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杭州市服务业和集聚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业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市相比,杭州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与它们的差距更多体现在结构素质方面。高端服务业、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对制造业、农业等产业的渗透带动能力及在产品、业态、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强,国际化水平和高端人才支撑不足,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行业和拥有市场支配力、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及强势品牌,集聚高端要素、支撑产业转型、辐射带动周边仍处于初级阶段,实现“服务经济”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二、服务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布局有待完善
服务业布局相对分散,与网络化大都市、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等建设的协调性有待提高,服务业用地困难,空间制约明显,五县(市)的服务业空间规划还不够合理。现有形成规模的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市区特别是主城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五县(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平均水平远低于市区,服务业区县联动、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三、产业链尚未形成,有集聚无集群
一部分集聚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内产业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产业链条短且细,分工协作不明,企业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难以发挥合作协同效应,造成“集而不聚”现象。另外,部分集聚区因盲目投资,导致区内资源不匹配而经营困难;还有主导产业的规模小、层次低,导致集聚效应辐射小;有的集聚区内部企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与外部企业竞争程度低,不利于集聚区的发展与升级。
四、特色产业不突出、创新能力较弱
部分集聚区主导产业不够突出,特色不够明显,区内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差异化、品牌化较低,集聚区之间缺少错位发展和异质性,这既会导致相互竞争,使得生产者服务业分散化,也会导致集聚区缺少长远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很多区内大企业并没有形成以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不多,区内小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也没有起到协作配套的作用,与主导企业没有形成相关联的产业链条,主导企业的“溢出效应”难以发挥,带动作用不明显。部分集聚区在支持企业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创新、集聚高端人才等领域做得不够,整体创新能力和辐射影响带动不够。服务业集聚区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层次低,与区域内的三次产业协调联动发展不够。
五、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市、区、街道合力推进集聚区建设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目标管理、工作考核、统筹协调等日常推进机制还需完善,与相关功能区块的协同发展态势还没有真正形成。认定管理办法有待完善,八大类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标准还不够完善,“一类一标”与实际有一定脱节,培育类集聚区的认定管理办法还不明确。部分集聚区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主体职能、责任不清晰,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没有完全到位。尚缺乏针对服务业集聚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在融资、招商等政策上支持不足,对集聚区内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不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普遍缺乏统筹规划,与各个集聚区整体布局及其内部企业关联不紧密,现有平台信息容量小、内容层次低,对集聚区及其企业缺乏有力支撑。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部分集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休闲等设施建设滞后,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点等公共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医院、住宅、邮政、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集聚区及其内部企业的需求。
六、政策制约依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突破
服务业政策性垄断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面临障碍,市场化进程有待继续推进,行业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政策障碍主要集中在土地、融资、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土地政策方面,土地成本较高,把服务业用地都归为商业用地,面对高昂的商业地价,许多企业难以承受,特别对物流、研发等具有一定公共平台性质的生产性服务业而言,有失公平,从而导致服务业用地难以满足需求。融资政策方面,贷款难度大,上市融资难,服务业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能够用于抵押贷款的有形固定资产较少,难以符合银行主要针对有形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的授信条件,同时大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现金流量水平无法满足企业上市制定的标准要求。人才政策方面,现有住房保障体系无法覆盖众多“夹心层”人员,高昂房价影响服务业人才的流失;个人所得税赋税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学历、职称和研究成果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难以适应服务业人才发展需要。市场环境方面,部分服务业领域存在事实上的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缺少服务外包的有效激励,不利于培育服务业市场需求,部分行业主管部门“重审批、轻监管”,主要通过设置行业门槛来指导行业竞争和发展,容易导致无序竞争,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管理体制方面,服务业综合管理相对薄弱,涉及多个部门,综合管理难度较大,随着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不断涌现,较难界定其行业归属,导致“管理缺位”和“多头管理”并存;行业协会在标准制定、资质认定、规范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作用发挥不足;传统的以实物投资量为依据的财政扶持方式较难适应以知识投入为主的服务业发展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