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莉
一、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及其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一)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概况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阿克塞县)成立于1954年,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我国哈萨克族在新疆以外的唯一聚居区。全县辖2乡1镇11个行政村,总面积3.14万平方公里。据2011年底阿克塞县统计局统计,全县常住人口1.06万人,全县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撒拉、藏、土等11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共有54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2.2%,其中哈萨克族376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5%。阿克塞县基础教育从曾经的帐篷流动小学发展到现如今完善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二)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发展情况
阿克塞县基础教育起始于1954年,经历了曾经的马背学校、帐篷学校、寄宿制学校的艰难历程后,到1971年才建立起从幼儿、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完整基础教育体系。1984年,阿克塞县跨入全省普及初等教育县行列;1989年,阿克塞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2年,阿克塞县达到甘肃省“实验教学普及县”的标准;1994年,阿克塞县达到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标准;1997年,阿克塞县顺利通过“普九”验收;1998年,阿克塞县借县城搬迁之际,完成了县幼儿园、中小学的新建和民汉合校的工作;2004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包括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2011年9月,高标准通过国家“两基”工作评估验收。阿克塞县现有寄宿制完全中学、小学各1所,省级一类幼儿园1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集中在县城办学。2012年秋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有在册学生1430名,其中,民族学生514名,占学生总数的35.9%。
二、阿克塞县发展基础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阿克塞县始终坚持“科教兴县”的战略部署,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布局、招生收费等方面,采取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保证了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实行民汉合校,推进“双(三)语”教学改革
1998年随着县城的搬迁,在广泛征求学校师生意见和建议后,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撤销了民族中学建制,民族中学和县中学合二为一,用哈萨克语授课的学生和用汉语授课的哈、汉族学生同校学习,在班级设置上,分设民族班和普通班,民族班全部是哈萨克族学生,普通班由哈萨克族学生、汉族学生和其他民族学生共同组成,学生可以自由选班。除班级授课外,学校还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活动进行“双(三)语”教学,即该县基础教育普及英语、汉语及少数民族学生母语教育(主要为哈萨克语)。经过了10年的“双(三)语”教学改革,该县的民族教育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自改革开放以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提高,90%以上的民族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交流与写作。
(二)实行中小学、幼儿园县城集中办学、高中异地办学
近年来,阿克塞县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总体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由于考虑到地处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学生上学困难,阿克塞县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内其他县市相比差距大,同时也为了让民族县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阿克塞县实行了中小学及幼儿园在阿克塞县城集中办学、高中教育异地办学政策,努力探索以寄宿制为主的集中办学形式。目前阿克塞县共有中小学寄宿制中小学2所,在校学生合计917名,寄宿制学生68名,寄宿制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7.42%。加大对县城基础教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解决了到异地求学孩子和家长的后顾之忧。阿克塞高中教育异地办学后,对户籍在该县由教育行政部门录取的在敦煌中学、敦煌三中和酒泉中学就读高中的计划内学生承担全部学费、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和两个假期的往返交通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费。
(三)全县实行15年免费基础教育,加大补助力度
据调研资料显示,从2009年起,阿克塞县每年投入80余万元,将具有本县户籍的3~6周岁学龄前适龄幼儿按甘肃省一类幼儿园简托制收费标准,对保育费、杂支费、取暖费等项目进行免除,并且落实了中小学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自2006年春季开始,该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对被国家“211工程”高校所录取的考生,阿克塞县奖给考生5000元(不包括对等培养),对于文理科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也有不同的奖励标准。同时,阿克塞县扩大贫困学生救助范围,保证广大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所有这些教育投资所需资金均由阿克塞县财政全额承担,学生开校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各项政策措施的建立完善,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保障,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民族文化教育,彰显民族教育特色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教育对这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通过平时在课堂上开展“民族风情讲座”、“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开展民族特色教育,以此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感知本民族文化底蕴的平台,潜移默化地传承民族精神。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充分利用当地浓郁的哈萨克民族文化氛围这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从幼儿园民族教育开始,充分挖掘,将民族艺术特色教育和基础教育相融合,形成了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舞蹈等一系列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本课程,彰显了教育特色。这些做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方的赞誉。
(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德育教学工作中
阿克塞县曾两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的称号,这与阿克塞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阿克塞县基础教育中德育教学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是分不开的。民族团结进步始终被视为该县基础教育工作重要内容。阿克塞县始终坚持以“团结、进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风气,大力营造爱党爱祖国,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全县各族师生之间的团结,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全县每年都会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各项教育活动和学校基础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渗透到每位教师和学生心中,将民族团结进步和每位学生学习文化课和德育课内容联系起来。
三、阿克塞县在基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一)教育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
阿克塞县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相继完成了两校一园硬化绿化美化,为各校建成了微机室、语音室和多功能厅。2012年,阿克塞县积极争取专项补助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各校园项目建设,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1998年,阿克塞县借县城整体搬迁之机,投入1816.7万元,建成高标准的“两校一园”;投资900多万元,建成了教师安居工程120套,教师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平方米,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县城中小学硬化、绿化、美化。县委、县政府还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用以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县中学室内体育场改造及幼儿园生活服务楼的建设装修和设施配套。
