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

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

时间:2023-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河北农业虽有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低下,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省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河北一直是一个缺粮省。为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实现粮食自给,河北各级党组织付出了艰苦努力。南滚龙沟三分之二是旱地,粮食大幅度减产。回村后,他召开全体党员会,决定移山造田,改变沙石峪的贫穷落后面貌。
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_燕赵党旗红: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

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北于1982年摘掉“缺粮省”的帽子,1991年实现了粮食调入省向调出省的历史性转变。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河北农业虽有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低下,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省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河北一直是一个缺粮省。从1949年到1965年的17年里,国家累计调入粮食1000万吨。为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实现粮食自给,河北各级党组织付出了艰苦努力。

自力更生,向穷山恶水要田

距省会石家庄市80公里,在平山县的大山里,离西柏坡不远,有一个村庄叫南滚龙沟。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滚龙沟有87户人家,373人,散居在八个小村落,整半劳力139个。山坡岗地被山谷溪流分割成三千多块,最大的不过一二亩,最小的只有一二厘,地里乱石成堆,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旱年沟干,无水灌溉;雨季山洪暴发,冲坝毁地。即使好年景,一亩地也只能打二三百斤粮食,人均不过二百斤。

南滚龙沟人在开山劈石

1954年冬,为发展生产,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定:“先治坡,后治窝。先顾嘴,后顾腿。向荒山进军,向11条大沟进军。”党支部通过做群众工作,很快组织了治山突击队。由村党支部书记李贵选带领,每人肩扛一根撬棍,腰里掖几个柿饼,到掩龙沟去打第一仗。饿了吃块柿饼,渴了喝口溪水,用木棍撬开一块块石头,垒起一道道谷坊坝。这年冬天,他们先后治理了掩龙沟、寺南沟和草包沟。

1955年是历史上少见的大旱之年。南滚龙沟三分之二是旱地,粮食大幅度减产。教训使南滚龙沟人体会到,光治山修田筑坝,不引水造渠,产量难以提高。在治山的同时,必须在水利建设上再打一个硬仗。但是梯田都在半山腰,怎么把水引上山确是一个大难题。党支部书记李贵选、社长李全寿组织村党支部、村里能人开会研究,大家一致同意“靠双手凿盘山渠,引水上山”,并决定凿开蛇仙崖,从大庄村口开一条4里长的盘山渠,引水解决3个生产队70亩地的浇水问题。

1956年春节刚过,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40多个壮劳力在全长4华里的战线上插上了红旗。没有水平仪,“土专家”就利用当木匠的手艺用碗盛满水,碗的两边贴上红纸一段一段地找平。没有炸药,也没有先进设备,党支部依靠群众,开动脑筋,自制炸药。青年突击队腰系大绳悬在空中打眼放炮。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凿开蛇仙崖,建成盘山渠,引水上了山。

1956年春,他们又在村西的乱石坡上选了三分“骨头地”,起出了二百多块卧牛石,垒起了一道十几丈长、一丈多高的大石坝,垫上二尺厚的土,铺上二百担粪,凿渠引水,使这块“骨头地”变成了亩产310斤的“海绵田”。

南滚龙沟人用石头垒梯田

在治山造地的同时,他们又组成林木专业队,治理荒山。30多人的林业队住深山、吃柿饼、喝溪水,治了一坡又一坡,挖了一坑又一坑,栽下了棵棵幼苗,撒下了致富的种子。

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后,1963年冬,党支部决定在村西修一座大桥,解决出行难问题。这里沟深三丈七,宽十四丈,是滚龙沟人出入山的必经之路,每逢雨季,村里人便不能出山。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挥群众的智慧,自己设计,自己备料,采用砌碹的方法,白天垒碹、泼水,晚上一冻就凝固,第二天再砌,再浇水,再凝固。就这样他们用木料和泥土碹起三丈多高的拱,然后再用石块一块一块地砌。寒冬腊月,山沟里寒风刺骨,滴水成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建桥工地,热火朝天,经过一个冬春大战,终于砌出了一座大石桥。这是南滚龙沟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石桥,先后有五大洲40多个国家、450多位外国政要、各界人士通过此桥来南滚龙沟参观学习。1969年10月,周恩来总理为大石桥题写了“五洲桥”的桥名,意指中国山区农村连通世界五大洲,并鼓励大队支书李全寿不骄不躁,带领群众发扬成绩继续前进。

从1955年实现农业合作化起,南滚龙沟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开始治山治水,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他们没向国家要贷款、设备,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善生产条件,改造生存环境,植树造林,发展生产,共移动土石20万立方米,在11条大山沟修筑石谷坊550多道,开凿了总长24华里的盘山渠道27条,用石垒梯田埂1630道,把3000多块旱岗坡改造成1600多块水平梯田,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90亩扩大到324亩,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南滚龙沟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宣传推广

南滚龙沟开山劈石、改河造地、发展生产的典型事迹响彻神州大地。1965年,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和郭凤莲等参观了南滚龙沟。南滚龙沟党支部书记李全寿将20斤栗子种子和20斤玉米种子赠送给大寨。1969年秋天,陈永贵、郭凤莲又一次来到南滚龙沟。他们看了南滚龙沟修的梯田、塘坝。陈永贵说:“我们大寨的梯田全是土,用锹一劈就成。你们的梯田得用石头垒起来再添土,比我们大寨出的力大十倍,吃的苦大十倍百倍啊。”

与南滚龙沟几乎同时,在冀东燕山山区里的一个小山村也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较着劲。这就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沙石峪。

