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虽然已经开始走向复苏,然而要更好地发展,无论是客观上还是自身上都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生存环境依然严峻
数字阅读分流纸质图书购买群体。实体书店普遍反映进店购书群体较十年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原因之一是数字阅读环境下,消费者阅读习惯发生了重要改变。随着电子书的发展和移动阅读终端的繁荣,碎片化阅读、“浅阅读”逐渐占据了阅读纸质书籍的时间,影响了纸质书籍的销售。人们对专业资料的获取也由原来的专业书刊向电子资料转移。这就不可避免地对购书群体造成了分流,使得实体书店原有的购书群体大幅缩减。
网络书店继续抢占实体书店市场份额。在电子商务日趋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购书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购书的重要消费方式。2015年,当当以销售码洋110亿元雄踞业界,占据市场四成份额;“天猫图书”平台年销售额达75亿元;京东销售纸质书超过2亿册。因此,网络书店仍然是实体书店最大的市场竞争对手,而网络书店的低价销售是对实体书店经营形成冲击的主要因素。
盗版屡禁不止,冲击实体书店。通过对多个城市的实体书店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书店经营者把盗版书问题视为当前实体书店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盗版书等非法出版物一方面影响了正规出版物的销售,成本上的极大优势使得个别实体书店铤而走险,在正规书店中夹杂盗版书销售;另一方面,盗版图书屡禁不绝,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造成坚持诚信经营的实体书店丧失信心。
(二)超大书城发展面临体制短板
超大书城多为新华书店系统内国有企业,基本不存在租金上的压力,普遍开始向复合业态、文化MALL、智慧书城的方向转型升级,但当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北京开卷公司发布的《2015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中,2015年上半年超大书城销售同比增长率下降了0.37%[1]。据调研,超大书城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体制方面。书店的转型升级需要全面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营销方式,塑造文化品牌形象。超大书城比一般的实体书店往往容纳更多业态,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相应地对经营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但现状是体制普遍欠缺灵活,一方面死板的制度使创意措施难以落地,另一方面人员激励机制不够导致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又难以引入既懂图书又懂非书经营、既懂线下图书销售又懂线上图书运营的复合型高端经管人才,因此成为超大书城转型升级中的短板。
(三)基层中小书店普遍活力不足
县级以下基层实体书店,多为中小书店,经营规模较小,发展活力普遍不足,这与书店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一是网上书店基本建在一线二线发达城市,受物流成本限制,还未深入县乡一级,这给基层实体书店留下了相对安稳的生存空间。二是房租、人工相对便宜,书店经营成本与大城市书店相比压力较小。三是目前转型升级成功的实体书店还多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新思潮还未传播到基层。这些因素造成基层中小书店普遍缺少危机意识,小富即安,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因此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民营实体书店,多数存在经营者观念保守、服务意识不强、营销观念落伍、经营业态单一、文化氛围不足、图书品种稀少且雷同性较高、严重依赖教材教辅等特点。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读者势必会对书店产生新的要求。同时,随着物流业向基层的迅猛发展,网上书店也将逐渐从城市到县城到乡村,留给基层书店应对挑战的时间并不多。
(四)民营书店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自“十一五”后半期开始,国内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房地产持续攀升推高店面、租金成本,劳动力短缺推高人力成本,两方面原因导致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不断上涨的房租和员工工资被认为是导致民营实体书店凋零的两大重要因素,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民营实体书店受影响尤为明显。在被调查的民营书店中,书店租金占经营成本比重最高,大城市的店面租金成本普遍占到成本的30%~40%,有的甚至更高,且仍在逐年上涨。因无法支付房租,许多实体书店不得不向偏远地区或向“二楼”迁移。人力资本急增,有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的店员薪酬逐年上涨,也相应增加了经营成本。减免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利润很容易被不断上涨的房屋租金和员工工资所抵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