将会融入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大潮之中,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大繁荣。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磊教授就保山围绕国家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战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刻论述。从历史、区位和理论层面上做了分析。他认为,保山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具有“前沿”“战略支点”“门户”“通道”“窗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保山需要解决突破发展产业,调整工业结构的问题,使产品具有竞争力,让保山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显现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王玉主研究员提出了“市场主导理念”,并对保山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出了建议:利用好保山区位优势,抓住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这两大通道、两大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位置;争取政策支持渠道,从国家层面争取资金、贸易、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原副巡视员杨烨研究员提出了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保山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争取并推动国家和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尽快实施;统筹发展与开放,推动产业发展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发展水平;发挥沿边优势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与合作;促进与相关国家共同实现“政通、路通、商通、钱通和心通”;支持企业走出去寻找市场和资源,寻找公平的经营环境,实现多方共赢;创新对外开放的形式,营造更佳的开放环境。

对于保山的现代物流发展问题,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冉文学教授指出,应发挥澜沧江、金沙江航运的经济价值,使其连接昆曼经济走廊,金沙江航运连接华中、华东经济发达地区,对拓展保山物流渠道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利君研究员指出,建设保山自由贸易园区,不仅可提升保山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跨越式发展,而且可加强面向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中国沿边建设自贸区和扩大沿边开放提供示范和经验。应充分发挥保山“开放前沿、关键节点”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推进保山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助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国际关系,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缅甸研究中心主任李晨阳教授深刻分析了缅甸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保山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的关联作用。

对于保山发挥“温泉之都”“珠宝之都”“休闲之都”三都品牌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应充分利用内外两个资源、两大市场,强化跨区域资源整合,以“保山—腾冲—芒市”三个机场,以及即将完成的高速公路网为依托,充分整合两地区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休闲康体资源和珠宝翡翠产业基地、沿边开放合作区资源,依托文化旅游中心区、结点,培育和拓展新的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云南第三条国际黄金旅游线路,推动旅游服务和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对于保山开发创意创新型文化旅游产品问题,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研究员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如古村落与“寻找乡愁之旅”、森林生态与“走进自然之旅”、温泉之都与“养心养身之旅”、珠宝之都与“购物寻宝之旅”、博南古道与“丝绸之路线性觅史之旅”、茶叶之乡与“品茗雅趣之旅”、抗战史迹与“爱国情怀之旅”、边地人文与“侨乡文化之旅”、寻根访祖与“契丹文化之旅”、史迪威公路与“中印文化互动游”,为保山旅游品牌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围绕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国家和云南省地方政府推动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指出,针对保山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文化旅游资源,强化“空间”在资源、市场集聚功能、角度配置资源,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结合各县(区)的资源和市场,强化分类指导,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将对保山未来文化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院长叶文教授提出了构建保山市以旅游、旅居体验为主要业态的滇西旅游核心区,开发设计旅居产品。

在突出保山市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上,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许南垣教授指出,应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利用“政府+企业+社区”共建模式,积极引导各县(区)社区居民参与到保山市旅游发展中。与此同时,要充分重视所有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拓宽社区参与利益分配的渠道。

在保山强化区域功能定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方面,专家们认为,保山应在担当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责任的前提下,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保山成为国家、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深层次结合、优良生态环境与富饶民族边疆同步发展的典范。

云南省林科院院长杨宇明教授指出,保山应充分利用好高黎贡山这张名片,加大对高黎贡山的宣传,打造高黎贡山品牌,让世界知道高黎贡山,让高黎贡山走向世界。

围绕深化“生态立市”的内涵,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段昌群教授指出,应引领和创新保山的生态化转型发展,按照“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把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贯穿到经济发展、脱贫致富、边疆治理、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等具体工作中,把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护起来,把受损退化的关键地区的环境恢复起来。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唯高级工程师指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应建立一套符合保山实际的长效机制。建立体现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将机制融合和贯通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产业、每一个部门,把具体的责任分解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规划地块、每一个建设项目。

在这次“云南社科专家保山行”调研咨询活动中,省内外知名社科专家、各学科领军人物深入保山市开展调研咨询,充分发挥了社科专家队伍作为“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保山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沿边开发开放、推进“五基地一中心”(小商品加工集散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数据存储灾备基地、新材料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社科专家临沧行

