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结果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结果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3-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述将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按主体功能细分为四类区域,四类区域特征的不同、动力机制的差异,使其区域发展模式会具有较大的差异。鉴于禁止开发区现状,对其生态补偿应以政策补偿、资金补偿和技术补偿为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加大对这些区域用于加强生态恢复重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持和培育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等方面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
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结果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_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

前述将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按主体功能细分为四类区域,四类区域特征的不同、动力机制的差异,使其区域发展模式会具有较大的差异。强、中、弱水平的划分,只是从限制因子的多少和限制程度上进行的等级划分,各类型区总体上都是处于限制开发区之内,限制程度不同。因此,在构建各类型区的区域发展模式时,要把握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总体原则;其次,限制开发生态区受地理区位、经济规模等方面的影响,产业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最大区别就是建立完备产业体系比较困难,所以集中资源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第三,虽然同为限制开发区域,但区域内部不同类型间,由于区位、水、土地、光热等资源环境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确定各类型区区域发展模式时,不应“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状况,采取适宜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的区域发展模式。

(一)基于生态保护的禁止开发区发展模式选择

1.发展重点与方向

禁止开发区作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区或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区域,要禁止任何形式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确保其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杜绝各类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同时,为使其更好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恢复生态环境,在禁止开发区要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内污染物的“零排放”。此外,在禁止开发区内,由政府主导,结合不同景区的特点,在外围划设一定的空间,适度开展与景区特点相一致的生态旅游活动以及相关的科考科教活动。

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自然保护区,要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划进行相关管理。

(1)按照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三级标准对保护区进行分类管理。核心区作为自然保护区的“中枢神经”,是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核心区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缓冲区作为过渡带,是连接保护区与外界的桥梁,除了一些必要的科学实验活动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在试验区,只允许进行适当的生态旅游,以及符合保护区规划的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

(2)通过人口的逐步转移实现核心区无人居住,缓冲区、试验区除必要的管护人员之外,要通过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等方式逐步地转移人口。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禁止开发区不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政策,同时要通过生态补偿、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等方式,稳步提高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保障生态建设。

六盘山高寒阴湿区降雨较多,植被丰茂,但海拔高、土层较薄、气候冷湿、热量条件差等因素制约了种植业的发展,今后应加大退耕还林(草)的力度,在水源涵养林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耕地全部进行退耕还林(草),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草畜产业;此外针对此区适宜种中草药的特点,根据不同乡镇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特点,种植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中药材。

在中部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发展潜力极低,应以生态修复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实行生态移民,禁止规模化经济开发活动,重点实施生态环境自然修复和综合治理,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

2.发展模式

结合禁止开发区资源环境特征,生态补偿型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生态草畜业发展模式、苗木产业发展模式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图6-9)。

图6-9 禁止开发区区域发展模式

(1)生态补偿型发展模式。生态补偿是一种调节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持续获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的的一种手段,既包括对人的补偿,也包括对自然的补偿。对于禁止开发区而言,尤其是位于极度和高度脆弱区的六盘山南段水源涵养林区、北段土石山区等生态最为脆弱的区域,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反应非常敏感,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极差,开发及开发后的修复成本都很高。同时,此区域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安全对局部乃至全国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将生态保护摆在首位,以生态补偿型发展模式为主,且补偿主体以国家为主。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偿方式以增加保护区建设的投入为主,近期应将保护区内农户的生产生活损失纳入补偿范围,远期应逐步将国家级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对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应统一规划,由国家主导建设。在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既要分阶段明确补偿的重点、方式和标准,又要着眼于长期的补偿机制的建立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的完善。这就要求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S技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在重点分析回族思维方式、经济价值取向、生产生活方式等民族文化特征对区域生态补偿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基础上,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参与成本和生态系统受损风险为参数的空间选择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禁止开发区进行分区分级生态补偿等级划分,建立分区分级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出针对不同类型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方案。鉴于禁止开发区现状,对其生态补偿应以政策补偿、资金补偿和技术补偿为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加大对这些区域用于加强生态恢复重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持和培育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等方面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

