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续表
【注释】
[1]作者简介:宁会芳,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3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普跃东、赵忠智、陶秋晓、张文俊,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0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毕天云,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社会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禁毒教育培训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
张曙辉,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6.
[4]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6).
[5]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6).
[6]黄光学,施联朱.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6.
[7]玉溪市民宗局.构建扶贫大格局 统筹城乡大发展——玉溪市彝族山苏支系扶贫攻坚稳步推进[J].今日民族,2010(9).
[8]李崇科,马小宁,胡飞.玉溪市彝族山苏支系经济发展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9]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98.
[10]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98.
[11]郑晓云.红河上游花腰傣的文化与当代变迁[EB/OL].[2002-11]http://www.agri-history.net.
[12]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92-93.
[13]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100.
[14]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100.
[15]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102.
[16]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105.
[17]峨山彝族自治县彝学学会.峨山彝族一甲子[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261.
[18]邓伟志.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18.
[1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5-316.
[20]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01.
[21]李膺,高永久.对回族文化变迁的理解与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22][美]J.凯托,郭景萍.个人与文明的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1988(2).
[2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7.
[24]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J].社会,2008(3).
[25]元江县民宗局.元江县着力抓好彝族山苏支系扶贫攻坚工作[J].今日民族,2010(8).
[26]云南玉溪:在推动山苏族群众脱贫致富中创先争优[Z].2011(5).
[27]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09.
[28]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6).
[29][美]J.凯托,郭景萍.个人与文明的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1988(2).
[3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
[31][美]露易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7.
[32]李膺,高永久.对回族文化变迁的理解与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3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
[34]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文化价值哲学(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270.
[35][印度]A.南迪.社会变迁的文化结构[J].薛彦平,译.国外社会科学,1988(3).
[36]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4).
[37]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4).
[38]关凯.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
[39]马戎.全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J].社会,200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