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巴图 达能太 娜日苏 敖登高娃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 巴彦浩特 750300)
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ls Bunge)俗名瓜瓜草、醉马草、蒙古语:好听格日,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左旗(以下简称我旗)吉兰泰等14个苏木(镇),分布面积266万hm2,占可利用草场的25%。主要危害马、牛、羊、骆驼等家畜,不仅引起中毒死亡,而且严重影响母畜的繁殖,公畜发情等。每年因采食变异黄芪中毒牲畜达20万头(只),近10年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为了有效地防制家畜中毒,现将我旗变异黄芪中毒病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变异黄芪的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10~30 cm;植物体各部有“丁”字毛,呈现灰绿色。主根伸长,黄褐色,木质化。由基部丛生多数茎,较细,直立或稍斜升,具分枝,密被白色“丁”字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1~15;托叶小,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与叶柄分离;小叶矩圆形、倒卵状矩圆形或条状矩圆形,长3~10 mm,宽1~3 mm,先端钝、圆形或微凹,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绿色,疏生白色平伏的丁字毛,下面灰绿色,毛较密。总花梗较叶短,有毛;短总状花序腋生,具花多数,紧密;花小,长8~11 mm,淡蓝紫色或淡紫红色,花梗短,长约1 mm,有毛;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1 mm,近边缘疏生黑毛;花萼钟状筒形,长5~6 mm,萼齿条状锥形,长1~2 mm,均被黑色和白色“丁”字毛;旗瓣倒卵状矩圆形,长10 mm,顶端深凹,基部渐狭,翼瓣与旗瓣等长,龙骨瓣较短,两者有爪及耳,子房有毛。荚果矩圆形,稍弯,两侧扁,长10~13 mm,宽约3 mm,先端锐尖,有短喙,表面密被白色平伏的“丁”字毛,2室。花期5~6月,果期6~8[1]。
2中毒症状
自然放牧羊一般在有变异黄芪生长的草场采食变异黄芪15~20d出现中毒症状,多呈现慢性经过。山羊:病初目光呆滞,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呆立,对外界反应冷漠,迟钝。中期:头部呈现水平震颤,呆立时仰头缩颈,行走时后躯摇摆,步态蹒跚,追赶时极易摔倒,放牧时不能跟群,被毛逆立,失去光泽。后期:出现腹泻,以至于脱水,被毛粗乱,腹下被毛手抓易脱,后躯麻痹,卧地。多伴发心律不齐和心杂音,最后因衰竭而死亡。绵羊:症状与山羊相似,只是症状出现较晚,中毒症状尚未明显时,用手提绵羊的一只耳朵,使之产生应激作用,怀孕母羊多流产或产仔孱弱,常有畸形。马:病初行动缓慢,不愿走动,离群呆立,食欲正常,以后腰背僵硬,行动困难,易惊。后期则头颈僵直,视力减退,步态蹒跚,容易跌倒,转弯困难,最后采食、饮水困难,后肢麻痹卧地,衰竭而死亡。牛: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水肿及脱水,使役不灵活。骆驼:病初行动缓慢,不愿走动,头颈僵硬,视力降低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骑乘时不听从主人的指挥,驮运时不支撑重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因衰竭而死亡。
3剖检变化
尸体极度消瘦,口腔和咽部有溃疡灶,眼球下陷,肢下出血,胆囊肿大,血液凝固不良,盲肠黏膜增厚,小肠内空虚,呈现树枝状充血,肠管内有多量深紫色液体。真胃黏膜有出血点,瘤胃胃壁变薄如纸,三分之一的绒毛脱落,食道浆膜层易剥离。颌下、肺门、肠系膜、肩前淋巴结均正常。
4病理组织学变化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神经及内脏细胞泡沫样空泡变性。持续喂变异黄芪时浦金野氏细胞永久从小脑消失,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也可见到空泡变化。这种变化也见于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淋巴结和淋巴细胞。
5变异黄芪营养成分分析
表1 异黄芪营养成分测定结果[2] (单位:%)
表2 变异黄芪几种营养元素测定结果表[3] (单位:mg/kg)
6变异黄芪生物碱分析
经过对变异黄芪总生物碱的薄层层析检查证实,属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并结合高分辨质变谱分析,已鉴定变异黄芪中有4种吲哚里西啶生物碱成分,即苦马豆素、斑荚素和羟基吲哚里西啶。
7防治
7.1化学防除
