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阅读经典,理解经典

阅读经典,理解经典

时间:2023-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一文发表在《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在中文传播研究中,“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被较为广泛地引用的两个概念,但是在这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的情况。
阅读经典,理解经典_《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_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_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

郭建斌

《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一文发表在《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

在中文传播研究中,“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被较为广泛地引用的两个概念,但是在这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的情况。追本溯源,本文想对《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两本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理,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

对于“媒介事件”,我的观点是“媒介事件”并非“媒介仪式”,后者是由于传媒介入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仪式类型。没有传媒的介入,不会有这样一种仪式类型。这一点上,戴扬和卡茨的研究对于拓展仪式研究的视角,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同时,“媒介事件”也不同于重大新闻事件,这一点戴扬和卡茨在书中已经明确说明,但是还是有误读、误用的情况。

在文章中,我指出了《媒介事件》一书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1.沿袭了既往仪式研究过程分析的路径,但“媒介事件”这个概念的理论含义明显不足。

2.并未完全摆脱效果研究的狭隘视角。

3.更多的是关于媒介文本的研究,缺乏实地研究。

对于“传播的仪式观”,我在文章中首先指出:“传播的仪式观”与“媒介事件”等的仪式分析并非是同一个层面上的问题。接着,我在文章中提出了理解凯瑞“传播的仪式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具体是:

1.“传播的仪式观”是人类传播现象的一个隐喻层面的问题。

2.“仪式”在凯瑞的表述中主要是一种类比。

3.“传递观”与“仪式观”具有“范式”差别的意义。

4.“传递观”和“仪式观”不可分。

学术影响:这篇文章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此后,武汉大学刘建明教授写了《“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现象研究——与郭建斌教授商榷》一文,发表在《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