2015年12月1日至4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云南省社科专家临沧行”调研活动。

12名社科专家围绕“云南辐射中心建设与临沧沿边开放对策研究”的主题,深入到镇康县南伞口岸、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伞园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清水河口岸、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孟定园区、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就临沧在辐射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临沧与缅甸陆路联通问题、临沧与缅甸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临沧与缅甸跨境旅游问题、人民币跨境结算问题、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问题、临沧加快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问题、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问题、临沧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临沧与缅甸不定期开展文化交流问题、临沧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临沧推进信息化建设问题等选题进行了调研。

在12月4日召开的咨询会上,专家们围绕“云南辐射中心建设与临沧沿边开放”主题建言献策,专家们的意见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云南省政府参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贺圣达认为,要全面、立体地来看临沧在云南辐射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临沧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突出,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路便捷通道。在临沧对外开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内外关系,做到立足全省、全国,放眼缅甸及南亚、东南亚,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部条件,努力促进内外民心相通,切实把临沧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基地。

“要定位于西南物流的重要通道,同时成为旅游通道,这就要求大力开发相关的旅游资源。”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铁从历史、区位和理论层面上分析了临沧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的“前沿”“战略支点”“门户”“通道”“窗口”等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就临沧围绕国家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战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刻论述。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磊认为,“走出去”是临沧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临沧要充分重视“走出去”战略在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制定“走出去”战略规划;要培育有优势、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走出去”战略的空间范围、市场范围。

在人民币跨境结算问题上,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龙超认为,一要争取放宽目前“个人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额度的限制”;二要争取央行与缅甸银行签署双边金融合作协议,建立双边银行人民币结算平台,为双边大额贸易的人民币支付结算创造技术条件;三要推动银行金融机构自助服务终端向境外延伸,方便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四要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与缅甸开展双向人民币融资;五要开展边境经济合作区资产证券化服务,方便境外人民币回流。此外,应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内设立金融办,负责园区内的金融发展规划、协调管理相关事务;与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机制,逐步解决管理干部缺乏的问题;引进省外各类知名金融机构,解决金融业务人才不足问题。

“要找到临沧和缅甸的利益交汇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沿边开放水平,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对缅甸开放的辐射力。”在临沧与缅甸投资便利化问题上,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开放处副处长侯峰认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从临沧到腊戍的重要通道,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平台作用,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经贸发展。同时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临沧对缅北的经济影响力,要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睦邻友好合作,提升临沧对缅北的人文辐射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雷著宁认为,临沧处于中国和南亚、东南亚的交接点上,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绝不能让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阻碍临沧沿边对外开放的因素,应在建设大理至临沧的铁路和玉溪至临沧的高速公路的同时,争取修建临沧至清水河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乃至与缅甸协商,进一步畅通清水河至缅甸腊戍的道路,实现临沧与缅甸的互通互联。因此,要认真研究国家规划,充分掌握国家政策导向,争取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盘子。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研究员杨烨认为,从长期看,壮大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是临沧发展的根本,加快发展外向型产业,要实现自我提升和开拓市场两大突破;要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培育提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药业、林产品加工业、新型矿电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轻纺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八大产业来壮大外向型产业;要加强同国内其他地区的联合协作,积极引进外地资金、技术、人才,打造与临沧发展相适应的外向型特色产业;要加快培育外向型特色产业所需的各层次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确保拥有与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要制定稳定合理的扶持政策,优化体制机制,促进外向型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云南社科专家临沧行”活动,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针对临沧对外开放特别是对缅开放当中所涉及的问题,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做出了回答,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为破解临沧在对外开放中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社科专家元阳行

2015年4月7日至11日,云南省社科联联合元阳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了“社科专家元阳行”活动。元阳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提出了“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的调研主题,省、州(市)两级社科联根据活动主题,遴选了旅游学、生态学、管理学、民族学、文化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领域的专家11位。4月8日上午,红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伍皓同志专程参加座谈会,对元阳行工作提出要求,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维同志做了县情介绍。

