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构建的基于灾害链和多周期的双层复杂应急资源分配网络动态优化调度和配置模型中,相关参数包括:①在第一个周期,应急出救点资源供给量、原生灾害受灾点应急资源需求量、次生灾害受灾点应急资源需求量、各个运输模式下单位应急资源单位里程运输的单价、应急出救点到原生灾害受灾点三种运输模式下的最短距离和最短时间、应急出救点到次生灾害受灾点三种运输模式下的最短距离和最短时间,分别如表5-1—表5-6所示;②第二周期的期初,应急出救点资源新募集的供给量、原生灾害受灾点应急资源需求量、次生灾害受灾点新生的应急资源需求量,分别如表5-7—表5-9所示。为了计算方便,本文中第二周期中的应急出救点到原生、次生灾害受灾点三种运输模式下的最短距离和最短时间,假设与第一周期中相同。
表5-1 第一周期中的应急出救点资源供给量
表5-2 第一周期中的原生受灾点应急资源需求量
表5-3 第一周期中的次生受灾点应急资源需求量
表5-4 第一周期中各运输模式下单位资源单位里程运输单价
注:救灾人员、饮用水、帐篷、钢筋切断器、防护服、救生衣的运输单价的单位分别为千元/(km·千人)、千元/(km·千人)、千元/(km·千件)、千元/(km·千顶)、千元/(km·千箱)、千元/(km·千套)、千元/(km·千箱)。
表5-5 第一周期中应急出救点与原生受灾点三种运输方式下的最短距离和时间
(续表)
表5-6 第一周期中应急出救点与次生受灾点三种运输方式下的最短距离和时间
(续表)
表5-7 第二周期期初应急出救点新募集的资源供给量
表5-8 第二周期期初原生受灾点应急资源的新生需求量
表5-9 第二周期期初次生受灾点应急资源的新生需求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