(二)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系统,从2004年至2006年三年共引进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10人,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活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并且充分利用各级平台,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同时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据2012年统计,阿克塞县普通高考录取率87%,高于全省普通高考录取率13个百分点,突破了重点本科为零的历史;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80.5%,小学毕业测试合格率达到95.1%,比上年提高2.4%。学前教育方面,2012年上半年幼儿园已接受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专家组验收,全县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98%。多年来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师资力量及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教育惠民政策深入民心
近年来,阿克塞县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15年全免费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取暖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等146万元;落实免费教科书、学前教育经费等37.2万元;落实异地高中、中职、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80.12万元。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15年全免费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深得群众好评。15年免费基础教育的措施比其他地区的9年义务教育相比较的确是少有的,这充分表明,阿克塞县为支持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各项经费的足额供给,保障了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四、阿克塞县基础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还是由于受自身环境、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教育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是面临着许多客观现实的问题,制约了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师资力量不均衡,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资源整合的要求,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中学教师结构性富余严重,小学特别是学科教师奇缺,已经影响到课程开设。二是由于受阿克塞县地理环境、气候、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将外来的教育人才留住。虽然阿克塞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去不断吸引各高校师范类教育人才,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外地教师不愿到此任教。长此以往,当地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不利于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由于绝大多数教师的学历均为函授等原因,存在教师队伍的专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尤其是在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语文研究工作方面人才急缺。
(二)“读书无用”观念仍影响着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
虽然阿克塞县初高中教育实行的是国家“标准式”教育,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尽管会在升学过程中享受到一些国家优惠政策,但是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不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基础较差,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数量有限。因此,有一部分学生不得不返回乡下从事农牧业生产,造成当地群众观念中形成“读书无用”论。这种不良观念的恶性循环直接阻碍着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其次,“三语”教学受功利思想及不同程度的汉化影响,很多学生觉得在实践生活中很少会运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对学习哈萨克语及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当今教育竞争加大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受升学影响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三)学校安全、卫生方面工作仍有欠缺
校园安全和卫生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笔者在走访中发现阿克塞县中小学在校园安保、消防、交通、食品卫生方面仍存在安全卫生隐患,同时在学生伤害、安全教育、心理咨询、寄宿制度等方面缺少相应的监管制度。比如教师在校内有骑车、开车行为,在教学楼拐弯处极易发生撞人事件;部分学生觉得食堂食物不好吃,便在学校附近买一些三无食品;当地气候比较干燥,但仍有部分老师乱丢烟头、学生焚烧树叶纸片等现象,这些都极易引起火灾;在阿克塞县的寄宿制学校里,选择寄宿的学生有时候会随身携带家长给的生活费,但因缺少严格的寄宿制安全制度,极易发生财物丢失;在当地中小学校园里,闲杂人员可以随时进入校园,而没有相应的校园安保人员上前询问;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校仍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此外,在学生当中由于个人情绪障碍或者心理问题导致学生互相伤害、自身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脱节
根据调研,从阿克塞县当地家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法陈旧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由于一部分长期从事农牧业的群众,他们经济结构单一,受传统经济观念影响,对子女教育要求低,即使有能力供子女读书,由于考虑到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需要相脱节,在平时家庭教育中忽视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学习关心程度和督促力度不够,存在袒护、放任等方面情况,出现了阿克塞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脱节。
五、发展好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适当做到资金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培训的投入
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为根本,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适当地做到资金倾斜,投入对师资的培训上;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师管理思路,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鼓励教师成名成家,支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同时,也要适当调整教师队伍,强化精品教师队伍,建立和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研究和教学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自身教育资源,积极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与区域内其他学校加大交流,相互支援,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同时,力争体现自身民族教育特色,扩大全县基础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引进资金和吸引人才,避免当地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近亲繁殖”,保证教育质量,以实现当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目前发展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应在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相结合。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民族语言的教育要以实际运用能力为重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继续坚持“哈萨克语文教学不能丢,以汉语授课为主,并努力学习英语”的路子,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哈萨克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感知民族文化底蕴的平台,潜移默化地传承民族精神。
(三)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制度,创造和谐校园
做好、做实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园卫生、安全工作,坚持抓好体育安全工作和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做好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对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积极预防食物中毒;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四)加强“家校联合”,做好校内、校外教育衔接
要想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阿克塞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就要打破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育人的能力;进一步加大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力度和对家长的教育宣传力度,在宣传中,注重唤醒家长的现代教育意识,增强其对加快本民族教育发展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宣传国民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提高本民族文化素质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阿克塞县教育局接待册.阿克塞县教育局基本情况.
[2]金炳镐.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状况研究.
[4]阿克塞教育局.阿克塞县2012年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汇报.2012.
[5]郎雪霞.小康社会中发展民族教育的对策研究.
(本文经贾东海教授、虎有泽教授审查、修改定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