专家们走访了元阳县箐口村、大鱼塘村、垭口村、阿党寨村、阿者科村等哈尼传统村落以及多依树、坝达、老虎嘴等3个核心景区及猛弄土司署、哈尼小镇等近10个调研点,进村入户收集直观感性材料,认真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调研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问题意识,结合调研的情况,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科学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方面,李克忠、王清华、角媛梅、胡金明、蒋亚兵、蒋小杰等几位专家谈到,要树立“保护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也是最好的保护”的意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切实让农户、企业以及政府共担保护、发展梯田的责任,合理地分享世界遗产的红利。一定要关注世居的哈尼村民是怎么想的,如果不尊重他们的真实想法,那么他们除了能够胜任梯田文化的创造者这一角色外,同样也能够胜任梯田文化的终结者角色。

对元阳如何围绕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建设排头兵、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定位,在国家战略下争取与梯田相关的政策项目,戴世平、李克忠、胡金明等专家认为,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唯一的以民族命名的世界遗产,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进入世界文化最高殿堂的品牌的优势,争取与梯田文化遗产相关的国家层面的支持,可以从国土资源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旅游部门等多个角度争取项目和经费投入。要加强对梯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这是获取国家财政转移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

角媛梅、胡金明、蒋亚兵、张红榛等专家认为,水是梯田的血液,文化是梯田的灵魂,农民是梯田的主人。梯田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水资源,应在独特的社会、经济、宗教体系下,形成一整套的相互支持的梯田耕作、森林和水资源管理模式。为保持梯田区内沟渠的渗水和生物生境功能,应该进行生态沟渠建设;在梯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应该大力恢复传统的分水木刻系统和沟长管理模式,以解决目前急剧增加的用水纠纷和矛盾,恢复和提高社区凝聚力;要对旅游业及关联产业对水土资源的需求做进一步研究,尽可能将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降到最低。

在找准农业及相关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发展绿色产业方面,程士国、角媛梅、胡金明、车明追等专家认为,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梯田红米要减少市场链条,让大部分利益为农民所有。农业部门要通过工具改革来降低劳动强度,教育、文化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需共同工作来培养新一代农民,并通过深度体验旅游来吸引志愿者和旅游者参与到梯田的维护当中,以保障梯田农耕后继有人;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依托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发展多种经营,与强势企业对话,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产业结构优化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元阳地理气候特点做好规划,科学布局,重点发展节水型农业。

在整合以梯田文化为核心的各民族文化资源,做强旅游产业方面,许南垣教授认为,元阳旅游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促进共赢与协调发展;加快旅游业升级换代和业态创新,积极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升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元阳,加大与完善基础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网。车明追主任认为,应以土司文化为内容,以电影、电视剧等为载体,弘扬哈尼文化,科学组织与运作会议节庆活动,展示元阳多民族团结和睦示范区形象。胡金明教授认为要做好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空间规划,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

在创新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蒋小杰副教授认为,当前,应注重从政府规划主导型的发展方式向民生意愿回应型发展方式的转型,倾听、尊重、回应农民的心声。要树立“经济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消除政府行政过程中村民作为政治人或道德人的前提设定;采取“走下去”的方式进行访谈和问卷,建立梯田区内公众诉求的征集汇总机制、生态旅游的游客诉求征集机制、电子化的公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依据民生意愿,深度挖掘哈尼梯田的旅游功能、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启智功能,探索梯田耕作村民的职业化转型;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提高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行政主管单位的级别、探索创建准政治型农民协会等方式,挖掘现行体制潜力。

社科专家通过对梯田保护、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把脉问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意见和建议,对元阳梯田申遗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社科专家镇沅行

2015年5月4日至7日,6月6日至8日,云南省社科联与镇沅县委、县政府分别以“提高人居环境,打造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和“大交通与镇沅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两次共同主办了“云南社科专家镇沅行”调研咨询活动。专家们结合调研情况,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对未来镇沅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产业发展方面,镇沅要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友好工业、加快发展现代低碳服务业。要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城镇,加大县城的植树造林力度,提升城市品位,注重建设集约节约型城镇。要以“森林镇沅”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打造普洱市绿色经济示范区核心区、旅游文化发展的核心区、“两山”扶贫开发示范区。

