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晓星
【人物名片】
朱高岳,汉族,1970年4月出生,2004年11月入党,海原县西安镇园河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镇优秀党员;所在村党组织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连续3年在镇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
每年9月,海原县西安镇都会飘出一股股诱人香气,其时恰逢小茴香收获季节,循着香气一路追踪下去,准会来到园河村。
小茴香抗干旱、耐盐碱、投入少、售价高,是西安镇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而园河村正是西安镇小茴香的核心产区。
“园河村气候、土壤非常适宜小茴香生长,与邻村相比,俺们村种出的小茴香颗粒大、香味浓,是上等的调味品和中草药。”该村党支部书记朱高岳骄傲地告诉记者。
在种植小茴香上,园河村已占天时地利的先天优势,为将小茴香产业再推上一个台阶,朱高岳还在“人和”上下足了功夫——成立政策宣传、技术服务、销售服务3个小茴香产业功能党小组,采取“企业+协会+党小组 + 农户”模式,为种植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协调服务工作。在他的反复推动下,园河村村民在种植小茴香过程中坚决不打农药,且主要施用有机肥。
几年下来,园河村的小茴香名号越打越响,甚至香飘异域他邦——6年前,园河村的优质小茴香获得一家德国调料公司的青睐,每逢种植季,金发碧眼的企业负责人总会亲临园河村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收购量占全村所产小茴香总量八成左右,每公斤收购价比国内市场价高出 0.5 元。
价高还不愁销,园河村村民尝到了小茴香产业的甜头。现在,全村种小茴香 1.2万亩,93.6%的农户参与种植,2015年,该村小茴香每公斤售价5元,村民靠小茴香人均收入 2600元。
靠小茴香产业,园河村村民开上了小汽车,建起了新住房……在将蛋糕做大后,朱高岳将关注的焦点转向如何将蛋糕分好。
园河村最漂亮的居所莫过于“美丽村庄”项目,亮堂的住房、宽敞的庭院、崭新的大门,2015年只花了3个月就基本建成,户均造价 9万多元,群众入住无需再支付任何费用。
在朱高岳积极奔走下,老饭桌项目花落园河村,12位孤寡残及空巢老人每月只需支付 100元,就可来此享用午餐、晚餐。
幸福是什么?在朱高岳看来,幸福就像小茴香般芳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