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概况:
丹灶镇地处南海区西部,拥有“五金之都”和“广佛西部明珠”之称,镇域面积为143.5平方公里,下辖24个村居,总人口18万多人,其中户籍、外来人口吝占一半。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25.5亿元。
丹灶《有为周报》编辑部概况:
2014年5月成立,记者4人,平均年龄26岁,学历均为大学本科。
丹灶,源于晋代道教大师葛洪在此炼丹留下炉灶的传说而得名,又名“有为之乡”,是“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的出生地,因此,丹灶社区报定名为《有为周报》。
近年来,丹灶镇强势打造“工业强镇、物流重镇、生态名镇”,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快速发展,一颗“广佛西部明珠”正在冉冉升起。一座同时拥有“生态名镇、五金之都、休闲胜地、历史名镇”四张名片的丹灶镇,因为拥有优越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形成了户籍与外来人口各占一半的局面。
2014年5月,《有为周报》应运而生,正式开启为丹灶镇邻里街坊提供“贴身服务”的媒体模式。我们脑海里始终牢记《珠江时报》系列社区报的功能定位——政府助手,生活帮手;社会瞭望,幸福守望;互动平台,生活舞台。我们把功能定位体现在《有为周报》的内容设置上:既有网罗丹灶大小活动资讯的《城讯通》,也有报道政府重大民生工程的《重点报道》;既有关注村居的《社区视窗》和《村居在线》,也有关注邻里的《左邻右里》,还有关注居民生活和身体养生的《生活服务》和《养生园》以及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的《法制文明》和《法治村居》等。这些版面都紧紧围绕居民的生活,目的是让《有为周报》成为丹灶居民的“生活通”。
丹灶居民的“第一媒体”
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第一媒体。所谓“第一媒体”,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每天最关注的媒体。省、市级政府一般以《南方日报》为第一媒体,喜欢读报的市民一般以《广州日报》或者《南方都市报》为第一媒体。在丹灶,《有为周报》有幸成为丹灶居民选择的第一媒体。
丹灶跟南海其他镇(街)一样有个特点,那就是本地户籍居民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居民已经习惯了各自固定的生活圈,每天为生活、事业忙碌,很少关心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事情,这就需要社区报记者主动走入邻里街坊的生活圈,为他们提供贴身的服务。丹灶《有为周报》编辑部的4名记者没有一个是新闻科班出身,但都有一腔对新闻对生活的热情,喜欢跟居民打交道,也深知好新闻是跑出来的。一年时间,小伙伴们跑遍了丹灶的每一个村居,也让《有为周报》“跑”进了丹灶居民心里。
《有为周报》每周二截稿,周三编辑版面,周四出街派发,加之周末休息,实际每周只有4天的时间来完成16个版面内容,每名记者要完成4个版面。由于丹灶镇域面积为143.5平方公里,下辖24个村居,因此,每名记者分别购买了摩托车或电动车,每天穿梭在村居的大街小巷和邻里街坊之间,每名记者每天行驶路程都要在4050公里,电动车每天要充两次电。社区组织活动、邻里结婚生子、村里稀奇趣事、居民反映问题……凡是同居民相关的事情,社区报记者都会放在心上。记者每周要将自己负责宣传的政府单位、村居部门、邻里街坊拜访一遍,风雨无阻。
我们深知,作为社区报记者,不需要写出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新闻,但一定得写出“有关、有用、有趣”的稿件,这就要求记者要以服务居民、与居民交朋友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只有走进居民的生活圈和内心深处,只有让居民觉得记者是他们的朋友,社区报的服务才是有价值的。
社区报该怎么办 让居民说了算
“快来看,这不是助人为乐的潘仲梅阿姨吗?”“咦,照片上的书香家庭是罗行小学的梁艳卿老师。”大家翻阅《有为周报》时,一眼就认出了邻里街坊。“这是丹灶人自己的报纸,让我们觉得很自豪”,这是丹灶街坊们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
我还清晰记得第一期报纸出街时居民的反应:2014年5月14日,我们精心制作的第一期《有为周报》正式出街,我满怀激动来到丹灶文化公园进行派发,当送到居民的手中时,听到居民说:“有点意思,报纸上的人,我都认识!”“咦!这么一点小事情都能登报纸呀,感觉还不错哦!”外来务工者则说:“真好,这么多的招聘信息。”“最近政府又有大工程了,看来我们又有活干啦!”“原来医院对我们外来工看病也有优惠政策。”
居民对社区报的肯定给了我们前行的巨大信心和动力,我们也坚定了要继续走好“社区报该怎么办,让居民说了算”这条路。外来务工人员想看招聘信息,我们就去联系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丹灶分局,每期收集与更新企业招聘信息;中小学招生时,居民想了解入学细则,尤其是新丹灶人,我们就去联系丹灶教育局,为家长们解析招生计划;村居有独居孤寡老人以及困难家庭,我们就在报纸上发动爱心募捐,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必需品;排水井盖坏掉了、村路破损不堪,我们就去联系市政部门及时修理;居民办理各类相关证件手续遇到难题,我们就去联系行政服务中心帮忙办理……
如今《有为周报》已成为丹灶居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品,用一位丹灶居民的话说就是:“不看社区报,总觉得少了点啥,心里空空的,不踏实。”我们为此很自豪,也很踏实。
(丹灶《有为周报》执行主编 李 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