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抗日根据地自建立之日起,在与日伪军作战的同时,还大力加强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建设是综合的、全面的建设,包括党的建设、民主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其中最具有开创性的是“三三制”的民主政权的建设。
坚持民主,严格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也随着形势发展不断调整,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直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内战已经不符合民心,团结抗战、一致对外已经成为中国工农商学各界所有人民的一致要求,共产党顺应民意,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改变过去与国民党反动派、大资本家、地主等为敌的政策,团结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结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在抗日中更好地贯彻统一战线政策,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明确提出“三三制”的概念,规定“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指示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广泛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很快,河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按照这一指示,开始在政权建设中普遍采用“三三制”。
“三三制”政权实行的途径就是广泛的民主选举。河北各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7月开始空前热烈的各级民主选举工作,广泛建立“三三制”政权。
这次选举经过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对群众进行“三三制”民主选举政策和意义的宣传教育,各地儿童团、青救会、妇救会和农村知识分子都被组织起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宣传,甚至在游击区、接敌区也用秘密办法进行了动员和宣传,使广大群众提高了对“三三制”民主选举的认识,并积极参加选举。很快,各地呈现出空前的参与和竞争热情,尤其是村级、区级选举,更是呈现出热烈竞选和投票场面。在选举中,候选人有的是机关或党派推举,有的是公民组合联名提出,有的是自我推荐。在这次村、区选举中,还出现了一些妇女候选人,她们在村代表中占到了21.3%,在县议员中占到了15.9%。在选举中,她们和男性候选人一样,在竞选中上台演讲,公布竞选纲领,或者组织宣传队进行宣传和演出。而在投票过程中,人民群众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参与热情,几乎所有有选举权的群众都参与了选举。
1941年,曲阳十二区宋家庄村选举区人民代表大会
虽然当时华北正在进行百团大战,战事紧张,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军民参与选举的热情。八路军指战员利用战斗间隙了解候选人,参与投票。由于当时农村识字的人不多,很多地方想出各种办法让农民参与选举,比如:派出识字人员专门代农民填写选票;有的村里还用“豆选”的方式投票(就是不识字的农民可以用豆子当选票,支持哪个候选人就把豆子放进哪个候选人身后的碗里)。
在这次选举中,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晋察冀边区参加选举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80%以上,其中县选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86.3%,参加区参议会选举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91.1%。尤其是在边区中心地带的阜平、平山,选民参与率更是超过了98%,有的村子甚至达到了100%。就是在游击区的一些县里,由于敌人“扫荡”频繁,所以选举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但参选的选民一般也超过了70%,可见人民群众对民主选举的热情之高。
在这场历时三个月的选举运动中,晋察冀边区人民选举产生了区代表会和区长、县议会和县长、边区参议院、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和出席全国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初步建立了边区、县、区三级“三三制”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之后在1941年和1942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三三制”村选运动,使“三三制”政策在广大基层政权中得到普遍的深入贯彻。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健全了边区一级“三三制”政权的领导机构,成为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的典范。
在民主大选举中,根据地的广大妇女冲破几千年的封建枷锁,登上了政治舞台,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通过选举,出现了不少的女村长、女区长,在晋察冀边区还出现了第一任女县长——唐县县长陈舜玉。陈舜玉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36年毕业于福建法政学院法律系,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经过民主选举,陈舜玉当选为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唐县民众代表直选的第一任女县长陈舜玉
在1940年边区选举进入高潮的时候,8月13日,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颁布了《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因为这个纲领共有20条,所以边区人民通俗地称它为《双十纲领》)。《双十纲领》非常明确地规定了适合抗战需要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政权建设、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政权建设上,规定要健全各级民意机关及政府机构。在政府机关和民意机构中,共产党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他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作为边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无冕宪法”,《双十纲领》从法律上保障了边区民主选举的顺利完成和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保障了“三三制”政权的合法性。
晋察冀边区人民在学习《双十纲领》
相对于晋察冀边区而言,晋冀鲁豫边区的民主选举和民主建政规模和广度较小,时间也相对晚一些。1940年10月,冀太联办(1940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三区组成行政联合办事处,简称冀太联办)制定并颁布了《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施政纲领》,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方针政策。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召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从此,边区开始步入正规的政治建设轨道。随后,在1942年和1943年,全边区也开展了以村选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民主选举运动,并与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民生运动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经过村级选举,村政权中贫雇农的比例上升,中农的比例略有下降,开明士绅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使村级政权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各阶层的利益均得到保护,真正体现出了“三三制”的原则。
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晋察冀边区政府基层干部统计纳税情况
“三三制”政权建立以后,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积极性,各边区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减租减息、实行统一累进税、组织合作社、兴修水利等。早在1938年2月,晋察冀边区就颁布了《减租减息单行条例》,规定实行“二五减租”和“一分利息”。1941年,晋察冀边区还实行了统一累进税,根据纳税人的贫富等级,采取累进率方法征税。这些措施都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1938年2月,晋察冀边区颁布了《奖励兴办农田水利暂行办法》,1942年2月,又颁布了《晋察冀边区兴修农田水利条例》,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建设。1939年到1945年,晋察冀边区仅新开凿的水渠就达3691道,浇地727060亩。太行根据地1943年修建的漳南大渠,全长27华里,使得35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良田。这些水利设施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总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基础,广泛的民主选举是“三三制”政权实现的途径,保障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政策是“三三制”政权有效运行的保障。
河北的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晋察冀根据地在八年抗战中,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民主改造,特别是村、区、县和边区的民主选举运动,彻底摧毁了敌伪政权和旧政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三三制”的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及一整套民主制度,并实施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文化社会政策,成为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良好模型,对于促进全国的政治进步和民主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