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自平
普洱市实施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是在村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在创建工作中,通过挖掘、整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有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美丽村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全力打造“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城市品牌。在理念上,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切入点,以群众得实惠为重点,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在方法上,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按照政府引导、专家参与、群众自愿、企业支持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专家、群众、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措施上,结合群众需求,体现为民意识、爱民情怀、惠民本领、富民技能、达到聚民的目的。在效果上,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守住民族文化的魂、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普洱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村寨。
一、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普洱市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在组织机构、政策机制、经费投入、文化传承人培养等四个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实施方案,并不断补充、完善,使其能更好地保障民族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普洱市首批确立民族文化示范村创建点7个,分别是墨江县联珠镇克曼村克曼村民小组、景东县安定镇青云村、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曼滩村民小组、景谷县永平镇迁糯村、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组、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龙竹棚老寨、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以下是普洱市首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结合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村寨
一是结合村寨特色。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品品有特色的目标,结合各个村寨特色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墨江县联珠镇克曼村克曼村民小组——牛皮大鼓、哈尼文化特色村,景东县安定镇青云村——彝族歌舞、饮食、刺绣文化特色村,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曼滩村民小组——傣族民居建筑、饮食、刺绣文化特色村,景谷县永平镇迁糯村——傣族佛教、饮食文化特色村,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组——快乐拉祜文化特色村,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龙竹棚老寨——拉祜族原始宗教文化特色村,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佤族歌舞、原始信仰文化特色村。二是坚持创建标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样式独特”、具备“四有”、坚持“三以”、体现“三性”,形成配套为标准。“样式独特”就是在音乐、舞蹈、绘画、曲艺、文学、竞技、民俗、节庆、工艺、建筑等文化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完整体系和传承价值;具备“四有”就是有人教、有人学、有自己的组织系统、有阵地和成果;坚持“三以”就是以村寨为轴心、以传承为重心、以创新为目标;体现“三性”就是民族特有性、全市代表性、发展持续性;“形成配套”就是项目所在县配套提供相关支持。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一要务是传承民族文化。各县区因乡因村制宜,建立工作机构,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确保规范化、制度化,让各族群众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得到实惠。
(二)加强文化传承阵地建设
一是加大村寨基础设施建设。以文化资源和条件为基础,以文化项目建设为契机,紧紧抓住“三小工程”“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两馆一站”“百县千乡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兴边富民工程”“农家书屋”“农村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七彩云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等契机加大村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改变乡村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二是以特色文化为载体。墨江县联珠镇克曼村克曼村民小组以牛皮大鼓、哈尼文化为载体,景东县安定镇青云村以彝族歌舞、饮食、刺绣文化为载体,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曼滩村民小组以傣族民居建筑、饮食、刺绣文化为载体,景谷县永平镇迁糯村以傣族佛教、饮食文化为载体,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组以快乐拉祜文化为载体,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龙竹棚老寨以拉祜族原始宗教为载体,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以佤族歌舞、原始信仰文化为载体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三是建立特色文化展示区。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组刻摹了《牡帕密帕》大型文化墙,以芦笙坊、青竹坊、茶吟坊、舂香坊等9个展示区作为传承阵地和宣传阵地,糯福乡龙竹棚老寨则以佛堂,传统祭祀“牡卡密卡”为中心作为拉祜神鼓文化的展示平台。
(三)注重创建工作的时效性
一是把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结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讲话精神相结合,与普洱市的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相结合,发挥村寨文艺队和传承队伍作用,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禁毒防艾、科技致富、打击邪教、厉行节俭、反腐倡廉等主题编排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引领少数民族世界观和价值观,彰显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二是用自己的语言唱自己的山歌。各县区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创建工作。澜沧县提出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山歌、自己的舞蹈”引领文明风尚,提高各族群众思想素质,促进乡村文明进步。酒井乡老达保组李娜倮创作出《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脍炙人口、唱响大江南北的拉祜民歌,老达保组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十佳魅力新农村”。三是带动村寨周边产业发展。江城县整董镇因势利导,在曼滩村周边地区发展傣族特色的示范农家乐,采取先扶持一家,再带动其他村民自办农家乐的办法,先后建设了“竹香苑”“玉观园”等傣族特色农家乐,目前吃傣家饭、看傣家楼、游傣族村寨、跳傣家舞、品傣家情的特色“农家乐”生态休闲游逐步形成。