(2)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区域开放,加强区域与外部人员、信息的交流以及增加资金积累,对于提升产业结构,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广义生态旅游范围较广,泛指所有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游览、度假活动,比如草原生态旅游、沙漠生态旅游等;狭义生态旅游则专指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或者探险。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就地发展二、三产业的一种重要模式。

禁止开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资源条件,六盘山生态旅游已成为宁夏旅游的招牌和亮点。该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依托这一优势,结合区域内的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联合开发。除此之外,可开发与生态旅游配套的文化特色旅游,突出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使生态旅游成为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可以发展的生态旅游模式主要有:

①观光森林生态旅游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以六盘山、罗山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按照生态优先、适度开发、功能分区的原则,在六盘山、罗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森林游憩带适度开发观光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借助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及其清新的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使游客在观光游览中接受生态保护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探险森林生态旅游模式。此模式是利用自然保护区内奇、幽、险、特的特点和高品质的环境,吸引一些追求新奇、具有冒险精神的游客探究体验。按照探险的内容可以发展传说探险、休闲类探险、科普类探险、野外露营探险等。

③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为回族聚居区,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特别是回族特有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等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

④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围绕“一块红色边区、两条红军战史线、三个重要的纪念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六盘山红军长征路、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园和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3个经典红色景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建设银川—盐池—同心—西吉—六盘山“宁夏红色之旅”线路。

(3)生态草畜业发展模式。草畜产业是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这个产业包括两个相互关联、前后衔接的产业层面,一个是以牧草种植和饲料生产为主的草产业,一个是以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畜产业。作为宁夏限制开发区的传统产业,草畜产业是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优质牧草业被列为宁夏六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给予重点扶持。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大部分坡耕地被解放出来,加之分布在离村庄较远的荒山地,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草地资源,限制开发生态区畜牧业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传统的自然放牧向人工种草和舍饲养殖转变,并通过发展草畜产业提升了生态保护效应,加快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回族地区的传统民族产业,历来就是回族群众与伊斯兰世界进行商贸交易的重要产品,宁夏已被《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确定为肉牛和肉羊优势产业区域。作为回族聚居区,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回族农户历来具有养殖牛羊的传统习惯,具有一定的养殖基础。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商品性高效设施畜牧业,“人工种草、养羊(牛)”这一基于退耕还林(草)基础上的草畜产业,是集植被恢复、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于一体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兼得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泾源县造林条件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外围区以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带,打造宁夏南部山区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障功能水资源涵养林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并通过草畜业的发展,在企业、科研和农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公司+科研+农民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苗木产业发展模式。以泾源县为主的六盘山高寒阴湿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凉湿润,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和“湿岛”,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各类林木种苗。依托优越的立地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产业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泾源县形成以特色林木工厂化育苗中心为龙头、突出规模种植、优化品种结构的苗木产业发展模式。

(二)基于生态建设的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1.发展重点与方向

处于强限制开发区域的各乡镇,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是综合限制程度较高的地区,尤其是自然生态条件限制程度高,是区域未来生态恢复和保育的重点区域,未来应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基本目标。

中部干旱风沙区未来发展建议:

(1)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将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极度恶劣村庄的人口逐步向宁夏川区及限制开发生态区内条件好的区域进行转移,以缓解土地压力,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推广旱作高效节水农业。加大科技示范项目投入,全面推广枣—瓜—枣—薯兼作种植模式,重点发展圆枣、西甜瓜等特色节水产业,打造旱作高效节水补灌特色农业示范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坚持生态建设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步伐,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黄土丘陵水土流失沟壑区未来发展建议:

(1)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导向,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适当延长退耕年限以及退耕补偿的标准。

(2)根据区域实际,建立多种生态恢复重建的模式。

(3)实施人口迁移,为强化强限制开发生态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应有计划地逐步对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极差的区域实施人口迁移。