专家们认为镇沅旅游产业有发展潜力,但是面临的困难也比较突出。建议镇沅将一、二、三产有机整合,将“美丽乡村”与旅游发展结合,特色农业与旅游、创意、休闲产业结合,发展农庄经济,实现景城一体化。按照健康之旅、寻根之旅、养生之旅、原始之旅的发展思路,加强旅游点及民族文化产业开发,选取苦聪人相对集中的乡村建设苦聪人旅游村,让旅游者体验民俗文化、原始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范围内,适度开发千家寨景区,主打茶文化朝拜品牌;发展体验性强的深度旅游项目。建设覆盖哀牢小镇与镇沅旅游景点、重要功能开发区的公路网络,重新认识镇沅的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加大旅游服务业与文化创意业的结合。

林产业作为全县大支柱产业之首,其未来的发展,可以借全省森林规划设计调查的机会,将县里的规划、资源状况相结合,将合理合法的森林经营措施落实到每一块林地,使每一位林权所有者受益,从而促进全县林产业的发展。

玉临高速建成通车以后,镇沅县境内交通流分布状况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专家建议结合最新的产业布局规划和城镇规划,编制公路交通的专项规划,找出将来可能产生的交通瓶颈问题,从而为今后的公路建设或改造提供科学的指导。

通过两次调研咨询活动,社科专家对镇沅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玉临高速开通后,镇沅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以及镇沅将怎样借势发展,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措施,这些建议、措施将有力地推动镇沅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社科专家会泽行

2015年7月13日至16日,由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中共会泽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曲靖市社科联、中共会泽县委宣传部承办的“云南社科专家会泽行”活动在会泽开展。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由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瑞才领衔的14位省市社科专家,分成5组深入会泽县经济社会建设一线考察调研,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为会泽经济社会发展会诊把脉,开展决策咨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7月13日下午召开的会泽县县情座谈会上,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瑞才提出调研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责任意识,发扬优良学风;树立创新意识,努力献计出力。中共曲靖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和亚宁要求活动坚持正确导向重引导,坚持深入调研破难题,坚持决策咨询出实招,坚持成果转化重质量。

活动中,14名省市社科专家紧紧围绕会泽县文化旅游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开发、高原特色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工作、会泽县娜姑镇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专题,深入20多个调研点开展集中和分组实地调研,并与县领导及各业务部门召开小组座谈会,对会泽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

在7月16日举办的“社科专家会泽行暨会泽发展论坛”上,专家们结合调研情况,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专家建议要加强两个层面的深度融合:旅游业要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旅游业要与新型城镇化、现代工业化、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反思、探讨、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定位,以文化中心构建与人文相结合的休闲旅游,进一步构建旅游的整体理念、设计清晰的旅游形象、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

在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方面,会泽县要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新品牌,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新水平,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服务新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新机制体制。

在高原特色小城镇建设方面,建议采取“(高)山、(森)林、城(镇)、水(源)、(农)田”的立体结合模式,塑造和优化空间形态;统筹推进户籍、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保留农民在农村的权益,使农民“愿意进、留得住、能致富”。

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要积极回应贫困对象的需求,立足于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整合内、外资源,切实增强农民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要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现状制定差异化的扶贫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和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档次,让贫困农民分享高原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创新跨区域合作,贫困区域与周边经济区及重要城市的合作,实现互惠发展、对接发展,让贫困群众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

专家还建议娜姑镇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厚重性、气候条件的立体性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加强精准扶贫工作;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周边蔬菜交易市场;发挥文化旅游业在加速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基础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为娜姑镇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省社科联张瑞才书记认为,会泽要探索扶贫新路径,基点在于对县情的认识,对县情的把握。山区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贫困大县是一个状态性的描述,而反向思维大而弱、大而贫、大而软、大而丰,是认识县情的一个新的基点,要在这个基点上来研究思考会泽县的扶贫工作。要始终坚持用四个全面来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对会泽实践中总结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思路,需要在实践当中进一步地丰富,进一步地完善,努力使会泽这个大县转化为强县。

中共会泽县委书记陈国宝最后表示将认真吸收借鉴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实现调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扶贫开发特色县、高原生态魅力县”目标,着力打基础、育产业、兴科教、建城镇、抓重建、惠民生、推法治、强党建,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旅游兴、生态美的新会泽。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张 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