(四)狠抓文化传承培训、考核工作
一是举办培训。组织举办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培训班,目前已经举办3期。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与本土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法律知识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建议及对策。二是专家现场指导。邀请省、市、县专家组多次到示范点调研,并就传承工作进行专门指导,专家组和民族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各族群众保持良性互动,参与制定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保护范围、标准和方法。三是各县区交叉考核。每年组织各县(区)文产办主任就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成果进行交叉考核,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加强交流学习。
(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一是摸家底。组织十县(区)委宣传、文化部门开展民族文化资源摸底工作,了解村寨文化资源基本情况。对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保存完好的重点村寨,将其编入普洱市“特色村寨”名录。二是建档案。从保护与传承入手,重视加强软硬件建设,截至目前,普洱市整理编纂了《普洱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典》和10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丛书。三是抓管理。完善市县两级配套资金,用于文化传承阵地建设,购买乐器、道具,组织学习培训等,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四是抓组织。引导村民文化组织建设,创建演艺公司、建立合作社、组建文艺队、举办各类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班,把爱好民族文化的群众充实到各类文化组织,让群众参与到传承活动中来。五是抓传承人。普洱市共有文化传承人376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62人、市级136人、县级173人,培养出李娜倮、罗扎啊、岩超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文化传承人。民间音乐舞蹈被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8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
(六)形成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一是重视宣传工作。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和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争取与各级新闻媒体合作,全面宣传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各项工作。二是组织巡回演出。澜沧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到全国各地演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西盟县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佤部落》,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后在11个城市开展巡回商演。三是积极参加各种评比活动。重视普洱知名度、美誉度宣传,积极参加最美风景县、最具魅力村寨的评选等一系列文化外宣活动,进一步提升普洱市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促进宣传载体创新。各县区开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共享途径,通过文化期刊、互联网站、微信平台、DVD光盘等多种媒介广泛传播民族文化,方便各族群众获取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成果的渠道得到有效拓展。
二、普洱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村寨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推动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民族文化就是一种资源,推向市场就是保护和发展,甚至出现不合规律的‘打造’,使其失去了文化内涵。有的县区则认识落后,死抱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不放,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物,文化建设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部分干部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出现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干部则认为抓经济建设是务实,短期内就有成效,更容易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务虚的,一时难以出成绩,政绩也难以体现出来。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导致有的县区、部分干部把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现代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问题
在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已出现衰微、淡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民族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即使偏僻的村寨,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大部分村寨一味拆旧建新,不断重复着“钢筋混凝土式”的扩张,致使村寨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这种粗放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拆除的不仅是整个村寨或成片的老屋,更拆掉了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此外,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对村寨的文化生态影响较大。本次调研组走过的7个村寨,除澜沧县龙竹棚老寨、阿里老迈村,其余5个村寨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现象都较为普遍。年轻人进城务工,在城市里耳濡目染,返乡时自然带来了城市的现代化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在修建新房时,考虑到的是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洋房,配有太阳能的单独厨房、卫生间。生活上,以电磁炉、微波炉、液化灶为主,很少考虑以火塘作为厨房,以茅草房、木片房、土掌房为住房。日常也不用穿着民族服装,除去民族服装成本较高、穿着不方便做活等因素外,追求时尚是根本的原因,民族文化面临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
(三)项目、资金的统筹安排问题