沙石峪是个干山沟,“滴水贵如油”。1951年春天,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水利,他们从县里请来了技术员,风餐露宿,不辞劳苦,终于在山北找到了水源。经过几个冬春苦干,沙石峪人在坚如铁板的石山上,用炸药、钢钎和铁镐,凿成了4口水井,1个大蓄水池,12个小蓄水池,开始有了10亩水浇地,从此结束了从山外运水的历史。

穷山沟缺水也缺土,粒土赛珍珠。地挂在山梁上,瓢一块,碗一块,一亩地少则八九块,多则八九十块。夹着沙石的表土只有三四寸深,下边就是石头。1957年秋,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到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被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人民“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精神所震撼。回村后,他召开全体党员会,决定移山造田,改变沙石峪的贫穷落后面貌。当年冬天,村党支部成员率领80多名青年来到村外的两个小山头上,开始“移山造田,劈山填涧”。

开山劈石、艰苦奋斗的沙石峪人

他们把北山西半边石头撬开,垒起坝阶,整成梯田。可是,土只有三寸来深。接着,人们又把北山东半边石头撬开,从石头缝里搜出土,垫在西半边的梯田上。经过一个冬季的奋战,削平了两座山头,造出了3.2亩土地。第二年开春种上粮食,当年就获得了丰收。

10年间,沙石峪人就这样埋头苦干,开荒300多亩,使耕地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 700亩坡地改成了梯田,从根本上改变了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土层由三四寸加深到七八寸;土质也越来越肥。从1957年起,沙石峪实现了粮食自给。

50年代中期,沙石峪人就开始在光秃秃的山上搞绿化,制定了“绿化荒山,梯田变果园”的规划。村党支部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先难后易,向狼洼进军。”在狼洼里凿果树埯子。由党员、团员报名,组成了一支突击队。

辛勤劳动改变了以往穷山恶水的面貌

《河北日报》转发长篇报道《看愚公怎样移山——沙石峪村党支部领导群众艰苦奋斗十年间》

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奋斗90天,狼洼里出现了5700个果树埯——三尺深三尺宽的坑。坑里填上土,栽上了苹果树。因为所栽果树叫“白龙”,所以“狼洼”从此改名叫“白龙洼”。接着他们又年复一年地干下去,绿化大见成效。

196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看愚公怎样移山——沙石峪村党支部领导群众艰苦奋斗十年间》,并配发了社论。从此,沙石峪闻名中外,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1966年4月29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陪同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率领的党政代表团视察沙石峪。谢胡感慨地说:“沙石峪的地势、气候,同我们阿尔巴尼的条件极为相似。沙石峪农民群众‘愚公移山’、艰苦奋斗、夺取丰收的英雄气概和先进经验十分感人,很值得学习。”

领导沙石峪人苦干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被周恩来誉为“活愚公”,后被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3月4日,85岁的张贵顺因病去世。他生前留下遗嘱:“死后将骨灰埋在村北山坡,我要看着沙石峪日新月异的变化,看着乡亲们富裕昌盛。”

改良土壤,治理盐碱沙荒地

河北省的山区是向荒山要地,而在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则是在根治海河和改良土壤、打井抗旱两条战线上全面展开的。

为迅速改变洼碱地区的低产面貌,沧州市佟家花园大队,1964年春在一块盐碱地上修了40亩台田,获得了成功。沧州地区及时召开现场会,在全区推广。1965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视察时给予充分肯定。中共河北省委将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沧州台条田试验成功后,改造盐碱地在全省盐碱地区就成了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根治海河工程相配套,经过十多年的改造,全省盐碱地区成了米粮仓。

为抗击干旱,发展农业生产,河北省积极开展机井建设。1965年至1966年春,组织了以邯郸、邢台为中心的机井大会战。随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机井大会战,形成了群众性的机井建设高潮。1966年4月5日,周恩来视察大名、磁县等地的打井工地,提出了“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自愿原则,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之后,全省机井建设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

1968年,在地下广泛分布着咸水的黑龙港地区,一些生产大队闯出了打深井(150米)的路子。省委对这一经验给予肯定。

青年时代的吕玉兰

在打井过程中,有些地方注意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机井布局,分层取水,收到了良好效果。全省井灌面积不断扩大,使全省粮食总产量逐年上升。1974年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以后全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河北治理盐碱、沙荒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模范人物。吕玉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吕玉兰,1940年出生,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人。高小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知识青年回乡务农的号召,毅然回村参加生产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她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和女省委副书记。

东留善固村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临西、威县、邱县三县交汇处,在历史上,东留善固村是个滴水贵如油、风起飞沙流的穷沙窝。15岁的吕玉兰即被选为本村合作社社长,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冬天,她充分发动群众变冬闲为冬忙,下大力治理了村北的沙荒地。她积极带领群众自己动手育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硬是在沙荒地上育成100多万株树,长达4公里的林带。那道绿色的屏障,锁住了风沙的危害,几代人绿化沙荒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1958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1965年,吕玉兰已经在农村整整奋斗了10年。在她的带领下,广大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把一个穷沙窝变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昔日村北那片白茫茫的沙滩,已被成千上万棵树木覆盖,一片葱绿,有效地防止了风沙的危害,使“种一葫芦收一瓢”的沙荒地,长出了好庄稼。

在闻名全国的典型人物中,吕玉兰以“傻”著称,当地的老百姓甚至叫她“傻玉兰”。1966年,她发表了介绍自己人生观的文章《十个为什么?》,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70年代,她先后走上县、省领导岗位,针对干部转变作风,提出了“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口号,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她走上领导岗位后,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被人们称为“头扎白毛巾的女省委书记”。

1993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和彭丽媛夫妇专程到石家庄看望重病中的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在吕玉兰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的1994年春天,习近平同志写了《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深切怀念吕玉兰同志》一文,称赞道:“玉兰同志总是那样朴实无华,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处处表现出劳动模范的崇高风范,时时记住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实践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