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的皮筏水运业
甘肃的皮筏水运业早期主要集中在兰州到西宁一线,最初筏户几乎全是回民。民国时期范长江乘坐皮筏经过中卫时,有这样的记载:“操皮筏之苦力,十九为甘肃河州(今临夏县)之回民,亦有西宁方面者”[56]。1928年前后,兰州长途筏户发展到50多家,除一家王姓汉户外,其余都是回民。1930年兰包航线开始繁荣了起来,皮筏运输业大为发展。兰包线长达1880公里[57],沿途多急流险滩,航行十分艰险,兰州到吴忠段有桑园峡、煮锅峡、乌金峡、红山峡、铜山峡等,水流湍急,怪石林立,或立于水面,或藏于水中,稍有不慎,便会筏毁人亡。因而架筏者多为经验丰富的水手,即使这样,在一些险要河段仍需雇一些专门护送皮筏过峡的峡把式,这些峡把式绝大多数是回民,都是祖传善观风云、有与惊涛骇浪搏斗经验的人[58]。
1936年前,兰州筏户大都由皋兰县政府委派行头来管理,1936年后,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派人组织了“皮筏运输工会”,将其纳入省党部系统。抗战以后,皮筏运输主要为军需品运输服务,八战区运输处经常雇筏为宁夏马鸿逵、绥远傅作义等部运送弹药、汽油、壮丁等。后来皮筏运输又被归并到兰州市政府社会局管理,由市党部派员指导。抗战胜利后,军需运输停止,又恢复到筏户自包自运的局面,这时承运的货物种类繁多,但仍以药材、水烟、皮毛为大宗。
(二)宁夏的黄河水运
宁夏的黄河水运历史悠久,在解放前的交通运输中占重要的地位。当时京津一带的日用百货及其他工业品,70%以上从包头由黄河航道经宁夏运往甘肃、青海以至新疆各地。西北地区的土特产品,诸如皮毛、药材、烟草等,大部分由黄河水运经宁夏到包头,再转运到京津加工或出口。20世纪初,宁夏成为西北贸易门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水运的兴盛。黄河在中卫至石嘴山间,水流比较平稳,河床基本固定,是主要通航河段,但河床中间滩洲很多,河水深浅不均,流速不等,航行不便。因此,只能通行小型木船(主要类型有高帮船、七站船、五站船、小划子)。自中卫至兰州区段,黄河多为峡谷急流,木船也不能通航,仅能通行皮筏。从兰州运货物到宁夏,多用牛皮筏运载。有的至中卫改换木船运输,皮筏放气后由陆路运回。组合式牛皮筏最大载重量可达60多吨,是黄河上长途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区内的短途客货运输,除木船外,多用载重1吨左右的羊皮筏、牛皮筏,灵活方便。民国初期,宁夏的船筏尚无精确统计。至1942年全省实有木船170条,1943年仅有100余条,1946年曾造渡船20条,运输船30条,皮筏270副[59]。主要港口有中卫、宁安堡、横城堡、石嘴子。
官方管理黄河水运始于抗战初期。1935年,宁夏省政府拟发放无息贷款19287元,鼓励沿河各县船户制造木船。原计划建造57条,实际造船42条,实发贷款15327元[60]。与此同时,又购置大小汽船机器两台,装成汽船两艘,待在黄河试航成功后通航汽船。计划成立航运公司,拟将全省所有船只一律收归管理。事实上,汽船试验未成,航运公司也未成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宁夏当局为统制一切民间运输工具,于1938年夏,令各县船户组织全省船业公会。所有船户必须加入公会,否则不准营运。1939年12月,建设厅拟定河运管理局组织章程,并于1940年元月正式成立宁夏河运管理局。1942年河运管理局撤销,所有船筏交由第十七集团军运输处调配使用,建设厅和船业公会仅办理调查登记等事项。此时除必要的渡船和少数的行船在军警的严格控制下,担任引渡和军运外,大多数船筏被迫停航。
