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总工会 占 斌
泉港区地处湄洲湾南岸,是中国石油化工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千亿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全区上下以“五区同创”为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石化港口新城升级版。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泉港区委、区政府的履职目标,也是对广大职工群众的民生承诺。泉港区总工会主动融入,找准站位,紧紧扭住民生普惠共享这个“牛鼻子”,积极推行普惠化、项目化、实体化、社会化服务机制,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的心窝里,进一步密切了党政和职工群众之间的联系。
眼睛向下,把民情社意摸得更透
只有俯下身子,才能接到地气。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掌握实情。从职工群众中来,到职工群众中去,已经成为了全区各级工会干部的自觉行动。
挂钩联系,心贴心交流。从“四下基层”“三挂一万”“双争”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企业到社区,从车间到班组,三级工会干部齐下一线,每年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基层调研。“长期挂钩联系2个以上镇级工会,2家以上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挂钩帮扶2名困难职工”,这是区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走基层的任务清单。“三必到”“四必访”,与职工群众拉家常、谈心愿,一本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记载着职工的希冀和渴望,也承载着工会干部沉甸甸的责任。两年来,各级工会干部充分发挥“妈妈心、婆婆嘴、跑不断的两条腿”优良传统和满腔热情,零距离、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协调解决职工诉求58个,满足职工小愿望126个,将526名困难职工纳入了救助平台,实行动态帮扶。
“四方会议”,面对面协调。职工代表、企业业主(代表)、三级工会干部(区、镇、企业)、镇(街道)党政领导等“四方代表”共聚桌前,直面问题,当面解答。“现在企业工会活动基本都是关门自己办,能不能由总工会牵头,组织全区性的、职工参与面广的工会活动”,“困难帮扶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困难职工的知晓率和覆盖面”。职工有所求,工会有所为,职工议题均得到了有效落实。“企地”职工乒乓球赛、职工象棋比赛一年一届;叉车司机、小车驾驶员、电工、商品营业员等技能竞赛如火如荼,参赛职工达到1251人次;每年组织6批次1200名企业职工参加 “免费游泉州”活动;设立太极拳辅导站,全年组织4批592人次职工免费参加培训;开办企业职工周末剧场,邀请企业职工免费观看电影,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困难职工帮扶申请坚持由下到上,让最熟悉辖区和企业情况的基层工会组织摸排登记;每年开展一次全面调查摸底,不让一名困难职工找不到工会组织。
问题导向,把职工需求对得更准
新时期,泉港职工队伍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因征地拆迁,失地、失海农民摇身一变成为打零工的农民工。职工利益诉求从单纯的物质需求逐步向精神需求拓展。只有认真读“题”,才能顺利解“题”。泉港区总工会坚持问题导向,从职工需求侧入手,改革工会服务供给侧,致力于满足职工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倾情打造服务“升级版”,让工会的温暖无处不在。
在困难帮扶上聚力。2014年,泉港区建立社会救助统筹联动工作机制;2015年,泉港区入选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通过“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女职工关爱”等帮扶活动,工会一直在参与民生“蛋糕”的分配。两年来,累计筹集资金337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756人次,其中生活救助577人次,发放慰问金95.8万元;医疗救助299人次,发放慰问金59.1万元;金秋助学880人次,发放慰问金175.75万元。组织 28047名职工参加医疗互助活动,有1114人次获得医疗补助金 161.55万元,切实减轻职工住院医疗负担。深入企业车间、施工一线开展“送清凉”活动,送去清凉饮品1840箱,防暑降温药品7600盒。
在引导就业上补力。每年节后,都有一批农民工想返乡就近就业,也有很多企业扩大用工需求。泉港区总工会敏锐地嗅到了这个供需点,当起就业“中介”,组织村企座谈会,邀请企业负责人和村主干一一上台亮需求、亮优势、亮人才。共引导45个村(居)与25家企业建立对接,不仅解决了用工问题,企地共谋发展、共解难点、共育新风的生动事例不断涌现。就业是民生之本。两年来,泉港区总工会还积极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公益招聘会、招工发布会,累计有86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358个职位4320个工作岗位;开展就业服务下乡活动4场,达成就业意向1300人次;赴劳务输出大省开展劳务招聘、洽谈,发动企业走出去,把员工请进来;为425人次提供职介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安置转岗二次就业人员326人、困难就业人员86人。
在扶持创业上发力。随着国家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回乡创业成了农民工的梦想。在泉港区后龙镇割山村鸿兴海藻专业合作社,年过半百的返乡农民肖仁鸿正和合作社成员忙着把一袋袋成品海带结打包装车。得益于市区两级实施的农民工创业扶助工程,2015年初回乡创业的老肖只花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建立起这个拥有100多名社员的海带加工专业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泉港区启动农民工创业扶助工程,投入45万元经费补助,重点扶持9个农民工创业项目,组织农民工“创客”参加创业培训、观摩互动,学习掌握创业优惠政策,9个项目累计带动农民就业196人,年产值(营业收入)达1887万元。2016年,制定实施出台《农民工创业扶助工程三年行动规划(2016—2018)》,每年扶持创业项目不少于8个,将为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圆创业梦。
攥指成拳,把合法权益护得更牢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只有把职工权益扛在肩上,职工才会把你记在心里。业广惟勤,要当好“娘家人”,就必须种好维权服务“责任田”,。
打出依法维权组合拳。2015年以来,通过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协调事项15个;工会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18个涉及职工权益的建议(提案)得到督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进园区进企业5场,下基层接待职工群众来访4场,引导职工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累计协调解决职工信访案件28起,帮忙追讨拖欠工资79.8万元。善借维权力量,积极配合人大、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企业工资拖欠专项检查、防暑降温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纠纷调处等活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筑牢民主管理机制墙。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从纸质公开走向网上公开,有效落实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125家企业参与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推动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建立起企业与职工的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347家企业8423名职工开展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为企业谋效益,为职工找“钱途”。
构建劳动保护安全网。两年来,组织开展岗位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治理活动15次,参与职业病防治专项检查5次,配合调处安全生产事故2起,开展防暑降温检查2次,保障了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加大对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行业领域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依法落实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常年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每年参赛职工达2.5万人次,举办《交通安全法》和《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增强企业和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