用国产2,4-滴丁酯每公顷1000 ml喷雾,当年防除效果达95%以上。
7.2去毒饲喂
用盐酸脱毒饲喂羊102 d,不仅没有引起中毒,而且育(催)肥效果相当好。将变异黄芪用0.3%工业用盐酸浸泡24 h后捞出,再用清水冲洗1~2次,放到通风阴凉处自然干燥备用。应用时将脱毒的变异黄芪按30%比例混入到其他饲草(料)中作为试验组,经过102 d的试验,结果试验组没有发现任何中毒症状,而对照组饲喂66 d时发生中毒,最终死亡。这种脱毒方法比较简单,方便,费用低,牧民易掌握,有推广应用价值。
7.3人工防除
为了创造安全无毒草的草场,每年5~6月份(结籽前)挖除,一般发芽部位在地表下2~3cm处,所以挖除深度达地下10 cm处,是不会再度发芽的。
7.4加强草场管理
变异黄芪在开花前3~5月,毒性较小,可在有变异黄芪的草场上放牧,充分利用其营养成分。在开花结籽5~10月份,毒性大,应移到无变异黄芪的草场上放牧,以防止中毒发病。
7.5生物防除
根据我旗草场上变异黄芪不采取任何措施而自行死亡的特殊现象,经过研究发现几种寄生虫,专门蛀食其根部,最终将其根部咬断而致死。经初步鉴定有以下几种寄生虫:鞘翅目叩头虫科沟金针虫、鞘翅目天牛科家绒天牛、根蝇科根蝇、还有蝇、豆象虫、胸小鳖甲等。以上寄生虫对变异黄芪危害最大的虫种是沟金针虫和家绒天牛,主要危害二年以上的变异黄芪,当年生的变异黄芪不受其害。这些虫类蛀食而造成死亡率可达30%左右。生物防除灭除变异黄芪的途径和办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8讨论与小结
8.1变异黄芪是豆科黄芪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贫嵴,抗寒,返青早,干枯晚、生长快的植物。在我旗有些苏木(镇)已成为优势种植,严重地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经过这次对其营养成分分析,发现变异黄芪与苜蓿相近,见表3。
表3 变异黄芪与苜蓿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单位:%)
从表3可以看出,变异黄芪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牧草资源,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使毒草变为牧草,这对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前景。
8.2经过这次对变异黄芪生物碱的薄层层析,结合高分辨质谱分析,证明其有毒成分主要是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
8.3建立生态控制工程预防中毒发生,生态系统是指所有生物及非生物在环境内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自然系统。根据王凯等报道,将草场分为三个区∶即高密度区(有毒植物分布强度在100株/m2以上)、低密度区(有毒植物分布强度在10~100株/m2之间)及基本无有毒植物生长区(有毒植物份布强度10株/m2以下)。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高密度区放牧10 d,或在低密度区放牧15 d,再进入基本无有毒植物区放牧20 d,如此循环到冬季有毒植物干枯期,应用这种生态控制工程预防有相当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
8.4根据毒理学研究表明,吲哚兹定生物碱(indolizididine alkaloids)——苦马豆素,易溶于水,可从尿中排出,在牛、羊体内的半衰期为20 h,5 d后毒素被完全排出体外。根据上述研究情况来看,对屠宰食用或乳用牛、羊停止采食5 d后完全可以利用其产品,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
8.5预防疯草中毒病王凯等(1999)研制了“棘防E号”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改进,对绵羊棘豆中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以明显延迟绵羊棘豆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该药采用饮水给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毓泉,富象乾,陈山.内蒙古植物志(第3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330.
[2]曹西莉.西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分析测定报告[C].陕西:杨凌,内部资料,2002:2.
[3]李亲仁.西北农业大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报告[C].陕西:杨凌,内部资料,2002:2.
[4]王凯,莫重辉.棘豆中毒预防及棘豆中吲哚兹定生物碱提取技术研究[C].青海:西宁,内部资料,19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