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博物馆位于同心县新区庆王街东,罗山路北,2015建成,2016年布展并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22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9860平方米,分为化石、红色历史、民俗、同心历史及现代成就展5个展厅,展出文物360余件。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有200余件未定级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木器、玉器、铁器等类别。
化石展厅的标本表明,同心曾经是动物的乐园。有1200多万年前中新世地层出土的“同心嵌齿象”及“同心铲齿象”门齿,羚羊、犀牛头骨,巨型库班猪、龟、皇冠鹿、三趾马等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标本。有国内第一颗比较可靠的上猿牙齿化石和世界上第一具较完整的板齿象门齿化石。陶瓷器展厅还可以见到同心县境内出土的一批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陶器。有明、清瓷器,汉、唐陶器,古朴流畅的图案和线条,时代不同的釉饰给现代人带来了诸多艺术的启示。馆藏内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锛、刮削器,表明同心这块热土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韦州康济寺塔维修时发现的一批文物,烫金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佛经、明代佛造像、灶王经和写有西夏文字的陶砖块,各种古货币,从最早的贝币到秦半两、汉五铢、王莽货泉、唐代通宝,还有十分珍贵的西夏钱币,北宋和明清时期的古钱币基本齐全,战国时期的鹤嘴斧、唐朝的金刚杵、西夏的大瓷碗等一一陈列。
同心是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与内地农业民族农耕文化交汇的地区,也是中西文化相交融的地区,古代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在玉石青铜器展厅里,王团倒墩子汉代匈奴墓葬出土的骑士捉俘纹带饰、双龙铜牌饰,曾赴日本、意大利等国展出。这里收藏的匈奴文化遗存,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匈奴文化研究的空白,堪称同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现博物馆展厅面积较小,展出文物较少,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唤醒同心历史记忆,接通历史文脉,保障众多精品文物安全展出,政府投资已在县城新区筹建新的博物馆——一个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回族文物、古生物化石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