由于各部门的项目缺乏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扶贫开发项目、边境文化长廊项目、民政项目、民族宗教、安居工程等项目先后进入。由于事先缺乏统筹安排和整体规划,各类项目工程把村寨文化生态搞得面目全非。调研组到过的7个村寨基本上都铺设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有的村寨路边上还安装了太阳能板供电的路灯,有的经过整村推进工程,新建了铁皮或石棉瓦屋顶的村组活动室,有的甚至统一把猪圈修在路边,村寨的整体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气息浓厚,已经不符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初衷。由于资金不足,不少民族文化濒临毁灭,无力传承,传承活动难于持续开展,严重损害了各族群众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目前,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的第一批经费基本到位,而第二批经费却杳无音信。加之,各县区在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上标准不一,导致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待遇相差较大。澜沧县对民族文化传承人较为重视,而有的县区市级文化传承人、县级文化传承人却没有补贴,对文艺队、文艺队长也没有任何补贴。各县区对文化传承人的待遇不一,严重损害了群众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四)传承人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低、收入低
当前,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仍然堪忧。造成这一状况有多种原因: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传统村寨的消失、大量的农村劳力进城,造成了村落“空巢”;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民族文化传承断裂,传承人所创作的作品产生了文化变异,使“非遗”面临着消亡;不少地方政府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对民族传承人的帮助和扶持;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致使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在经济发展中仍旧处于弱势地位。从本次调研组访谈过的传承人来看,国家级、省级文化传承人大都存在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低、收入低的情况,导致传承数代的文化项目往往后继无人。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宝组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传承人李扎保、李扎倮、李扎模三兄弟的情况较为明显。李扎保、李扎倮、李扎模三兄弟是拉祜族,老大李扎保今年78岁、老二李扎倮68岁、老三李扎模66岁,均为文盲,其中老大、老二是国家级传承人,老三是省级传承人。李氏三兄弟,老大已经年过古稀,老二、老三都已年过花甲,在农村属于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靠子女过日子的老人。李家三兄弟是《牡帕密帕》的第六代传承人,传承方式是家传。由第一代李扎八开始以父传子的方式流传至今(第一代李扎八、李娜里;第二代李扎努、李娜婆;第三代李扎约、李娜母;第四代李扎儿、李娜涛;第五代李扎娃、李妹),而今第六代传承人李扎保三兄弟的满堂子孙居然没有一个能够完整地唱完《牡帕密帕》,最多仅能唱1/3。西盟县勐卡镇永俄寨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传承人岩桑的情况也同样令人担忧。岩桑80多岁,国家级文化传承人,文盲,妻子已经去世。岩桑体弱多病,有时神志不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和儿子一起生活。儿子30多岁,小学文化,仅会唱《司岗里》一部分。正式拜师的徒弟岩狗,32岁,小学文化,务农为生,每年农闲时节来学2~3次,也仅会唱一部分,传承人的子女、徒弟不愿意、不认真学习民族文化,根本原因还是文化传承活动创造出的经济效益难以养家糊口、文化传承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缺乏专业的文化管理人才与中介组织
2013年,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宝组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农民主办的演艺公司——老达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公司经营范围有表演演出、民族服装、民族工艺品加工等七类。目前,公司由400多名员工,200名演员,10名股东,5名董事会成员,3名监事会成员组成。公司董事长张扎啊,拉祜族,1980年生;老达宝村村民小组会计,文化程度仅为小学毕业。老达宝村群众认为张扎啊在村里的年轻人中算是能力较强的人。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外出务工的经历、缺乏管理能力,张扎啊经营公司面临着公司业务少、盈利少、演员难以管理、节目缺乏创新、有规定难以执行、群众平均主义思想严重等问题。当地政府本来考虑引进一家文化中介组织或者职业经理人代为管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六)文化传承系统性、特色性不强
随着滋养民族文化土壤的消失,村寨民族文化的变异、消失的速度日益严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步履艰难,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有漏项和缺项。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传承的民族文化应该包含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服饰、绘画、音乐、舞蹈、礼仪、岁时节俗、民间信仰、手工艺、民间知识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特色性等特点。调研组发现:7个村寨文化传承人大多以歌舞、民间工艺、音乐等生活知识方面的传承人居多,而与当地各族群众生产方式、生活常识如语言、绘画、人生礼仪、岁时节俗、手工艺、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等生产知识方面的文化传承人则较少。传承人的缺失造成民族文化传承面上的不系统性和整体上的不完整性,直接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碎片化”和非系统化。普洱是茶文化大市,茶文化是必须考虑的特色地域文化,但却没有认定茶文化和制茶技艺的传承人。普洱市各民族都有独特的茶叶加工工艺,不能不说认定传承人时在特色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不足。
(七)群众片面看待民族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课题组所到过的7个村寨来看各族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原因是文化传承给群众的各项补贴和产生的经济效益都不高,与各族群众所期待的经济效益差距很大。在澜沧县老达宝组,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老达宝组村民李娜倮自创的吉他弹唱《快乐拉祜》唱响大江南北,获得了“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的美誉。村民们自发组建了“老达保雅厄艺术团”“达保五兄弟”组合“达保姐妹”组合,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广州、广西、湖南等地演出,还到日本演唱。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杭州大剧院演唱。参加了央视《魅力12》《星光大道》《倾国倾城》《民歌·中国》《我要上春晚》《梦想合唱团》等栏目录制,还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上海旅游节、中国桑植民歌节、昆明国际旅游节、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虽然社会效益非常好,但经济效益却不尽如人意。尽管每场演出费高达3 000~5 000元,除去演艺公司提留的少部分外,200个演员平分剩下的部分,人均仅有20多元,少的时候甚至仅能分到10元。演员基本是没有脱离生产劳动的本寨群众,有群众表示:十分卖力地表演了一天,经济收入远远低于干一天农活,干农活至少有50~60元的收入,做一天演员才有10多元。当前,普洱茶价格偏高,普通茶叶能卖到一公斤50元左右,由于演员演出费用低,在摘茶的季节很难找到演员。如何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是解决群众积极性的根本问题之所在。
(八)传统生活方式、民居存在的问题