2.发展模式

根据对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特征的分析,生态移民发展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图6-10)。

图6-10 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模式

(1)生态移民模式。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将原来位于生态脆弱地区高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使得生态脆弱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生态移民模式中,安置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不仅受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也受移民本身诸如年龄、文化程度、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强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应以有水有土安置为主,包括就近安置和外迁安置两种,具体有3种生态移民模式可选择:开发土地集中安置、适度集中就近安置、因地制宜插花安置。

开发土地集中安置。集中安置是一种易地安置方式,以村或乡为单位把农户搬迁到新开垦的水土开发区,集中安置。对一些具备中低产田改造的区域,通过集中改善基础设施,形成一定的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后再逐步移民,通过生态移民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结合的方式降低对原住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宁夏川区有大量闲置的中低产田,可以结合黄河金岸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北部土地整理、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重大项目,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国有、集体、企业及个人经营的各类耕地资源,集中安置移民。在山区,通过库井灌区、扬黄灌区节水改造、新建水源工程,对宜农荒地进行规模开发,建设移民新村。无论是安置在川区还是山区,迁出县按原来的乡村名称在迁入地建立同样名称的新社区,虽然搬迁距离较远,但由于是集中安置,能够保持原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因此,易于被移民接受。

适度集中就近安置。就近安置是在距离原住地较近的地带安置移民的一种安置方式。在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内可选择靠镇、近水、沿路的区域建设中心村后,采取兴修水利、集雨补灌等措施对原有耕地进行改造,重新规划新社区,就近适度集中安置。这种安置方式搬迁距离短,便于管理,移民成本较低,易于安置,且由于移民所处环境基本没变,与原住地在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似,因此,有利于移民生产生活的平稳过渡。

因地制宜插花安置。这种安置方式是把人口稠密、水土资源匮乏、人均耕地占有量少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水土光热条件较好的乡村插花安置,投资少、见效快。在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内部,由于发展条件差异较大,在丘陵沟壑区内部零散分布有塬地、盆地、川地等,这些区域地形开阔、土层深厚,水热条件较好、灌溉方便,可采取将人口、经济向这些地区适当集中的发展模式。

(2)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针对强限制开发生态区中水土流失严重的乡镇,应建造水土保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确保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同步推进。

(3)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多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地区,水土流失是诱发生态恶化的首要根源,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科学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把农业用水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有利于解决生产与生态用水矛盾,为逐步恢复和保护生态提供有力支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强限制开发区要通过综合技术措施,充分利用扬黄水、挖掘地下水、蓄集天水等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基于特色产业的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1.发展重点与方向

中限制开发生态区是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此区域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较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区域内的乡镇位于水资源较为丰富、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河谷川道区,部分位于矿产资源富集区,产业主要是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生态工业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未来是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经济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1)在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水资源丰富的河谷川道区仍以特色种植业为主,此外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2)依托此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可适当发展商贸服务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3)在对区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矿产开采和精深加工业。

2.发展模式

根据对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特征的分析,劳务移民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发展模式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图6-11)。

