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鎏[1] 邓 骁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成都体育学院足球系 四川 成都 610041)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2009年6月,在中国足球协会和教育部的共同推进下我国启动了“校园足球活动”,该项活动在2015年已经被上升至国家战略。四川省达州市是首批“全国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作为非省会城市,对其的调查和研究更加能够反映出四川省校园足球活动的真实开展情况。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达州市多所中小学(包括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和非试点学校)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校园足球活动尚未在达州市取得显著的效果,具体表现在:足球项目还并不是中小学生参与运动的首选项目,中小学中开设足球课程的比例还比较低,布点学校和非布点学校对于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几乎没有差别,“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达州市整体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人数并未显著增加。因而造成达州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不仅有相关主体对学校足球课认识上的偏颇,也有学校对校园足球宣传的不力,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活动不重视和不作为的现象以及开展“校园足球”的手段缺乏,还有相关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认识误区等客观因素。
这样的现实情况说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多年以后,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虽然足球项目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试点学校和非试点学校之间竟然没有明显差别,还是值得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深思的。目前,校园足球活动的政策主体已经由中国足球协会转到了教育部,期望这种转变能够有效处理好足球运动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挖掘足球运动的教育功能,让足球运动真正成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释】
[1]第一作者简介:刘鎏(1982—),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课题承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