首批7个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居民传统民居除屋顶瓦片外,基本都以木材为主要原料。就调研的村寨来看每户人家的住房面积大概在80~200平方米,大概需要大料70~180根,加上作为隔墙的木板与楼板,每户人家建房所消耗木材的数量是惊人的,而建筑费用、修葺费用都比钢筋水泥的建筑成本高很多。以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为例,该组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360多平方米,建筑样式为以木、竹、瓦等为主材料的双层传统傣族民居样式,主体建筑花费45万元、装修28万元,合计70多万元。据村民小组组长介绍,如果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50万元足够盖好这样的一栋房子,至少可以节约1/3的成本。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如木材、竹子、茅草等没有经过特殊的抗腐蚀处理,抗腐蚀能力极差,长时间地暴露在户外,风吹日晒雨淋,气温的升降都将缩短传统民居的使用寿命。要延长传统民居的使用寿命只有不断修葺,传统民居的修葺费用也大得惊人,一栋不足200平方米的传统民居,使用10多年以后,每次修葺费用超过1万元,收入较低的各族群众是难以承受的。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大多容易燃烧、防火性能较差,离家中火源较近。烧火、做饭、取暖的时候如果稍一不慎,比较容易发生火灾。民族村寨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一旦一家失火,火势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必然波及整个村寨,对整个村寨的传统民居带来的将是无法挽救的灾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木材的消耗也极大,烤火、煮饭、煮猪食的燃料都以木材为主,传统建筑与生活方式对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直接造成严重的破坏。
三、对加快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是维护普洱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纽带,是民族团结的润滑剂、黏合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把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是向全社会宣示要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面对经济利益,面对市场,政府、学者与传承人一定要坚守,不要迷失方向。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要义是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守住民族文化的魂、唤醒村寨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力求为各族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具有文化内涵与创造性的文化产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重要性,要积极发挥正确地引导作用,应转换观念,创新思想,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思想上,要坚决摒弃那种“重经济、轻文化”的片面思想,把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实践中,必须让群众唱主角,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群众切实的文化需求,这是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关键。
(二)激活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
普洱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就是各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断认知与认同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精神内核被各族群众理解、接受和掌握,建立起对民族文化信仰的过程。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力量是各族群众,各族群众传承本民族文化才是民族文化传承最为有效的途径。要有意识地引导各民族群众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认知本民族文化,做到文化自觉,树立起文化自信。有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会轻易地被改变,才有保持自己文化的坚定。当然少数民族群众有选择自己生产生活的方式,有选择自己文化的自由,但是这种选择应该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的,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之后的主动选择,而不是盲目地、无意识地被动改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不可能在封闭的、单一环境中传承,只有让各族群众形成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才能主动、正确地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才能有意识地坚持自己的文化坚守,主动地保护并传承下去。这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根基所在。
(三)成立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战略委员会
成立由宣传部负责,统一协调发改、财政、环保、规划、建设、民宗、旅游、国土资源、新闻出版、文联等部门和单位的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战略委员会,统一协调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的资金、人才以及各类项目的统筹,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对民族村寨文化生态的破坏。委员会主要负责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改革方案、法律、规章和政策、资金等宏观决策。提高市、县文化产业办公室级别,使其在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普洱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发展基金”,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为政府资助部分,吸引企业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向社会募集经营性文化发展资金,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筹集国内外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的自愿捐赠、投资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开通县区资金募集渠道。
(四)加强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
目前,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工作已进入调整过渡阶段,从“重申报”向“重传承”过渡。可借鉴国外经验,参照韩国“人类活珍宝”保护体系和日本“人间国宝”等做法,通过名录制度来保护文化传承人。同时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激励和培养力度,制订文化传承人培养和对外交流计划,建立文化传承人档案库,设立文化传承人市政府专项奖。解决高层次文化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外来高端人才,试行“文化精品创作招标立项和签约制度”;对稀缺、特殊、高层次文化人才与管理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定向引进,全国招聘。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实施百名文化名家工程和青年文艺人才发现计划,在美食、音乐、舞蹈、茶艺、美术策划等领域,每年重点立项支持一批选材、体裁优秀的作品和有发展前景的乡村艺术家。建立传承人培养专项资金,作为短缺人才的培养经费,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民间传统文化濒危项目和文化传承人的发掘、受权、保护工作力度。允许个人以拥有的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技成果、管理经验作价入股。建立政府奖励制度,奖励为普洱民族文化艺术做出贡献的艺术家和为普洱文化产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加大对李娜倮、罗扎啊、岩超等年轻的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力度,让他们成为年青一代文化传承人的代表。
