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化及其模式是新近政策科学文献讨论的一个主题。受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历史主义理论尤其是科学进步模式的启发,有些西方政策分析学者对政策变化模式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依据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观点,科学进步表现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的“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则是科学革命的结构性模式。常规科学是科学家团体在现有范式指导下的知识积累时期,是范式的拓展以及为新的突破奠定基础的时期;反常表示出现了与范式预期不相符合的现象;科学革命从危机开始,它是知识积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范式的转换。简而言之,科学进步表现为范式孕育成长成熟的常规科学时期,也包含着范式转换的革命时期,科学进步就是在渐进与突变、积累与革命的交替中实现的。
在科技哲学领域里,科学革命也就是“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是少部分人在广泛接受的科学范式里,发现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尝试用竞争性的理论取而代之,进而排挤掉‘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科学革命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范式转换是一个重新概念化的过程,即抛弃掉旧的概念体系,建立新的概念体系,即对经验材料进行新的系统化解释的过程。第二,科学革命带来探索问题的改变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标准的改变。第三,科学革命也是一个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转变,每一次革命都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形象,进行科学研究的世界发生根本变化。“革命之前科学家是世界的鸭子,在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19]而“常规变化”是相对于“革命变化”或“范式”变化而言的,指理论或定律可以只修改或加强其中的某一概括,而其余的概括则保持不变,[20]这为西方政策分析学者探讨政策变化及其模式的问题提供了概念框架。
政策的发展变化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环境、政治生态及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在相当程度上特定的政治生态及政治文化甚至对政策变化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习惯思维或领袖人物工作作风、思考方式的作用或影响下,有的国家政府与政党在制定和改变政策的过程中,形成了保守的经验型的政策变化模式;有的政府与政党则形成了激进的创新型的政策变化模式。
参考库恩的科学进步模式,政策分析学者提出了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1)常规变化模式,即政策在保持基本方向或目标的前提下发展演化,或新旧政策之间保持较大程度上的连续性。
(2)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或中断—平衡模式,即政策连续过程出现中断或飞跃,新政策取代旧政策。既然这些都是模式或式样,那就必须得要有一个可靠稳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学习,两种不同的政策变化模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学习类型为基础——常规变化模式以“吸取经验教训”的学习类型为基础;范式转换模式以“社会学习”(即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特别是价值观、意识形态变化的感知)作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