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核心做法是:整合资源,建设平台,注重实效,有序推进。
(1)整合资源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整合相关的行政资源,也整合社会资源,还要整合商业资源,更要整合和我们自己有关的媒体资源。把相关的资源嫁接融合到一起,产生各自独立运作时无法实现的功能和作用,为市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和路径。
(2)建设平台。首先要打造沟通和互动的平台。我们要保持和社区居民顺畅的沟通,听得到又听得懂他们的诉求和想法,才存在下一步怎么解决他们的问题的可能。所以沟通和互动是首要的。这种沟通包括报纸的沟通,热线的沟通,微博、微信、网络的沟通,也包括面对面的倾听和交流的沟通。这些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和团队去操作和实现,我们的社区报目前正在做这个工作。
其次是要打造数据平台。就是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把所能整合到的各种资源变成数据存储到我们的资料库中。一旦遇到市民提出的问题,我们就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强大的数据库的运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答案。
再次是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就是要拿出群众诉求的解决方案,并且跟踪到最终完成。这个服务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复杂的,它需要整合数据库、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媒体资源以及商业资源才能完成。
最后是活动的平台。开展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市民服务中心在社会上保持活力和热度,通过我们在固定场所以及流动的社区空间所开展的各种不同的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前来参加和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服务、感受服务,增加了解和理解,也调动和吸引大家的关注和热度。另外一方面是出于商业的考虑,用活动为载体,既完成政府深入社区、服务社区的目的,也完成对商业资源的回报,更实现市民服务中心的合理收益,以保证市民服务中心的持续运作。
(3)注重实效。这是因为市民服务中心既不是政府的行政部门,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机构,而是公益化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市民利益最大化始终是其根本目的,所以必须着眼于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取得实际的效果。其实对于市民服务中心来说,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平台是否有效和有用。所以我们在建设市民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不要形式、不要场面、不要表扬,只求效果。脚踏实地、一件一件地帮助社区居民去解决问题,当我们做成100件事的时候,市民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就自然形成了,经济效益也会在服务中自然形成。
(4)有序推进。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我们不要贪多求大,因为我们没有经验,而且开创时期,各方面能够拿出来的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我们要一点一点做,一个一个做,把每件小事都做实在。二是把我们要为群众解决的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看看哪一个最急迫,哪一个群众最需要,先做急的,不急的就往后排。同时把这些问题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签订责任制,定好奖惩制度,形成一个良好的服务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