图6-11 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模式

(1)劳务移民模式。劳务移民主要是针对一些务工能力较强的青壮年或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的家庭,在城市或工业园区实施无土安置,并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政策,属于无土安置的一种方式。基于宁夏沿黄城市群、宁夏区内各重点城镇、各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等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实际,在政策支持下,通过建设劳务移民周转房等方式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就业环境,逐步建立起促进贫困人口向宁夏沿黄城市带、城镇转移的长效机制。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央每年都以“一号文件”形式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2012年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科技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地位。中限制开发区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基础良好,在粮食生产、设施蔬菜、特色农业等方面优势突出,未来应构建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①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以获得速生、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是在人为可控制环境保护设施下的集约化农业生产,兼有节水、避灾等特点。设施农业既可增产,又可节约,生产效益可达常规农业10倍以上,而用水只需普通农业的1/3,用肥只需1/2,极具推广价值。根据中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特点,设施农业可涉及日光温室(菌草棚、阴阳棚)、大中拱棚、小拱棚3种模式,并以瓜果蔬菜、食用菌、花卉、林果种植等为主。大力推广使用设施栽培、设施园艺、设施养殖、设施装备等农业工程技术,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资源环境等空间约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彭阳县发展以郁金香、百合等为主导品牌的球(宿)根花卉和以红提葡萄为主的延迟栽培高效设施水果两大新兴特色产业,在巩固提升沙塘镇光联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不同模式、不同种植品种、不同上市周期的六盘山(隆德)现代高科技球(宿)根花卉、关庄鲜切花生产、联财联合千亩高效设施水果、神林兴平千亩果蔬、温堡张杜千亩大中拱棚节水瓜菜等示范园区,以此推动设施农业向园区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

②生态农业。紧密结合区域特征,有重点地选择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的区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先行先试地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扩大生态农业内涵,结合区域川、塬、河、洲景观资源,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技术,推进川塬生态农业和河滩生态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广“畜—沼—果(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畜牧业、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等,逐步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系。另外,严格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坚决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构筑安全的农业发展格局。

③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中限制开发区特色农业基础良好,涉及的特色农业品牌已初步形成。依托基础优势,围绕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农业,是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区域内特色农业首先应大力发展鲜食枣、山杏、西甜瓜、红提葡萄等特色果品,西芹、胡萝卜、马铃薯等特色蔬菜,郁金香、百合等特色花卉苗木,食用菌生产和家禽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业,突出品牌效应,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和推广力度,强化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其次,应围绕特色农业品牌延长产业链,完善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再次,特色农业发展应实行区域化、差异化策略,针对各个乡镇的区域特征和发展现状,营造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如在海原县红羊乡、关庄乡等南部乡镇培养马铃薯产业带,在三河、李旺等东部乡镇着力培育高效设施农业、高酸苹果、枸杞和优质葵花产业带。

(3)矿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发展模式。在矿产资源富集区,采取“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一个产业链条”的建设模式,推动矿产资源开采与深加工产业提升层次,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立足王洼和太阳山地区的煤炭资源,着力培育电解铝及深加工和新型建材两个支柱产业,依托石油资源和石膏等资源,适度发展石油开发与深加工、新型建材两个特色产业。通过建立以优势资源开发及其深加工利用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通过合理有效的规划引导,使资源开发、城镇布局和环境治理与保护相协调,从而加快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聚集,推动工矿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太阳山镇和王洼镇依据工业园区建设与煤矿开采,积极引进相关项目;大水坑镇、惠安堡镇依托太阳山工业园区,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即以物流为主,仓储、餐饮、娱乐、劳动力培训等相关的配套产业。

(四)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1.发展重点与方向

弱限制开发生态区是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限制因子数量最少、综合限制程度最低、区域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该区域也是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未来生态经济发展和人口产业集中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1)对于城镇,由于其在未来相对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以增强其对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原有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2)对城郊乡镇,其作为中心城市的腹地,中心城镇对它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未来发展中凭借其紧邻城镇的区位优势及水资源优势,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蔬菜大棚等。

2.发展模式

根据对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特征的分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图6-12)。

图6-12 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模式

(1)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低度脆弱区主要位于河谷川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良好,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灌溉方便,水资源较多,水质较好,且交通便利。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经济发展基础好,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国家支持下通过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区域发展。根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可发展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努力把川道区打造成区域性的特色农业观光带、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和先进科技成果的展示区,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按照“因地制宜、依水布局、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的思路,走精品、高端、高效现代农业之路。

