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与自然的初级平衡

人与自然的初级平衡

时间:2023-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更高的社会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重大进步,人类社会开始由原始文明时期进入农业文明时期。认为人应当顺应、效法自然,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在西方,人在自然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样也逐渐被人们所强调。它们强调了人的地位,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种生态意识影响下,我国自周朝起几乎历代都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制度和法令,对维护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与自然的初级平衡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更高的社会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重大进步,人类社会开始由原始文明时期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与原始文明时期相比,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在自然界中打下了更深的烙印,人类在自然界中主体性地位开始确立,自然界的人化过程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文明时期,其代表性的成就是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器物和技术的发明并被广泛应用。农业文明时代,农耕和畜牧取代了早期的采集和渔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而是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植物和动物得到生长和繁衍,并且改变其某些属性和习性。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如畜力、风力、水力等等,加上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从而大大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同时,还能用文字记录人类获取的自然知识,使其在空间和时间上便于传播。农业社会出现了体脑分工,有了专门的“劳心者”和“劳力者”的社会分工,从而提高了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

在农业文明时期,一方面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所以仍然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主张尊天敬神。另一方面随着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信心的增强,人们已经把自己提升到高于其他万物的地位,儒家经典《尚书·泰誓》中就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之说。《中庸》中也认为,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并且“可以与天地参矣”。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35章)。但同时也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35章)。认为人应当顺应、效法自然,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

在西方,人在自然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样也逐渐被人们所强调。如“人是万物的尺度”[4],“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观念开始出现。它们强调了人的地位,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家们把上帝塑造成了人和自然的共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同时又把人类置于上帝和自然之间,成为上帝所授权的自然界的主人,人类在受上帝统治的同时,又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要照我们的形象和样式造人,让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兽。”(《旧约全书·创世纪》)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产业部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同土地、同大自然保持着直接的接触,人们在顺随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着生产和劳作。所以古代农业文明容易形成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通过农业生产进行哲学思考,就会很自然地把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不断运动、生长和发展的过程,并由此产生朴素的有机论思想,产生既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的生态学观点。

针对农业社会中出现的滥伐、滥采、滥捕、滥杀等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现象,中国许多思想家在传统典籍中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呼吁人类要节制自己的行为,顺守自然之道,善待自然与万物,强调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籍《六韬·虎韬》中有“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谨修地理,以成万物。无夺民之所利,而农顺之时矣。”《礼记·王制》中规定:“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即春天祭祀,母兽都在孕育幼崽,只能用公兽而不能用母兽。《尚书》中说:“唯天地,万物父母”,天地既生万物,也生了人,人是自然之子。所以人应当尊重天地、效法天地,遵从自然的法则,才不会犯错误。《周书》中也有“禹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六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周易》明确提出“天人和谐”思想,“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乐天知命,故不忧”。“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就是说,人不违背天地之道才是正确的。《论语·述而》中有两个著名典故,“子钓不纲”和“弋不射宿”。“子钓不纲”即不用大网取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取物有节;“弋不射宿”即不射夜宿之鸟,表现了对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爱护。在这种生态意识影响下,我国自周朝起几乎历代都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制度和法令,对维护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看,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和自然基本上处于初始的平衡状态,是由“大天而思之”向“制天命而用之”的过渡阶段,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的过程,缺乏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对自然的轻度开发没有像后来的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但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也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和主体的真正解放。从总体上看,农业文明尚属于人类对自然认识和变革的幼稚阶段,所以,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与对自然开发能力薄弱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们应当赞美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