19世纪50年代,从国外进口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开始在长江等内河行驶。轮船无论在速度、效率上都超过了古老的木帆船,属于比较先进的运输工具。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河套地区黄河航道上进行机动船舶的试航。1919年,马福祥与甘肃督军兼省长张广建合办轮船公司,在上海求新厂订购汽艇两艘,其中一艘在石嘴山至包头间上下水试航成功,次年因张广建离甘和马福祥调任绥远都统而停办。1935年,宁夏建设厅长马如龙派员赴天津购得汽油发动机两台,在中山公园建造成大小木质汽船两艘,12月初在横城渡口下水试验,准备将其用于宁夏至包头的航运,后因内战及抗日战争的爆发,该计划未能实现。1934年,山西省太原经济建设委员会曾将包头到宁夏间的航运作为西北建设项目之一,当年建成小型汽船一艘,并进行试航,于1936年在包头设立机船办事处,在南海子建船坞造机动船,并将包宁线分为8段,每段派办事一名,准备正式营业,经往返两次航行,后因机械故障而停航[61]。1948年,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七区为内战而在靖远安宁渡口安装成一艘以汽车发动机为动力的单桨木质渡轮,8月起航,是为宁夏有史以来的第一艘机动渡轮。1949年,又增添一艘渡轮及渡驳。总之,自1911~1949年的38年间,在上至甘肃安宁渡口下至绥远河口镇长达1300余千米的黄河航道上,先后进行了6次机动船的试航,然而真正的轮船航线仍未开辟。
(三)青海的筏运业
筏子作为水运工具在青海有悠久的历史,但皮筏大批量运输货物是近代才兴起的事。这种运输方式的兴盛与清末民初青海羊毛皮张出现的外销热潮、京包铁路通车与水运互相衔接有密切关系,它的衰落也与羊毛在国际市场的滞销、近代公路运输的日渐发展以及曾一度垄断筏运业的地方官僚集团的覆灭有关。
筏子有皮筏和木筏之分。木筏又称木排,主要不是反复使用的水上运输工具,而是利用水力运走构成筏子本身的木材。有时也在上面附带装载一些货物。民国时,马步芳官僚资本企业将在青海各地砍伐的林木通过木筏运至兰州,大作木材生意。皮筏有牛皮筏、羊皮筏两种。羊皮筏一般由12~24只皮袋组成,多在乐都至兰州间行驶。青海皮筏(习称西河筏子)以牛皮筏子为最主要,每个筏子用30~32个牛皮袋组成[62]。青海筏运主要在湟水、黄河道上顺流单向航行。西宁至兰州间湟水上的运输多为载重四五吨的小筏,兰州以下黄河航道上多用载重二三十吨的大中型皮筏。一个运羊毛大筏的运量可顶二百三四十头驼骡或四五十辆大车。筏运凭借水力,又不消耗燃料、饲料,成本低,载量大,运价低廉,故一时取代驮运等方式成为青海羊毛出境的主要方式。其最大的缺点是有去无回,皮筏到包头后,皮袋雇骆驼运回另扎皮筏。20世纪20、30年代是筏运业兴旺发达时期,西宁滨河一带,兰州七里河、骚牛圈等沿河各处都有筏子和羊毛。皮张的堆垛,“每年赖皮筏运赴甘肃、宁夏之麦恒以万石计,此外,木材亦多籍水运出口”[63]。民和县有专操此业的筏户五六十户,其中6户拥有120个皮囊组成的大筏10多只。化隆、循化也各有二三百只皮筏。30年代后期,马步芳家族官僚资本企业组建有庞大的筏运机构,拥有大筏四五十只,小筏倍之,合计牛皮袋在万数以上,员工178人[64]。以致完全垄断了青海的筏运业,原来靠此谋生的贫苦筏户、水手大多转而服役于官办筏运机构。
抗日战争爆发后,包头沦陷,青海羊毛运到兰州,出口苏联,不久中止。但粮食、清油、木材的筏运仍在进行。抗战胜利后,筏运青海皮毛到包头转销平、津的现象重又出现。1945年5月,黄河上游工程处曾投资350多万元整治湟水航道,共计炸除礁石10余处,使航运条件略有改善。青海官府垄断的筏运业一直延续到1949年马步芳政权垮台,此后,再无人从事此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