①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特色农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良好的基础,是扩大经济效益、拓展知名度、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西吉西芹、马铃薯,海原硒砂瓜,红寺堡葡萄,彭阳辣椒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品牌优势,要围绕特色农业品牌延长产业链,完善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是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表6-11)。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相对集中、突出特色”的思路,以“新型农民”为方向打造专业户,以办点示范为手段打造专业村,通过专业村、专业户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和周围农户,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形成以西芹、马铃薯、滩羊养殖为主导,以林果种植、中药材种植为支撑的特色农业地域格局。

表6-11 特色农业基地

②设施农业作为引领区域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是摆脱自然环境制约、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以拱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已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丰富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

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紧密结合区域特征,有重点地选择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的区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逐步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

(2)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城市产业是城市经济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当城市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便会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城市的发展,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弱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各中心镇、县城所在地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结构的优化,构建能突出区域特色优势的城镇产业,推动功能多样化的城镇发展,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

①依托特色和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各中心镇在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具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独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和优势。因此,可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城镇发展

②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马铃薯、草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优质化发展,促进中药材、果蔬、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营养化、保健化发展,提高盐池工业园、同心羊绒工业园、海原新区工业园、西吉闽宁合作产业园、红寺堡工业园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提质增效。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快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聚集,推动城镇的发展。

③通过小城镇建设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对豫海镇、海城镇、吉强镇、白阳镇、沙塘镇、联财镇等区域,按照“特色突出、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原则,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西吉县和同心县作为主要的回族聚居区,回族文化特色明显,可将同心县豫海镇和西吉县吉强镇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回乡风情特色的城镇。隆德县的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素有“书画之乡”的美称,是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中国书法之乡”的县,可将城关镇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画之乡。依托六盘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将泾源县香水镇建设成为旅游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彭阳县作为宁夏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最有成效的区域,可将白阳镇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的生态型城镇。此外,依据“注重特色,一镇一品”的思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一些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中心镇。通过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城镇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

表6-12 不同类型区发展模式的比较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樊新生.欠发达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及其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1):1~6.

[2]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2~106.

[4]郝寿义,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谭遂,杨开忠.一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模型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8~42.

[6]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学进展.2002(7):468~476.

[7]陆玉麒.江苏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J].地理科学,2000,20(3):284~290.

[8]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3):70~73.

[9]甄峰,顾朝林,沈建法,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0,20(5):403~410.

[10]蒲英霞,葛莹,马荣华,等.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为例[J].地理研究.2006,24(6):965~974.

[11]余凤鸣,张阳生,周杜辉,等.基于ESDA-GIS的省际边缘区经济空间分异——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997~1004.

[12]胡序威,周一星,顾超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4]Anselin L.The Moran scatterplot as an ESDA tool to assess local instability in spatial association[C].Fisher M,Scholten HJ,Unwin D(eds).Spatial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on GIS.London:Taylor&Francis,1996:111~125.

[15]张景秋,杨吾杨.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02,22(5):560~563.

[16]郭红,姜春晖.基于GIS的东北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4):1~8.

[17]陈培阳,闫岩.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J].河南科学,2008(4):483~485.

[18]康庄,刘智.成渝经济区空间结构的ESDA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3):8~12.

[19]刘丽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6):80~86.

[20]李丁,冶小梅,汪胜兰,等.基于ESDA-GIS的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5):32~36.

[21]廖翼,周发明,唐玉凤.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35~41.

[22]许淑娜.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河南科学,2013,31(9):1496~1501.

[23]张守忠,胡囡.黑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68~74.

[24]徐恒升,杨杰.基于GIS的南阳经济空间结构动态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54~56.

[25]曹芳东,吴江,徐敏.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12):23~28.

[26]朱舜.西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选择与跨越式发展[J].农村经济,2001(12):22~24.

[27]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中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1(5):385~389.

[28]CheneryHB,SyrquinM.Patternsof Deevelopment,1950~1970[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29]杨美玲,米文宝.六盘山生态旅游区发展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125~128.

[30]李培林,王晓毅.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宁夏移民与扶贫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5~50.

[31]黄方,刘湘南,张养贞.GIS支持下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态势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1):95~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