(五)培养合格的文化管理者和文化中介组织
文化管理者是文化组织和文化企业的舵手,文化管理者直接担负着文化经营、管理的各项具体事务,文化管理者的培养可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的方式。文化中介组织具有扩大文化商品信息流通、引导文化消费、开发文化市场等产业功能,还具备促进政府职能转换、促进文化事业体制转换、加强政府与社会沟通、改善地方政府间关系等社会功能,是沟通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消费者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文化建设,首先要出台鼓励文化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让文化中介组织按市场规律发展。加强对文化职业经理人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文化艺术、市场营销、依法办事等综合素质。培育一批懂文化、善管理、长于文化市场运作的高端复合型文化职业经理人。健全和规范文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产业统计、指导和管理职能。
(六)完善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政策体系
法律、法规是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群团组织,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规则的制定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善民族文化政策体系,政府主持、专家参与、群众建言、企业支持,制定《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标准》《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考核标准》,统一、规范普洱市的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村寨特色文化的新模式,激活民族文化经营机制,规范文化服务市场。由宣传、文化、财政、工商、税务、国土等多个部门协调做好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同时,注重村寨文化市场的培育,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传承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特色型,制订考核计划,依据考核结果配备资金。
(七)引导各族群众正确地看待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当前,7个示范村的各族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是过度关注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民族文化的社会效益,割裂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地方政府要引导各族群众正确的看待民族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长期效益,缺一不可。一般来说,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没有社会效益的东西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反之社会效益好的东西必然能够产生好的经济效益。普洱市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文化资源的社会知名度低、运作方式不当,很难产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地方政府要做好各族群众的引导与扶持工作,指明出路,鼓励各族群众向前看,克服眼前的困难,狠抓民族文化的社会效益,积极探索民族文化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并持之以恒,必然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八)加强各民族生活方式、传统民居的改造
考虑到7个村寨传统民居在生活、生产以及建造、修葺、防火等方面的诸多不完善,可考虑采用“修旧如旧”与“修旧如新”的方式把各民族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分开。建筑的外观,坚决保留其传统形态,必须“修旧如旧”,这是对建筑外观最基本的要求。建筑物的内部设施、装修上,考虑适当的现代化,增加居住的舒适度,适当“修旧如新”。可以借鉴欧洲古建筑保护中的经验,保存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保持其外貌和街区风貌不变,但建筑的内部设施要现代化,使得居住者住在传统建筑里依然觉得很舒适。丽江古城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宅院进行改造时就按——“修旧如旧”与“修旧如新”标准,保持传统建筑的外观原貌,将现代设施接入传统建筑内部,在不破坏民居文化价值的前提下“修旧如新”,增加居住者的舒适度。
(九)专家要制定民族文化传承的标准和方法
鉴定、申报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在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前期的主要工作,创建工作启动后,科学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则成为专家学者面临的新问题。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专家不能缺席,没有理论的提升和指导,传承工作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失去方向。学者和专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理论建设不能脱离实践,要把书桌放在村寨,和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各族群众保持良性互动。坚持民间创造,精英挑选,文化传承不能肤浅,要想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价值及其精神内核,就需要借助专家的有效解读,树立正确的社会传播导向。专家、学者要在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走进民间,深入基层,帮助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这是专家、学者的时代担当。民族文化虽然是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文化,但要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认识,以精英的眼光挑选,才能去芜存菁,找出真正有保护价值的珍品。同时,政府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主要责任的承担者,对保护什么和怎样保护的概念应进一步清晰化。专家们应该参与帮助政府制定法规和政策,提供具体的保护范围、标准和方法,避免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陷入误区。
参考文献
[1]普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跨越发展的蓝图——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版。
[2]王亚南:《口承文化论——云南无文字民族古风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李佳:《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为普洱市委党校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室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